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余漫。
什么是碎片式学习呢?
碎片式学习,是指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表现形式是发散的,与"系统性"学习方式,即与相对收敛的专业性、集中式、连续性学习,有着鲜明的不同特点和区别。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忙于工作,似乎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用来学习,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碎片式学习”成为一股洪流,袭卷整个社会。
甚至有家人开始发出疑问: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利用“碎片式学习”的方法,帮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呢?
不管是什么学习方法,私以为首先要先确定一件事情: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只有搞清楚了目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事半功倍,清楚的知道自己进行到了哪一步,是不是能够最终攀顶到山峰的顶端。当然了,这个顶端也就是最初的目的,是否达到了最初的目的。
第一,带有目的性的学习
很多人都觉得,学习就是学习,还需要带有什么目的?功利性那么强,能够学到东西吗?
呸!你没有目的,你学了那么久,学到了什么地方,学到了哪些东西都搞不清楚,能有效率吗?这个目的的存在,是为了告诉你你的方向在哪里,不会让你走偏,也不会让你觉得一山还有那山高,永远到达不了终点,然后中途放弃。
所以,目的很重要。
比如,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学好数学,提高数学成绩,那么“数学”就是他要攀顶的高峰,而这个高峰要攀到什么程度,就关系到你的目的是什么设定的了。
第二,如何设定自己的“目的”
就像前面的设定,你的目的是学好数学,但这个目标是不是太广义了?伟大的数学家钱学森老师,他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攀这座高峰。
做为家长,你给孩子设定这么一个目标,他一定会崩溃。
所以如何设定自己的“目的”也很重要。假如你的孩子现在只是一个小学生,那么你的目标应该是“掌控好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这个目标就够具体了,甚至可以具体到哪一个年级。
对于孩子来说,原本像山一样的书减成了面前的几本教科学,那么就容易多了,他也能够喘一口气了。
小学六年级,几本教科书,最终归纳起来就是几张数学知识结构图,也就是“知识树”,他再反过来去看的时候,脑海里的框架是不是清楚很多了?
等升到了初学,然后再以“掌控好初中阶段的数学基础”为目标,重新定一个目的,就跟玩游戏似的,先打“小BOSS”,再找一个“中BOSS”,一级一级往上升,最后再进入高考这个“副本”,拿到进入大学的“通关钥匙”,开启另一个版本的地图。
第三,如何科学的帮助孩子搭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每个孩子的学习进程、知识掌控程度是不一样的。大人很有必要在小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引导他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图,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等他大了就省事多了。
如果来没有来得急搭建的,现在就可以开始了。
依旧拿小学阶段的孩子举例,他的目标是“掌控好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那么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1、梳理小学阶段的数学公式
所有公式例到一个小本子上,做好排序,根据自己的熟练程度,在这些公式后面做好记号。比如熟练为5颗星,连公式没有背下来就是0颗星了。
为了方便记忆,可以将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公工画万一棵树的结构,而这些公式是属上的叶子。还缺哪片叶子,就是还有哪个公式掌控得不太好。
2、梳理好小学阶段数学公式相对应的“例题”,随时补充扩展题题卡
这个例题,除了是教科书本身的,还需要寻找两到三道相关的例题,同样做好排序,根据自己熟悉程度,做好记号。
大家也许要问,这么麻烦做什么?这个是为了帮助小孩子梳理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图,所有的画出来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己有哪些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
第四,利用“碎片式学习”查缺补漏
将自己的知识结构图构建出来之后,就是往里面填弃知识了。就像画好的一棵树,所有的知识都是树上面的叶子,什么时候树上的叶子填满了,什么时候这棵的知识结构图就填充完整,可以进一步提升了。
至于这棵树怎么画,大家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方式,重点不是“知识树”怎么画,而是画出来之后你能够读懂。
画完了,就能够“查缺补漏”了,对于薄弱环节,利用“碎片时间”重点复习。做类似的例题,然后向外扩展;而对于已经掌控的,就不用再花那么多时间重复了,但隔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为了防止遗忘,需要拿相似例题出来重新做一遍,强加记忆。
第五,如何将“碎片式学习”扩展到其他科目
也许有人要说,我举例的是数学,而且是小学的数学,那么其他科目呢?
其他科目也是一样的,每一本教科书发下来,前面都有一个目录。甚至有的教科书辅导书上,都有知识理论框架图,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完全可以根据这个做为基础,再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调整。
就像我一开始所说的那样,每个孩子的学习进程是不一样的,对知识的掌控程度也不同,所以这个“知识树”的框架最后具体要怎么画,要由孩子自己来决定。重要的知识点用什么颜色笔记,已经掌控的知识与没有掌控的知识如何区别,是不是有还什么扩展知识没有掌控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画调整。
甚至一个学期下来,这棵“知识树”已经重复画了好几遍,也不是什么奇事,重点是你已经掌控了你想要掌控的东西。
除了教科书,还可以延生到课外知识。每一本书的“目录”都很重要,不清楚知识框架,就从目录开始做为骨架,再慢慢调整。
PS:有的鸟之所以笨,是因为它学的是从三米高的树上飞下来,它就只会从这么高的树飞下来,换到了更高的、更低的树,或者悬崖上了,它就慌爪子了。所以,只要你学会了“学习的方法”,你慌毛线的爪子,多试飞几次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