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像那些行吟诗人,在马上为自己吟诗,度过那些漫漫的寒夜。——王小波
记事起,家里的书柜在我还够不到的地方就有那么三本书。书封上工整的“时代三部曲”五个大字,像是一堵陌生而高冷的墙——既没有中西方经典名著的气息,也没有琼瑶梁羽生那般诱人亲近。大概是等到我对后两者的“金銮殿”和“淘宝铺”都腻味的时候,便终于有了那么一天,我又期待又畏惧的搬下那三本厚书。没想到,就此从高耸的墙头跌落,跌进一个叫“王小波”的梦境。
三部曲留给我的印象,只可用风卷残云,摧枯拉朽来形容。完全不了解创作背景的我初读几页就被独特的文体风格震住了。那时,才惊觉自己是多么的“有眼无珠”,才意识到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而且写得这么好看。我越陷越深,一口气连着三本看下来,上瘾的阅读快感让人哪怕是囫囵吞枣也酩酊大醉。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的杂文随笔。我本对这时隔多年的相会怀着老友相惜的心思,结果却是赴了一场陌生人的邀约。看了开头的几篇之后,有一些恍惚,感觉像是受了多年的蒙骗。心里记着的那个插科打诨的地头无赖换了一身正经的行头,认不出了。
是了,我又在看书的门槛上摔了一跤。同样一本书,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年纪去读有不一样的感受。我接触三部曲的时间和读《围城》的时间大致相近。前者记忆深刻,而后者却有些寡味。要不是在我长了一些见识之后,误打误撞的翻开了钱老的《写在人生边上》,不知道那粗浅而不开化的印象会继续多久。
虽然这么说,读书一事没有什么“失职”或者“合格”的标准。看了总是要比不看好的。我便把《沉默》一直存着。杂文集就有这点好,可以在散落的时间间隙拿出来翻一翻,不用劳心去记忆前后文的联系。我就这么啃食着,慢慢的从落差冲击里缓了过来,嚼出了点绵柔悠长。虽然体裁不同于小说,但王小波特有的腔调在直梆梆的行文里狡黠的藏匿着,滑头的影子每每被抓住时都能让人会心一笑。
讲究的读书人在收罗书籍时有个“以点带面”的法子——循着喜欢的作家的推荐去按图索骥。因为要告诉现在的年轻人“什么是坏,什么是好”,王小波除了对同时期的作品发些批判性的议论,更是不忘见缝插针的推崇一些作者。我也常常在看书看到一半的时候就吃了安利,停歇了不少时间花在文中所提的作者和书籍上。
王小波在提及自己的“师承”时是热情而谦卑的,在谈到当时的文学是心痛而无奈的——“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最让人痛心的是,最好的作品并没有写出来。”他所推崇的查良铮和王道乾都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之人。而他自己也在“巅峰期与世长辞”。
王小波应该也未曾料到,仰望前人时所写的议论能照应到自己身上。时代三部曲让人甘为他的门下走狗,《沉默》更是让人感叹他对文学的执着和骑士般的捍卫精神,不由得去思考是否“他最好的作品并没有写出来”。
言及此处,还是收住悲戚之情,摘一段他的语录结尾罢:
“人在写作时,总是孤身一人。作品实际上是个人的独白,是一些发出的信。我觉得自己太缺少与人交流的机会——我相信,这是写严肃文学的人共同的体会。但是这个世界上除了有自己,还有别人;除了身边的人还有整个人类。
写作的意义,就在于与人交流。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在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