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是谁说的?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他!谁说女的就不怕入错行了!哎你说什么?问我为什么要流泪?因为,我入错了行......
休息一年之后开始找工作,原本以为只要有经验、有一定能力,找起相关的工作应该很容易。呵呵,事实证明我还是too young,too simple,sometimes navie.
工作了五年,基本都在媒体圈里混,说起来什么都能干,什么新媒体运营、社区运营、活动策划、项目运作、各类文案撰写、视频拍摄和剪辑,本以为这样的经验只要精心做好了简历,就应该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工作,包括合适的职业方向和满意的薪酬。
可事实却完全相反。
今年7月,即将花完自己所有存款的时候认真改了简历,各方亲友也热心介绍,拿到3份offer,都是媒体方向,共同的要求都是新媒体建设和公司品牌推广,只是行业各不同。
第一个创业公司,创始人比我大不了几岁,经营家族产业,想从传统小作坊式经营转为线上代理制销售,那位姐姐人很nice很charming。见面当天聊得也不错,刚好我们又都是少数民族,天然又有些亲切感,于是在聊天结束前我答应她免费写一份新媒体运营方案。
第二个是科技金融类创业公司,总共面试两次。当时听到CEO介绍公司业务包括P2P、保险,第一反应是这家公司不能去,于是抱着就当多认识个朋友的心态继续跟他们聊。直到CEO说了这么几句话:我们都是互联网公司出身,就喜欢扁平化管理,而且在自己岗位上做熟了,想要换岗轮岗都是可以的,很自由,有想法就好,只要能执行我们都觉得没问题,没什么束缚。金融类业务不熟也没关系,只要想学就可以,我们也都不是金融专业出身的。哎呦我去~~听到这里内心一个巨大的波澜,要知道自由的工作环境、可充分发挥脑洞这两点对我来说简直可以用妙不可言来形容。
第三个是家建筑类大型传统企业,去面试的时候被他们的办公面积和豪华的办公空间震慑了几秒钟。跟老总和HR聊了差不多半小时,老板穿一身棉麻,笑起来萌萌哒~亲和力MAX。他们的要求是搭建新媒体团队,职位可自选,有能力者上,多劳多得竞争制。
两天内面试完三个offer,在接下来的一周写完了答应好的免费方案,然后,第一份offer就没有然后了。纠结了几天要选从没接触过、也不太感兴趣的科技金融行业,还是建筑类行业。最后,一咬牙一跺脚一拍大腿,高呼着自由万岁就加入了那家当时只有十几人的创业团队。
这,就是我现在为什么泪流满面写下这篇文章的起因了。
同志们,同学们,亲爱的朋友们,在你们考虑跳槽的时候,一定,一定,一定要慎重,隔行如隔山,老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啊亲......
招聘的时候各大企业都写“新媒体运营”,或者“产品运营”,如果你觉得工作内容都差不多,那就说明:孩子,你还没上道。简单说一下,其实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用户群体(70后?80后?90后?)、不同的目标受众(to C ?to B?)、不同的产品,所要了解和储备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虽说都是做新媒体,但做娱乐、时尚方向跟做金融、医疗方向的运营狗所接触的人群肯定不一样,不论是通过内容还是策划活动,所传递出去的讯息也不一样,甚至操作手法、文案撰写都会有很大差别。
而当初在选择的时候,我就严重低估了行业差异带来的执行难度,换个说法就是太过自信了。直到入职后一个月,通过对公司整体业务不断了解和实际执行,才慢慢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刚入职的时候,想法是这样的:金融领域知识为零,不过没关系,就当是个巨大的挑战,P2P、保险什么的只要了解个皮毛就OK,反正玩策划老子还是玩得溜,搞几个好玩的策划先吸粉再说。
说实话就以我当时的水平,什么是P2P都要花费半天的时间去理解,然后再花半天时间下载一堆APP研究各家玩法,再看一堆公众号了解行业内都是怎么做内容的。稍微懂行一点的人都可以瞬间秒杀我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了。再加上我本来就是数学白痴,看到银行利率、各家借贷利率,整个脑袋都是嗡嗡嗡的。
在我入职之前,公司已经注册了3个个人订阅号,1个企业服务号,为了先摸索一下方向,先接手了一个泛金融类to C的个人订阅号。做了一个月内容,发现完全get不到用户的点,更别说搞明白用户画像。分析了下原因,第一我本人从来不理财,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用户需要的是可以打动他或者能为他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而我作为一个文科生(非金融科班出身)又从来不理财的人,以前积累下来的知识储备完全无法给目前的用户提供优质的、有针对性的、独家的内容,换句话说,就是我做的公号没有办法传递给用户有效的价值。
认清了现实的我很受打击,甚至觉得老子积累了五年的经验居然一点用都没有。连最基本的内容都做不好,更别说要求更高、定位更准的策划活动了。
然而,每天一个小打击、每周一个大打击的节奏才刚刚开始......
