大学如何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呢?南昌大学的周校长给出的回答是:学生自主保洁,从此宿舍厕所、走廊等公共区域的卫生都将由学生自己负责打扫。
但后续的使命实践上,周校长口中的学校“主人翁”——南昌大学的学生是以另一种实践作为回应:不少宿舍厕所铺满一地、恶臭扑鼻。对此,周校长对上述“两种实践”对立的理解为“观念认识不到位”、“衔接不到位”
年轻时做得多,啥都做过的周校长,无法理解的是这一旨在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新举措何以得到抵制,乃至要求到了让自己带头。
而笔者无法理解的是,周校长是从何定义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翁”的角色?
若学生为学校的主人翁,题中之意即学校是一切为学生服务,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准绳。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上,周校长及各院校校长果真是按此来实践“学生为学校主人翁”信条?
在教学一线,也是学生接受教育最主要的方式——课堂教学环节,恰恰是考核教师最弱的一环。那么,教师考核最强的一环是什么呢?换言之,与教师薪资待遇相挂钩的是什么呢?众所周知并非教学水平或学生满意程度,而是论文课题的数量、层次。
回到柴米油盐的生活层面,多数学校在宿舍管理上,遵循的是管制的路径。以断电断网为例,其背后的逻辑在于把学生想象成自制能力低下,时间管理意识缺乏的未成年。
上述教学、生活两个层面之上,当下院校普遍“中学化”的管理模式的背后,恰恰是不把学生当作学校的主人,甚至不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行为能力且高学历的成年人。如果能够正视“学生远非学校的主人”这一现实,周校长又怎会无法理解呢?
权责相应,是基本的常识。在学生并未得到“主人翁”待遇前,却以“主人翁”的尺度来要求学生承担相应职责,是一种苛责。既视学生为主人翁,周校长自然是将身段降为仆从。而仆从却打着为主子好的旗号,越俎代庖,替主人作决定,可谓是咄咄怪事。
怪事背后,是现今院校将学生虚置为“主人翁”,但实际上则将其视为产品,将流水线上的合格率移植到教育层面的就业率。反人性与尊奉管制,这是现实存在的与教育理念格格不入的教育观。在此畸形教育观下,周校长可能做得多,错的多,而对的事不在“啥都做过”范围内。
注:本文为一则旧闻南昌大学学生抗议自主打扫卫生 称捍卫校园民主不能动摇之评论,在这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