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硕士同宿舍的同学聊天,很久没有联系了, 也有4年多没有见面,聊了硕士那会的日子,聊了最近的近况,聊了未来可能的生活,感触很深。
我们是上下铺,我当时选择的是读硕士研究生,她当时选择是硕博连读,我们在同一个学院,但分属不同的导师,我硕士毕业的时候,导师征求我的意见,希望我可以继续读博,但我拒绝了,然后坚持考了心理所的博士,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上。她呢,想转硕士毕业,找了学院的好多老师协调,但是导师不签字,最终没有成功。
后来我硕士毕业进公司,她接着读博,再然后我换公司工作,他们老师去广州那面的医科大学当老师,把他们都带过去了。之后我们就没有再见面。
我毕业5年以后,她刚好拿到毕业证,中间确实经历了总总磨难。毕业后,她去了自己老公的课题组,因为她老公已经可以带博士后。现在两年时间,她在准备文章投稿,准备出站的事情。说起来,她的学业路还在继续,而我正在经历重大的变化,但我们阴差阳错,都专注研究退行性疾病,我曾在公司作为高级研究员研发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渐冻症等退行性疾病的新药研发,而她现在的课题组也在研究脑类疾病。虽然我们做的工作很像,但我能感觉到,我们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
她在奋斗她的科研文章,想申请国自然,想发高分文章,想当教授,而我想尽自己能力,用自己的所学,为自己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促进药物研发成功,虽然我觉得很难,但这是我的信念和梦想。开玩笑的时候,她说,我还在我们的Nature 梦奋斗,是的,曾经我们都有。但现在的我,已没有机会去做这件事,而她还有机会,为此,我为她感觉欣慰。
聊天的时候,我们谈到了以后。
四十岁以后,她可能和她老公在科研圈会有成就,而我呢,或许是创业成功,或者不会,或者会转行业,或者会坚持,未知性很强。
突然间不清楚,到底是哪一种选择更好,她问我,你还想读博吗?我回答的很干脆,没有思考,我说不会,因为我觉得我已经没有精力去做不是特别感兴趣的事情。现在的我,用专业能力去创业,用空闲时间写作,虽然写的不好,但我喜欢,虽然不能当饭吃,但我享受。我喜欢通过聊天帮助别人,我喜欢看心理学书籍,我害怕公众发言,我想做研究,这些事情只是因为我喜欢。
专业能力,或许能让我对医学领域有一点点帮助,推动医药研发一点点,即使一点点,也是贡献。用自己的业余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我的经济不会产生重大危机,这个选择应该不会改变。
现在的我很享受这种状态,我想她也在享受她的状态,虽然路径不同,但我们都在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三十多岁,生活已经有了一点生活的味道,但事业还没有雏形,如果不与人比较,这是一种好的状态,如果与人比较,会有骄傲,会有自卑,会纠结,会看不清,但总归,都有各自的节奏。
不知道四十多岁的生活,十年以后,我是怎样的模样,但我认为至少应该会保证那时的我,不会后悔此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