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二、顯差別(分三科) 戌一、標【又即如是毘缽舍那,由三門六事差別所緣,當知復有多種差別。】 這下邊面「顯差別」,實在還是解釋前邊這個四種毘缽舍那,就廣博地又詳細地解釋這四種毘缽舍那的意思。第一科是「標」。 「又即如是毘缽舍那」,就是前面說這四種毘缽舍那。「由三門六事差別所緣,當知復有多種的差別」:多種差別的四種毘缽舍那,有「三門」和「六事」的問題,這樣的差別所緣。這是「標」。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由三門」。分四科,第一科「徵」。戌二、釋(分二科) 亥一、由三門(分四科) 天一、徵【云何三門毘缽舍那?】 怎麼叫做「三」個「門毘缽舍那」?就是你進去一道門,再進去還有一道門,再進去又有一道門,就是分這麼三個階級。什麼叫做「三」個「門」的「毘缽舍那」呢?這是「徵」。下面第二科「列」。天二、列【一、唯隨相行毘缽舍那。二、隨尋思行毘缽舍那。三、隨伺察毘缽舍那。】 這是「列」出來,下面第三科再解釋這三個門的毘缽舍那。分三科,第一科「唯隨相行」。天三、釋(分三科) 地一、唯隨相行【云何名為唯隨相行毘缽舍那?謂於所聞所受持法、或於教授教誡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暫爾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為:唯隨相行毘缽舍那。】 「云何名為唯隨相行毘缽舍那」,這句話「唯隨相行」怎麼講呢?「謂於所聞所受持法、或於教授教誡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暫爾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為:唯隨相行毘缽舍那」,這是解釋這個「唯隨相行」。 「謂於所聞所受持法」,就是你所聽聞的這個法門,可能聽聞了很多的法門,但是我不歡喜。「所受持法」,這是你歡喜的,其中有個法門我歡喜,我就放在心裡面了,永久也不忘失,這叫做「持」,不忘失叫做「持」。你心裡面放在心裡面了,那叫做「受」。當然這個地方應該是要把它背下來。一定是要背下來,你隨時可以用;你不背下來,你用的時候又沒有本子,你忘了不知怎麼用?所以這個「受持」這件事也是一個條件。但這件事只要你有歡喜心就有這個能力,你就能「受持」;如果沒歡喜心,那你勉強也勉強不來。所以就是要把那個文,你常讀那個文、思惟那個文裡面的義。其實你通達,理解了就容易「受持」,一定把那文句要背下來,就是這樣子「受持」。 「或於教授教誡」或者是指人說;這個「於所聞所受持法」指法說。這現在「教授教誡」指人。那個善知識「教授」你、「教誡」你那些法門,「諸法」各式各樣的法門,這二句話「所聞所受持法、教授教誡諸法」,這二句話表示這法門是有傳承的,可以這麼講。這是龍樹《大智度論》;這是彌勒菩薩、無著菩薩《瑜伽師地論》,這是我從這裡來的,就是這樣子。「或於教授教誡」,這要有個善知識這樣子「教誡」你這個法門,當然還是這些經、律、論,這個善知識他能「教授教誡」,它若與經、律、論不合那就是邪知邪見了!那是有問題的。這個「諸法」。這就是你這個法門是從這裡來的,表示你不要自作聰明,這些麻煩我這些弄個簡單最好,其實會有問題的! 「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暫爾思惟」,這個地方這句話有問題!這個「等引地」,不是欲界定、不是未到地定,一定要四禪八定,才名之為「等引定」。你要得到四禪八定了,「等引」,也是這個等持的意思,可是它就是用個「引」字,就是「引」你到「等」的境界裡面來,引導你到「等」的境界來,就是成就了四禪八定了。「如理作意,暫爾思惟」,你在這個禪裡面「如理作意」,就是「暫爾思惟」。這「如理作意」是什麼呢?就是你原來所學習的法門,你按照那法門去思惟觀察,是這樣意思。這樣子說,這當然有「等引」就是有定了,就是止。如理作意就是觀了。「暫爾思惟」但這個「如理作意」是暫時的,很少的時間去思惟一下,按照這個道理或者修這個蘊善巧、界善巧、乃至緣起善巧,你這麼樣地思惟觀察,時間很短。 「未思、未量、未推、未察」:這個「思、量」呢!就是有思所成慧,這個「推、察」是修所成慧。這個「思」和「量」,就是思惟,思所成慧也很一大段的,一大段的。初開始由聞所成慧進步到思所成慧來,這思所成慧還沒圓滿;等到「量」就表示,也是思惟的意思,這個思慧圓滿了。「未推、未察」:這個「推、察」,是修所成慧,修所成慧就是先開始是推求、觀察,到最後修慧圓滿叫做「察」。現在這「未思、未量、未推、未察」,表示這個時候「暫爾思惟」的這個境界,在禪定裡面,在「等引地」裡面有聞所成慧的境界。而還沒能到思慧、到修慧的境界,這就是它的分際。「如是名為:唯隨相行毘缽舍那」,「隨相行毘缽舍那」就是這麼意思。看這個《披尋記》。《披尋記》一八頁:《云何名為唯隨相行毘缽舍那等者:此顯聞所成慧依止於文,但如其說,未善意趣,是故名為唯隨相行。》 「云何名為唯隨相行毘缽舍那等者:此顯聞所成慧」,這個「唯隨相行毘缽舍那」是一個「聞所成慧」,在三種智慧裡面是屬於「聞所成慧」。但是這個「聞所成慧」是在禪裡邊,在禪定裡面的境界,這個和一般的「聞所成慧」還不同了。「依止於文」,這個「聞所成慧」,它的這個相貌是什麼呢?「依止於文」,就是依靠這個文句去思惟觀察。不可以離開文句的,不可以離開你所學習的經論的文句的,不可以離開你的師長教授教誡的,你要依據那個去觀察。 「但如其說」,這個「聞所成慧」的能力,就能夠如文所說的那樣子,你不可以超越它,你不可以超越!「未善意趣」,那文裡邊的「意趣」不能夠特別的通達,你沒能特別的通達。你看這個這些經論裡面的註解它分科,它這一大段文給它一個名字,那就是那一大段文的義,「意趣」就是這個意思,那就是「善意趣」了。「未善意趣,是故名為唯隨相行」:這「唯隨相行」就是這麼一個境界。就是「依止於文,但如其說,未善意趣」這叫做「唯隨相行」。隨著那個文句的相貌去思惟觀察,你不可以超越文句,超越這文句不可以!這是解釋這「唯隨相行」。(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