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看完孩子们的练习册,突然回忆起自己读小学的时候。
那时,每每开学,最期待老师发新书。拿到崭新的书非常兴奋,一页一页快速连续翻,好像还能闻到股特别的墨香味。把书背回家后,老爸老妈用准备好的挂历纸、剪刀,开始帮我包书皮。我们仨围坐在茶几旁,我学着爸妈的样子一起弄。老爸喜欢白色,把挂历彩色的一面包在里面,白色的包在外面。挂历纸比较厚,老爸用剪刀重重一划书的几个边儿,立刻变得有棱有角。每一本书最后都好像穿上了白衣裳。那时候还没有中性笔,老爸用钢笔在每一本书的封面上整整齐齐的写上科目、我的名字。怕墨水一下子干不了,弄花了,写一本就用嘴吹气,直到干为止再写下一本。最后一本本包好书皮的书,整齐的装进我的书包里。第二天背着书包去上学,走在路上都屁颠屁颠的。
记得有一次老师表扬过我的书皮,说我态度端正,让同学们向我学习,被关注感和自信感爆棚。上课前一看到老爸写的帅气的钢笔字有种很神气的感觉,小时候对老爸是全方位崇拜!
这是我存储了很多年的包书皮记忆,至今想来都甚是美好。
时代在进步,现在的书皮、本皮都是买的现成的,塑料的,透明的,一套或一粘就好。
时代在进步,都市生活节奏快。时间跟地铁一样,全靠挤,有时间陪孩子整理整理书本的老爸老妈太少了。在北京,有人愿意花时间在某人某事上,除去赚钱,那一定是真爱了!
翻看翻看每个同学的封面,都会发现一些小秘密。
1.只有这三位同学用了有装饰的粘贴纸写好了姓名。
有没有一点美感?有没有一点对新书的仪式感?
2.有一位同学用蓝色钢笔在封面写了名字。十几位同学用铅笔写了名字。
对于我这个大近视眼来说,蓝色钢笔一目了然。铅笔需要找啊找啊找,做对错的记录很不方便。
3.还有十几位同学名字不在封面上,在里面。
对于发作业的同学来说,里面的名字会直接减缓他们发作业的速度。
4.个别同学没有名字。
名字是最好的证明物品私有权的方式。
写名字何尝不是最基本的一种学习习惯。
相信一定有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培养孩子审美的能力。是不是美美的名字小标签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信一定有家长跟孩子讲过类似的话:要善解人意,要为他人着想。其实在和孩子一起写写新书的名字小标签的时候,孩子会更深刻的理解这些话。
洛克说,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我觉得也像十字绣,都已经打好了一个一个小格子,需要一针一针绣。刚开始缝,近看好像啥都不像。缝久了,远看就是一幅了不起的作品了。
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一件件的小事,都似一针一针。缝不缝?怎么缝?谁来缝?这些决定了最后挂在家里的是一幅什么样的作品。
孩子们已经利用课间贴好口曲纸,用黑色签字笔写好了班级姓名。每个人都试着再发一发练习册。
不知同学们这次又作何感想?有没有受到一点启发。
教育也好,影响也罢,都在小如尘埃的一件一件事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