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都有丢失东西,又很快找回来丢失之物的经验。
这个“东西”可能普通如一只心爱的打火机,可能贵重如装满现金和证件的钱包。
失而复得的那种喜悦和激动,那种今后我要如何如何地碎碎念,会伴随我们很长时间,甚至改变我们生活中的某些习惯。
不知道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假设:
假如失而复得的这个“东西”,就是生命,会怎样?
你会如何看待已经走过的人生?
又该如何面对这接下来的余生?
回答这些问题的难点在假设本身。很难假设,也很少有人这样去假设,那么也就很难体会到生命失而复得的心境,也就很难对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有二:一是不停的反思自己的生活;另一个是通过了解别人的经验来反观自己的生活。前者须要时间的积累,后者通过阅读可以获得间接性的经验。
最直接的,就是通过阅读了解死而复生的人,对死亡的体验,以及生命失而复得之后,对生活的影响。
这个话题,学术界是有研究的,即“濒死体验”。
死亡是一种什么体验?会有另外一个世界吗,那是什么样子?死而复生的人,会怎样重新审视生活?
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通过死过一回的人的描述,我们才能窥知一二。
感兴趣的可以把《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这本书找来看看。
美国的一位哲学博士写的,距今已经30多年了,一直再版,也说明了其被认可的程度。
作者通过直接或间接采访150名有“死”而复生的经历者,总结出来15个共同的元素:不可言状、听到有人宣告死亡、平静的感觉、听到不同寻常的杂音、看到黑暗的隧道、有离体经验、与灵物相见、见到亮光、人的一生一闪而过、经验到所有知识存在的领域、经验到光之城市、经验到奇妙的灵、经验到超自然的救赎、感觉到边界或极限、重新回到自己的身体之内,并首次提出了“濒死体验”的概念。
这些研究从某种程度上回应了,死亡是意识的消灭,还是灵魂或心灵到另一个实在界的历程。
虽说都是访谈性质的定性研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比如说语言本身,如其中一个元素是“不可言状”,试想如果真的有另外一个实在世界,那么彼世界的“语言文字”与此世界必有差异,那么用此世界的语言描述彼世界的经验,也必定很难达意。
但这些研究确实从某个层面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死亡,我们也从这些濒死体验者身上知道,这种体验给了他们正向的蜕变,奉“敬畏、谦卑、感恩”为处世哲学,并对生命和服务他人,充满热情。
全世界仅有约5%的人有过濒死体验,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每过完一天,都是刚死去的一天。
时间在死亡,生命在凋谢。
我们活着的时候,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和忙着如何活着,以及怎样才能活得更好,鲜有时间考虑什么是死亡,以及自己将会怎样死去。
濒死体验的认识或许能帮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生活,并找到意义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