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最后一天,带了店里十几二十号人唱k到深夜。2017年的第一个清晨,刚躺下两三小时,挣扎着爬起来,冲澡,扛上两个大包,进藏一周。
整个2017,都像那第一天,忙碌,丰富,有做出重要决定,也有坚持稚气理想,困难与欢喜交叠。
便起了念头把今年用图文保留。然后细细回想,在一起后这几年,每一个阶段竟都能通过“食物”串联。
山上的喜林院初识,别人都只有食堂老三样:夹生米饭、面坨坨、土豆烧超肥的腊肉。洛桑硬是能给我变出一桌子菜来。出山采购过两次,紫菜和皮蛋想存多久存多久,囤一堆;和工地大哥大嫂玩熟后,隔几天就端一脸盆去他们厨房炒,有时还被他们塞小半碗炖汤;我一跤摔破两个膝盖那次,他就去食堂讨鸡蛋,每天早上补一次营养。
九月中旬报道上课后,我住了十天宿舍,租好了川大北门外“青年公寓”里的独立单间,国庆去他家把他接了来。租了三个月,实际住了两个半月,找好开青旅的房子后就搬了过去,打着地铺装修。那两个半月每天累到头昏脑胀,他骑自行车走街串巷看房子,我一边有十几门课要上,一边为当一个合格的老板娘做功课,全成都每家青旅的热门评论和中差评都烂熟于心。
每天吃了什么菜完全没印象,只记得用的是宜家买的彩色塑料碗,电磁炉放在进门左手边的台子上,正对着厕所,中间刚好站下一个人挥舞菜勺。还买了口鸳鸯锅,邀请我的室友来烫过一次火锅,小小的出租屋在寒冬腊月里被热气和人气蒸得暖呼呼。
菜市场的模样倒是记得一清二楚,包括走过去需要穿过一个停满电瓶车的棚子,蔬菜在二楼,一楼有洛桑最爱的水产。为了省钱,他老说人家不新鲜不要吃,偶尔吃一次又藏不住乐。
不仅是青年公寓旁的菜市场,喜林院青年旅舍旁的菜市场,我们到每个国家每个城市,一定都会去最local的市场瞧一瞧,在不同味道的、但一定都热热闹闹的烟火气里泡一泡,因为生活的真谛啊,总会从老百姓的油盐酱醋里溢出来。
装修和开店头一个月的吃食也不会忘,大部分时候都是青菜泡饭,一因累到不行,更要紧是刚开始住的人不多,缓慢进账的每一元都想攒下来早日还清找朋友们借的开店钱。还好寒假生意就火爆了,来了一个学弟当义工,借着不能委屈他的由头,伙食才好了起来。
后来开店的三年半,虽然不是天天大鱼大肉,至少能让大家一起长肉,主厨和每顿都用清盘来表达对他的爱意的傻媳妇儿首当其冲,一个长了二三十斤,一个长了十来斤。
我很少考虑吃什么的问题,包括每次要上山去几个月,想的就是要存下哪些书来读,要给娃儿们带什么礼物,要穿什么衣服拍照好看,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事实上是早已有人替我打理好了一切。
过日子小能手洛桑,到任何地方对待吃都毫不含糊。除了算好比如一周吃一次罐头作为加餐,那么我们总共得带多少罐,早饭吃面条时我需要老干妈,他需要沙拉酱,还有我们共同喜欢的橄榄菜,选速溶汤口味时最快活,火腿肠得多带点,炒饭用得上,馋了也能抿一抿。
安排好他自己喜欢的零食份额后,还要“热脸贴冷屁股”的替我安排。我总是拒绝零食,然后也总会十天半月爆发一次对辣椒的想念,这个时候最能体现他的先见之明、他的伟大、他的浓浓深情,泡椒凤爪泡椒豆干泡椒花生米默默帮我背了一路,边嘲笑边帮我撕开口。
说回2017,上半年大多数时候都在店里,洛桑仍然天天做饭给我吃,顺便让店里其他人也能摆脱外卖。下半年回去支教了三个月,长途旅行到现在已两个多月,无论条件多么贫乏,食材多么有限,尽管出门在外胃袋总是会思乡的,但似乎也从未被亏待过。
今年上山做的准备比去年更充分,又有机会去了几次乡里,一次能买够半个月的蔬菜,种类丰盛。去年每次是托去亚青买菜的家长帮忙带,不好意思麻烦,就总吃那几样。
不过今年没有饭菜的照片,因为整个白天都在教室和小喇嘛们一块儿,中午一起吃馒头,只在小木屋吃早晚餐。傍晚回去,等做好饭,天已黑透,灯光昏暗。大概也因为更加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平凡满足的日常里减了记录的欲望。
