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大二,上大学两年。很多道理,越学越不懂。
同学们聚餐天南海北地聊天,学弟学妹们趁机请教:“学长,哪些选修课比较好?”
一学长推荐古典文学的一门课,且不无得意地吹嘘:“我就去过两节课,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那学长,这节选修课怎么考试啊?好不好过?”
“小意思,最后交一篇论文而已。”
“学长,没去上课不会写怎么办?”
“简单啊,找个文学院的同学帮你写就好。”
“......”
我沉默,不知该说什么,因为见怪不怪。我用玩笑语气告诉学妹:“你如果没有学长这样的人脉和资源还是别选咯。”我不知道自己在调侃还是在讽刺。但我开始知道,生活中没有监考老师。没有人去收手机切断你的场外援助,没有人转来转去监视你和你同学的一举一动,没有人有精力去鉴别你的作业真伪。甚至,别人请人写的东西比你拿的分还高。
我大一选修了一门关于外国文学的选修课,老师给我们讲故事,讲圣经,讲俄狄浦斯王,也讲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课堂内容甚是有趣。我每节课都听得很开心,觉得神话世界真是美丽有趣。而一同上课的同学要不就是上课玩手机,要不就是翘课去约会。别人怎样对待这门课实在是别人的自由,我本无权评论,也没有闲心去耗费自己的脑细胞。期末测验时,我虽考前看了几眼笔记,但还是很不放心。旁边的一起上课的同学却一如既往地淡定。我惊诧不已。
老师说完不能作弊后在讲台坐着,我也便埋头答题,一会儿后抬起头来才看见,周围的同学一个个都打开了百度百科。最后,大家交卷都比我早。可能是我太蠢吧,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这么慢。
我们学校新闻院相比于其他学校有个独特的规定:大三出去各媒体单位实习,不安排课程。学长学姐们下学期要去实习,我们班级聚餐给他们送行。席间,我们好奇:“学长,你们实习单位怎么找啊?会不会很难呐?”学长认真地讲给我们:“有人自己找,有人通过校媒介绍,当然还有家里人帮忙找的,现在很多好一点的媒体就几个名额,托关系介绍的占去几个后,竞争就很激烈了。”
学长最后还不忘好心提醒:“你们也快给爸妈说,让他们有关系就赶紧帮你们找吧。”我愕然。
“找个屁,农民家庭咯,不出县的工作可能还可以哦,呵呵。”我心想。我从不埋怨自己的家庭出身,而且个人觉得自己无论童年经历还是家庭生活都蛮幸福的。但那时我还是忽然愣了一下,不知该如何接话。
这学期我选了一门自己并不是很感兴趣的课程,上课没有认真去听,考试内容自然也不太懂。考试时,老师说开卷,应该是不能用手机的意思吧。但我看着周围人都偷偷打开手机后,也拿出了自己的手机......只是觉得自己坚持了那么多年的诚实好像并没有那么有用,或许这个世界本身就不是一个诚实的世界吧。
我不知道自己是长大了还是变坏了。我只知道,我终于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图片来自于微博和一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