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要做出一份合格的、相对精准的推广运营方案,你们知道我内心是有多崩溃吗?刚开始改了两遍三遍还能忍,改了七八遍依然没有通过,那时候大脑已经完全放空不知道要怎么改了......
而每天打开后台数据,就更不好了,整个人一直处在极度不安、焦急的状态中,而且开始自我怀疑。想想以前,我是可以产出相对还不错的原创内容,脑洞也够大,做策划也没什么问题。但现在一切都做不到,我产出不了现在这批用户所需要的内容,随之而来的是自我否定和愧疚感。
就在我这种状态无法开解的时候,公司的技术、产品团队却非常很给力,每天都加班到晚上九、十点,HR也怒刷各大招聘网站,在我入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公司的业务已经从单纯的P2P发展出四大业务模块,从十几人的团队变成快五十人的规模。在这期间,公司安排给我的主要工作变成了三个专项:新媒体运营专项(包括2个个人订阅号,2个官方订阅号,1个官方服务号),品牌推广专项,视频专项。
这里我就单说下新媒体运营。其实刚开始很不明白为毛要注册那么多账号来运营,主力放在一个官方订阅号和一个服务号上不就好了吗。如果是有足够人力的基础上,运营成一个自媒体矩阵是没问题的,但运营团队只有加上我两个人,开这么多号完全顾不过来啊。当时也跟上司谈过这个担忧,人手不够运营不过来。不过在后来逐渐理解了他们的做法,泛金融类只能针对C端用户,但细节业务是针对B端用户的,每个号的定位和内容产出方向都是有差别的,不过,人手不够这个问题依然还是个问题。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担忧一个人要怎么运营好几个方向不同,人群略有不同的公众号。
目前在公司已经快两个月,虽然每天都不开心,但好在确实有些长进。最起码确实学到了些金融知识的皮毛,整个运营体系也在每天一点点自学、架构。但这些成长并没有带来太大喜悦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根本不热爱金融行业!而且根本连兴趣都没有!
每天为了完成工作去浏览各类网站,财经、创投、保险、新闻,脑子不停的想今天要做什么内容,今天要写点什么,一上午都在各种焦躁的心情中找选题,到了下午发现还没有合适的内容要做,到了四点多就是我最难熬的时刻,还有两个小时就要下班了我还没做出一篇像样的推送内容。加班加班加班,到了晚上八点多,终于搞定两篇。说实话,大部分内容我自己都不会再打开第二遍。
第二天打开后台,虽然心里已经有预期,但整个人心情还是差差的。整理一下心情再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但大部分时候是在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只是偶尔会有几个热点发挥了下脑洞,扯下跟业务无关的小文章却能收到几倍甚至百倍的阅读量。但是,然并卵,没有粉丝增长。
如果是做新媒体运营的,一定知道“现在公号越来越难做了”。对于用户来说,有太多的公号可以选择,除了微信还有今日头条、一点资讯、zaker等等媒体平台可以获取资讯,只有提供更个性化、更有价值的内容,才能吸引到用户的一次点击。而以我现在对财经、科技金融的知识储备,根本做不出有针对性、有见解的独家内容。
为什么我一再强调内容要有独家性、内容要有含金量,因为内容为王。从业几年,这一直是我坚持的观点。能够以优质内容为载体,持续输出价值,是最稳扎稳打的吸粉方法,这时候关注你的粉才是真正可以转化的,因为他们对你输出的价值有充分的心理认同。而我就死在最关键的一环。好的内容是基础,好的活动策划,是锦上添花。
正因为之前找工作低估了行业隔阂,仗着自己有经验,以为皮毛知识和一点取巧的策划活动就可以搞定一个用户群体,才导致现在整天加班、整个人的情绪在低沉和焦躁中不断切换。还有一点,就是要知道扬长避短,明明知道自己对金融完全零基础,还硬要上......自己的选择,含着泪也要自己收拾残局.....
说了那么多,其实只有一点,想找一份完全合心意的工作很难,但千万不要选择一个自己完全没有热情的行业。
现在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我会很谨慎的了解每家企业的产品、产品用户定位、运营需求、职位要求,了解下团队人数,如果有条件再跟企业HR多聊几句。希望大家在择业的时候不要犯我这样的错误,也希望我能尽快找到合适的新工作。
无论如何,生活总要继续,总不能一直沉静在被打击的失落中不可自拔。
当一份工作已经完全不能给你任何乐趣的时候,那就辞了吧。这是我第一份工作的大boss说的,我很认可,所以现在我已经决定辞去这份为期两个月的工作。
接下来,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