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别人这样说我,后来终于有人提醒我,思考问题要换位思考。
也就是说,工作了对待工作上的事情,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用人家的话说“你总是拿着红山窑的眼光看世界”,那能行吗?
那怎么看?
要从领导的角度看问题,只有摸透了领导的想法,才能做到“顺风顺水”“扶摇直上”。
就拿砍树这事来分析。
砍树,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得有人砍,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挣钱机会。
树砍完了,种葡萄。种葡萄得有人干活,又是就业和挣钱的机会。
葡萄种好了,酿酒,“葡萄美酒夜光杯”,这是敦煌的特色,既显得有文化底蕴,又打出了敦煌红酒的牌子,增加了敦煌的经济效益,完成了招商引资,特色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项目,拉动了经济增长,增加了GDP,提供了就业岗位,顺便附带解决一些脱贫攻坚任务、招商引资任务。
这一盘棋下下来,领导有了政绩,升迁就有了机会和筹码。
这才是把“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理解透了!
你作为一个普通老师,眼睛只盯着看“树挪死”这前半句,觉得不能砍树,不能毁林,那是你的高度不够,眼界太低!
领导关心的是后半句“人挪活”,没有政绩,领导怎么挪一挪,动一动?不挪不动,你让领导怎么活?
你是“三尺讲台,三十春秋”,你打算一辈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没问题。可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届领导任期五年,领导任期有限,所以对种树是不喜欢的,因为等到大树成荫的时候,往往领导早就换人了,领导可不想“为他人作嫁衣裳”。
因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所以领导就相比较喜欢种草种花,因为当年种当年就有效果。而种葡萄的收益周期也是在五年之内,又符合敦煌的地理条件,又能够把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文化牌打出来,这才是领导的眼光。
那些林子放在那,不仅没有经济效益,每年还有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养护,领导还想“有钢使在刀刃上”,用有限的资金搞建设,弄政绩呢!
听了这番分析,我真是醍醐灌顶,而且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好吧,我的的确确太傻太天真,我觉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是领导担心的是青山绿水留下了,可是领导却人走茶凉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老百姓是入心入脑的,可是某一些地方领导们不见得入心入脑。
早在2017年3月,酒泉市林业局曾发布《关于媒体反映敦煌市阳关林场范围内毁林开荒调查情况的报告》,说明这一问题至少在2016年早就被发现了,可是到了昨天被媒体报道才匆匆忙忙重视起来,是因为领导们都在忙政绩,所以对此事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一将功成万骨枯”,敦煌阳关林场万亩防护林被毁,也只能是“一官升迁万木枯”而已。
我明白啦!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