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公益】【664】【每日经典,伴您早起】【20170217孟子138】
【原文】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
曰:“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而后受之,以是为不恭,故弗却也。”
曰:“请无以辞却之,以心却之,曰‘其取诸民之不义也’,而以他辞无受,不可乎?”曰:“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万章曰:“今有御人于国门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馈也以礼,斯可受御与?”曰:“不可。康诰曰:‘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譈。’是不待教而诛者也。殷受夏,周受殷,所不辞也。于今为烈,如之何其受之?”
曰:“今之诸侯取之于民也,犹御也。苟善其礼际矣,斯君子受之,敢问何说也?”曰:“子以为有王者作,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孔子之仕于鲁也,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猎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
曰:“然则孔子之仕也,非事道与?”曰:“事道也。”
“事道奚猎较也?”曰:“孔子先簿正祭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曰:“奚不去也?”
曰:“为之兆也。兆足以行矣,而不行,而后去,是以未尝有所终三年淹也。孔子有见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也。于季桓子,见行可之仕也;于卫灵公,际可之仕也;于卫孝公,公养之仕也。”
【译文】
万章问道:“请问交际的时候,当如何存心?”孟子回答:“应该存心恭敬。”
万章说:“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为什么呢?”孟子回答:“尊贵的人有所赐予,自己先便想想:‘他取得这种礼物是合于义的呢,还是不合于义的呢?”,想了以后才接受,这是不恭敬的,因此便不拒绝。”
万章问:“我说,拒绝他的礼物,不明白说出,只是心里不接受罢了,心里说:‘这是他取自己百姓的不义之财呀’,因而用别的借口来拒绝,难道不可以吗?”孟子回答:“他依规矩同我交往,依礼节同我接触,这样,孔子都会接受礼物的。”
万章问:“召集有一个在国都郊野拦路抢劫的人,他也依了规矩同我交往,也依礼节向我馈赠,这种赃物,便可以接受了吗?”孟子回答:“不可以。康诰说:‘杀死别人、抢夺财物,横强不怕死,这种人,是没有人不痛恨的。’这是不心先去教育他就可以诛杀的。殷商接受了夏朝的这种法律,周朝接受了殷商的这种法律,没有更改。现在抢杀行为更为利害,怎样能够接受呢?”
万章说:“今天这些诸侯,他们的财物取自民间,也和拦路抢劫差不多。假若把交际的礼节搞好,君子也就接受了,请问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孟子回答:“你以为若有圣王兴起,对于今天的诸侯,还是一例看待全部诛杀呢?还是先行教育,如再不改诲,然后诛杀呢?而且,不是自己所有,而去取得它,把这种行为认为抢劫,这只是提高到原则最高度的话。孔子在鲁国做官的时候,鲁国人争夺猎物,孔子也争夺猎物。争夺猎物都可以,何况接受赐予呢?”
万章说:“那么,孔子的做官,不是为着道吗?”孟子回答:“为着行道。”
“既为着行道,为什么又来争夺猎物呢?”孟子说:“孔子先用文书规定祭祀所用器物和祭品,不用别处的食物来供祭祀。”万章说:“孔子为何不辞官而去呢?”
孟子答:“孔子做官,先得试行一下。试行的结果,他的主张可以行得通,而君主却不肯行下去,这才离开,所以孔子不曾在一个朝廷停留整整三年。孔子有因可以行道而做官,也有因为君主对他的礼遇不错而做官,也有因国君养贤而做官。对于鲁国的季桓子,是因为可以行道而做官;对于卫灵公,是因为礼遇不错而做官;对于卫孝公,是因为国君养贤而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