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四岁左右,儿子对交友的需求明显地变得热切起来,在我眼中却到了某种不合理的程度。
一天,儿子和另一个比他大的小男孩童童玩耍,儿子一跳一跳地迎向童童,童童却将地上的酒瓶盖一个个扔到儿子身上,儿子不但不反抗,还继续一跳一跳地迎向童童。
我心里非常不舒服,就走到两个孩子面前,蹲下来说:“你们可以一起玩,但是酒瓶盖不能打人,可以往空地上扔好吗?”童童笑眯眯地看着我,儿子则干脆没有理我。
不一会儿,我发现,童童继续往儿子身上扔酒瓶盖,儿子继续笑着,蹦着。
我的心生生地痛——为了找朋友,竟然是能将自己低到尘埃里。
晚上,我努力地让自己平静了好一会儿,然后来到儿子面前,问:“刚才你与童童玩得开心吗?”
儿子点点头,脸上带着笑容。
“他往你身上扔酒瓶盖,你疼吗?”我问。
“不疼呀,他在轻轻地扔!”儿子回答。
“那你也可以选择告诉他不可以打你呀!”我努力地婉转,避免给他贴上标签。
“哦,不,妈妈,他就得打我,我是僵尸呀!”儿子说。
原来如此!儿子的话让我想起那款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想必是小朋友在一起互动这款游戏吧!
我还不甘心,于是我冲着儿子学着僵尸蹦,儿子咯咯笑着,抓起桌子上的糖果向我砸来。
我恍然大悟,哦,刚才,我只不过是将我内心的焦虑投射到了儿子的交往中。
我看不到事实,也没有了解事实,只是带着焦虑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儿子与小朋友的交往,这才对儿子有了“卑微到尘埃”里的理解——这不是儿子的,而是我内心的焦虑。
我看到这些焦虑,这是我过往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投影。但这些都是我的,不是儿子的。
我告诉自己,收回我认为的,让儿子获得属于他生命的体验,我尽量只做一个生命成长的支持者,而非干涉者。
是的,我们常常一不小心就成为一位打乱孩子成长规律的干涉者。
不久前与一位朋友聊天,他上高中的女儿颇为自己不能与宿舍姐妹打成一片而烦恼。
我的这位好友和他爱人,都属于很善于人际交往的人,他们从小觉得女儿一定要有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于是花很大力气培养,每年女儿过生日,他们都要花很多钱邀请班里同学吃饭或者游玩。但花了这么大力气,女儿人际关系依然遇到了困难,好友很挫败。
我说:“也许你的儿女儿就安安静静的特点,她要深入交往的就是一两个朋友,但是你努力在把她转化到另外一种交往特征中。这等于在告诉她,她原本的特点不好,需要变成另一个样子。但你塞给她的,是不符合她特征的,她最终没有学会,但却变得对自己具有的不接纳!”
好友若有所悟,他说,看来,自己是要去要发现女儿,而非改变女儿。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别人的事情很清晰,而一旦自己陷入情绪中,便经常会迷失而自知。做个能常常回到自己内心,将自己不断看清楚的妈妈,给孩子的支持更多一点点,干涉和打扰更少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