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姐
前几天看到一则很让人心疼的新闻。
在烈日炎炎的正午,一位小学生跪在学校门口,头顶烈日,手捧课本,嘴里不停地读着课文……
经过记者了解,这是一位母亲在用自己的方式惩罚自己的孩子。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孩子母亲前天接到老师的告状电话,说孩子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昨天,这位母亲罚孩子在家做了一天家务,还要求孩子写了保证书,本想孩子这回应该不会再犯了。
但是,今天早上,这位母亲又接到老师的电话,孩子今天依然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暴怒的母亲,无计可施,只能用这个“罚跪”的方法来让孩子“长记性”……
看到这里,你心里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文末给我写留言)
说实话,我很心疼这个小男孩,小小年纪,竟然受到自己的亲生母亲这样的侮辱。
是的,侮辱,你没看错。
但凡是人,都需要尊严。
我不是说不应该孩子惩罚,但惩罚的力度要适中,不要超过孩子能够忍受的范围,超过了,惩罚将毫无益处,还会加深孩子的敌意和报复情绪。
很多父母,也包括我自己,有时候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进行惩罚,比如“打屁股”,这是比较有效的、让孩子马上听话的途径。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孩子很快又会再犯,然后我们又不得不重复着之前行之有效的“惩罚”,就如前文的那位母亲,对孩子的惩罚,一次比一次严厉,甚至可以至孩子的尊严于不顾。
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打孩子是唯一一种会让父母上瘾的惩罚。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因为孩子从中学不到什么,于是这种犯错和被惩罚的循环会无休止的延续下去。
孩子之所以屡教不改,是因为他们做错事后,深感内疚,于是他们想要得到父母的惩罚,一旦父母惩罚了他们后,他们觉得自己犯的错,在接受惩罚后可以一笔勾销了,于是很快又会重复犯错。
做父母的,应该要知道,越是这样的孩子,越是不能打。
遇到反复犯错的孩子,父母应该找出孩子犯错的真正原因,然后用适当的方法,终止孩子自找惩罚的行为,也许情况会好得多。
现在的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我们当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时代在变,孩子在变,作为父母的我们,很多人不愿意去改变教育方法,不愿意去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不愿意去读懂孩子的心,还妄想用陈旧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那结果可想而知,肯定是收效甚微的。
现在,还有一些这样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无计可施了,却希望学校的老师能代替自己教育好自家的孩子。这可能吗?
我的一个朋友,是八年级的班主任,她常常感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
其实她不是对学生感到无奈,更多的是对于那些放弃教育孩子的家长,感到了深深的无奈。
一个孩子的教育,光靠学校老师一个人努力,肯定是行不通的。
前几天,朋友在她的朋友圈里,晒出了和班里学生家长的通话内容:
师:你好,你的孩子自习时间不进教室学习,在宿舍里抽咽、喝酒,请你到学校一趟,我们共同教育一下孩子。
家长:我现在没空,正在老家起房子呢,你帮我好好教育他,实在不行,打他几下也可以!
师:对不起,老师是不能打学生的,请你无论如何抽空来一趟学校,和老师一起教育好你的孩子。
家长:我没有空,你不想教育,就把他送到派出所去,关起来,我没办法教育他……
电话挂断。
晒出这样的内容,我能感受到她的无可奈何。
如今的学生,打不得,骂不得,作为老师,确实是有诸多的为难,如果再遇到这样不配合的、放弃孩子的家长,则更是无可奈何,最后也只能任由孩子听之任之了。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父母单方面的选择,因为你没有征求过孩子的同意,擅自将他带到了这个世界。
既然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就应该负起当父母的责任,好好爱孩子,好好教育孩子,这是为人父母的职责所在,于家,于社会,这也是为人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如果孩子可以选择让谁来当自己的父母,你是否有信心他们一定会选择你?我想答案是:未必。
所以,珍惜作为父母子女一场的缘分,好好爱,不要嫌弃彼此。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请不要将你的焦虑传染给孩子》,说的是,作为父母,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上谋生存,你可以焦虑,但不要将焦虑传染给孩子。
现在的孩子,如果在家跟着焦虑的父母在一起,在学校跟着焦虑的老师在一起,该会多么的疲惫不堪啊!
孩子,都会自带压力,都会自行努力,都有竞争意识,说白了,世界上就没有不想拿第一的孩子,但一个班几十个孩子,只有一个第一,你说怎么办?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要再墨守成规了。
我们为什么总是抓住孩子的学习不放?
我们为什么那么在意孩子是否能上名校?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的身上?
……
孩子所有的问题,以及这么多的为什么,都指向作为父母的我们。
不懂教育,你怎么教育孩子?
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作为父母的我们太过脆弱,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太过焦虑了。
越来越多发人深省的事例,都在告诉我们:是时候改变一下作为父母的旧观念了,是时候该好好学习该怎么教育孩子了。
那些粗暴的惩罚,或者是那些放任自流的做法,都已经不再适合孩子的成长了。
为了培养一个健全人格的孩子,为了维护孩子尊严,父母们,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