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新燕夜来时,柳点新塘欲折枝。
依旧归期无觅处,春思秋怨话新词。
夜深惊鹊乱成丝,谁家新燕夜来时。
豆蔻梢头添旧恨,梧桐应是落荒碑。
年年花柳掩南窗,换得春令慢曲江。
谁家新燕夜来时,鸳鸯难得画成双。
残红吹落问秋期,尺素还稀岁晏知。
脉脉春寒游正好,谁家新燕夜来时。
【序】遇见,若早知与你只是有缘无份的一场花事,在交会的最初,按耐住激动的灵魂,也许今夜我就不会在思念里沉沦。
遇见,你可曾知道,有时候,你我之间只隔了一道墙;有时候,只是隔了一扇门;有时候,只是隔了一丛花,一株柳的隐约相望。可是,偏偏不能再有一丝接近。
遇见,你已不在身边。无论今宵,酒醒何处,也不过杨柳岸,晓风残月,满地月光惘然。你我之间,如若花期错落,你开在暮春,而我,盛于夏末。
于是,你成为了我的水月镜花。从此,紫陌红尘,碧落黄泉。从此,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轱辘体】
涵义:轱辘体又叫"辘轳体",也称轮回体,是诗体的一种,杂体诗名。诗文多成组出现,皆与主题相关。因诗的韵律如水井之辘轳架旋转而下,故名辘轳体。
引申:轱辘体与其他诗体不同,要求选定一句含义丰富的中心句作为主题句,运用七绝或者七律的诗体表现出来。或写律诗五首,五首都有一句相同,这公用的一句,分别用作五首诗的第一、二、四、六、八句。或作绝句四首,公共句用作各首的一、二、三、四句,公共句若是放在第三句则需换韵;若作绝句三首,公共句用各首的一、二、四句,无需换韵。
历史:轱辘体主要形成于明、清期间,是当时盛行的一种诗词游戏。
平起入韵
平水韵:上平四支 上平三江(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