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4终于在昨日揭开了其真面目,第一感觉就是不再惊喜,走向庸常了。这样的感觉或评价谈不上好或者坏,反而是商业正常的运作逻辑。
小米4的配置与价格之前有种种媒体的猜测与炒作,但真相揭示的刹那让人感觉一场热烈了前戏,最后去没有高潮的快感。高通801、3G内存、5.0寸1080P的屏幕、1999的价格已经没有任何惊喜了,因为一加已经在3个月前推出了同样配置与价格的产品,甚至还要好些,一加手机的屏幕是5.5寸;在工艺用材上,我们知道所谓的100多到工序只是文案的写作而已,略略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一部质量过得去的手机,都要经历那么多工序的,而所谓的钢板,魅族已经用了很久了。何况,所谓一块钢板的旅程也只是金属边框而已,而不是如HTC ONE的那样全金属机身。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小米以1999的价格做出像苹果那样高质感的手机来,但小米手机已经从商业神话开始变成了平常的商业故事。那么,配置不再是亮点、价格已经没有优势、品质也已经被赶超的小米,将会如何走下去呢?
我不是一个商业观察与评论者,只是一个对数码行业比较感兴趣的一般人,所以我只是谈一下我自己对小米商业模式以及未来发展可能的初步思考。
我们知道,小米的崛起得益于小米以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做手机,但其本质是“高性价比的产品+巨大的屌丝消费群体+纯熟的网络炒作手法”。小米1在它的时代,使用高通芯片大多数是大品牌手机,定价大多在3000元上下,定价为1999元的小米1看起来确实非常具有性价比,其产生的轰动效应也直接扩大了小米的品牌知名度,满足了中国市场巨大屌丝消费群体对于高性能智能手机的需求。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小米,成为了中国手机市场的急遽飙升的新星,同时也成为众人所瞩目的商业奇迹。
当然,小米的成功也不是一天练成的,这很大程度上是雷军个人在中国互联网的能量,小米优秀的团队,以小米系统的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消费群体的洞察。现在来看,这些要素是缺一不可的。最近老罗的锤子手机出现各种问题,成为业界的笑话,根本在于缺乏系统的商业运作能力,毕竟商业奇迹不是只靠吹牛就能造就的。
模仿一直是中国商业最拿手的本事,小米的成功自然引来了一大堆模仿者。就像中国近代模仿西方一样,从最容易的器物层面开始,之后才是制度,然后是文化。小米的模仿者开始是推出性价比同样的产品,之后是开始学小米做系统优化,然后开始学习小米构建粉丝文化。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语)。小米的模仿者们如果只是照猫画虎学习小米的商业模式,估计没学到手,自己就先挂掉了。从我的观察来说,金立手机在照猫画虎的照搬小米,前景不容乐观。真正能与小米一较高下的手机厂商有魅族、华为、一加等,他们在模式上与小米无异,但又各有长处。其中,魅族不但是小米粉丝经济的老师,其在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上可以说是中国手机厂商做得最好的,没有之一;华为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完整的产业链条,具有厚积薄发的巨大潜力;一加手机抓住了中国从3G向4G过度的拐点,成功攫取了4G时代的领先位置。
尽管小米已经遭遇到了以上对手的强大竞争,但小米一时还不会处于下风,其强劲的风头依然可以持续。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小米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品牌基础,并开始具有较好的品牌延伸能力;二是小米已经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与产业链控制能力,在产品价格和品质的把控上日渐完善;三是小米的“硬件+软件”的生态系统已经成型,成为一个自足且不断强化的运作模式;四是小米形成了较好的产品梯队,构建了从低端的红米到旗舰的小米产品系列,有利于抵挡竞争对手的进攻。
如果说以上4点优势可以确保小米能够在可见的未来在激烈竞争的手机市场处于不败之地的话,那么其自身的优势也蕴含着自身的不足。首先,小米手机以性价比高的品牌形象深刻于消费者心智之中,小米手机的消费群体只会日渐屌丝化,难以在高端市场上有所作为,最终会使一些发烧,追求个性化的消费群体离开。其次,小米自身创新能力的衰弱,在小米4中已经呈现出来了,以及竞争对手的追赶,会使得小米日渐失去产品的竞争优势,而这是小米的根本。
综上所述,我认为,小米手机不再惊喜,走向庸常是正常的商业逻辑的结果,小米只要能在这个逻辑中持续完善自身,仍然可以在竞争处于不败的位置。但是,小米手机辉煌的时代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那些更具有创新力,更具品牌个性的手机会对小米手机产生不小的冲击力。
(ps.本书写的比较仓促,有时间再做润色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