很早前就满怀期待讲好,到印度一定要带上锅,减少吃坏肚子的几率,也能在各式咖喱的包围中让嘴巴和肠胃得到短暂休息。天真的我原本以为,我们将带上的是一只小小的电饭锅,偶尔煲煲粥,煮煮面条……当洛桑把看好的两个链接给我,电炒锅当真让我笑出了声。
这哪里是为了避免吃坏肚子那么简单,分明就是预谋着用香喷喷的饭菜套牢我,不用想念火锅,不用想念家,安心和他走天涯。
北印人口众多,宗教信仰复杂。看见满大街悠闲散步的神牛,就知道牛肉不能吃,穆斯林占到全印度人口的12%,自然也不可以吃猪肉。满大街的素食餐厅中,很难得才能见着一家标明“non-veg”的荤菜馆子,而且一般都是烧烤,主营鸡肉和羊肉。也碰到过几次马路旁的烧烤摊子,担心肉不新鲜,一共就吃了三次有店面的烧烤。
整个北印的一个月,除了那三次烧烤,另外吃到的几次肉就是自己烧的鸡汤了。也就喝了三四回,大多数市场全是蔬菜,连鸡蛋都很少见,还找卖蛋饼的小贩买过。
番茄果真是蔬菜界的百搭,除了炒蛋,我们还首次尝试了炒花菜、与白萝卜一起烧汤,提味儿能力杠杠的。花菜、菜瓜、白菜是吃得最多的,到南部后菜摊上有了新成员,四季豆,很快变成我们的专宠。印度的大茄子不好吃,小茄子好吃,但吃到底下被油闷着的地方就有点腻。只要买到蛋,一定会做洋葱炒蛋,美味又杀菌。有时候会由想吃炸鸡引起想吃薯条,就炸一盆土豆,有时候会想吃豆腐,就错买过一次好像好像豆腐的酸奶渣。青菜嘛,可遇不可求,只在德里华人聚居处的市场见过一次大把大把的,其他地方也会有少量,但根本不认识它们呀。
德里那次最亲切的市场,邂逅到好多久违的老朋友:平菇、香菇、蘑菇、金针菇、韭菜、藕……锅太小,韭菜被炒成了真正的缠成一坨坨的草,依旧被我们欢快地嚼完了。袋装的玉米粒一口气买了三包,青椒炒上就是童年的味道。还买到了蒜蓉酱,被我们当成宝,炒花菜最好吃,还要专门留点饭倒进菜汤里拌。在德里只买了平菇和干香菇,蘑菇是之后在孟买海港旁的超市里买的,那味道呀,鲜得我俩就差抱头痛哭,满意得很,边吃边夸。
下到南部后,海边娃洛桑的日子就超好过了呀,女生手掌那么大的螃蟹一两块钱一只,每顿都吃一大盘,嗦到舌头疼。早已被欧美人霸占的嬉皮天堂果阿,有一间除了火锅底料,其他食物应有尽有的大超市,甚至买到了牛肉和培根。好久没吃肉,嚼得腮帮子酸,就买了一包羊肉末,让我们的汤也变了变花样,虽然还是用的万年不变番茄和白萝卜配。
我本来特地为果阿准备了几套“嬉皮”衣裳拍照,结果每天吃撑后就只想在屋门口瘫着,听椰树被阿拉伯海吹来的大风打得沙沙作响。买海鲜要坐快散架的公交车去镇上,还好离住处两百米就有一个孤零零的菜摊子,每天都套上背心大裤衩煞有介事地去逛上几逛。
生病时尤其吃不了别人家的食物,在国外生过两次病的我深有体会。一次在尼泊尔博卡拉,一次在泰国清迈,很巧的都是发烧发了五天。本来挺中意这两个国家的食物,那几天却是一口也咽不下,只能吃中餐,又贵又咸。
秉着长途旅行必发一次烧的铁律,这次是倒在了斋普尔。不到三天就痊愈啦!我一定要把功劳归给洛桑——的饭菜。白米饭就是香呀,自己炒的菜就是能够轻油少盐呀,早上还有软软糯糯的红薯粥和绿豆粥可以喝。
有时候天太热,下午也想窝在房间,就能有下午茶。豆子里吃到一条虫后再也不吃它,甜食娃洛桑最爱红薯和牛奶,我爱原味的软到不行的土豆,玉米两人都爱,可惜也不太常见,见到一定会买。
坐长途夜间巴士,停靠点都在不知名小镇,英语不再万能,菜单也看不懂。就自己煮一锅土豆和玉米带上,窝在上铺的小隔间里吃,像郊游一样开心。
现在在斯里兰卡骑摩托环岛,海上飞着飞着,才发现这折腾的一年已经挪到了尾巴根儿上。
最爱的人始终陪在身旁,对于时间的流逝就不必介怀,正好能专注把热爱的生活过下去。
该睡啦,一觉醒来要往海拔更高处飞。洛桑说这篇怎么写得这么甜,那就最后再甜一下,王小波的情话,献给全宇宙最好的他。
“我的勇气和你的勇气加起来,对付这个世界总够了吧?去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一个人是不敢的,有了你,我就敢。”
<记于2017最后一天>
幼稚侠侣 藏地支教 羁旅天涯
我们是喜林院的洛桑和衮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