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坚守和信念的故事,这是真正体现强国精神的故事,这是一个不该被遗忘的故事~~~~~~”
一、西域孤城
公元74年,东汉永平十七年十一月,重新崛起的大汉帝国打败车师,夺回西汉时期打通的丝绸之路,重设西域都护府,受封戊己校尉的关宠守柳中城,在西征中战功赫赫的名将之后耿恭也同样受封戊己校尉,驻守金蒲城。
西域都护府的重建,让西域诸国再次感受到了大汉帝国的强大,各国纷纷示好,乌孙国更是表示愿意把王子送到洛阳求学。被威胁到了西域霸主地位的北匈奴自然不甘心默默退出,开始积极的暗中联络准备反击,在表面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暗流涌动,暴风雨即将到来。
眼看西域形势稳定,汉朝大军退回长城内,给西域都护府留下的全部兵力只有数千人,而驻守每个城池的兵力,更是只有几百人。第二年三月,待得确定汉朝大军已经走远,北匈奴立刻出兵两万攻打已经归汉的车师,车师告急,向金蒲城的耿恭求援,本就兵力不多的耿恭派出麾下的司马领兵三百人前去救援。
三百人还没有到达车师城便在半路遭遇匈奴大队骑兵,寡不敌众,很快全军覆没,车师城也没有坚持多久,就被匈奴攻破,匈奴人杀掉了亲汉的车师王安得,立刻开始进军金蒲城。善守,是汉军的长项,虽然城中只有数百兵力,但主将耿恭并没有畏惧。
作为名将世家,耿恭传承着家族里英勇善战的传统,东汉大将耿牟是他爷爷,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四的耿弇是他的叔叔,他的父亲耿广英年早逝,耿恭却从小就显示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被誉为将帅之才,这次和堂兄耿秉一起西征,立刻便脱颖而出,累积军功受封戊己校尉。
面对匈奴人的第一轮进攻,耿恭带领汉军顽强拼杀,但是要打退两万人,还需要一些智慧,耿恭分析了敌我态势,非常明白这次北匈奴不是偶然兴起的举动,绝对是想要将西域都护府连根拔起的,他做好了要打持久战的准备,所以,他要尽量保存实力。
耿恭将家族中秘制的一种毒药涂在箭头上,手持长弓登上城头,对下面的匈奴人喊道:“这是汉家神箭,被射中的人,都会有异象发生!”说罢,便一箭射中一个匈奴骑士裸露的手膀,果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中箭者的伤口居然立刻沸腾起来,还冒出阵阵白烟。
中箭者吓的大声怪叫折头就跑,周围的匈奴士兵也被这一异象所震撼,纷纷后撤,而恰在此时,狂风乍起,天降暴雨,匈奴人更以为是天神显灵,更加惊惶逃跑,耿恭立刻出城追击,于是就上演了一幕百人汉军追杀万人匈奴骑兵的奇景。匈奴人死伤惨重,匈奴主将无奈,哀叹一声“汉军真是神兵天降啊,太可怕了!”只得暂时远远退兵。
打退了匈奴人的首轮进攻,耿恭并未松懈,他详细分析了金蒲城和周围几座城,因为西域缺水,金蒲城更是水源短缺,而只有不远处的疏勒城外有河水流过,可以作为持久抗战的根据地。于是趁匈奴人还没有缓过劲来,立刻率军夺取了疏勒城。
此时已经是五月份,耿恭一面加强疏勒城的防御力,一面在当地招募雇佣兵数千人。六月,啃不下耿恭的匈奴人一面发动焉耆和龟兹进攻西域都护府,一面转而进攻戊己校尉关宠驻守的柳中城。无险可守的西域都护陈睦全军覆没,柳中城在打退匈奴人的几次进攻后也被匈奴人包围,关宠也同样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持久抗战。
七月,匈奴大军分兵抵达疏勒城,这次手下有兵的耿恭出其不意,率三千骑兵对毫不知情的匈奴人迎头痛击,匈奴人不知道怎么突然会爆出这么多敌人,心中又以为是神兵天降,立刻四下逃散,耿恭首战告捷后并未恋战,立刻率兵回城固守。
搞清楚状况后的匈奴主将暴跳如雷,将疏勒城围了个水泄不通,然后派人挖断河道,使河水不再流入城中。这一下,城中立刻陷入了缺水状态,耿恭觉得既然有河流,那地下应该是有水源的,便派士兵挖井,可挖了十多天,已经挖了十多丈却还是不见有水。
极度干渴的士兵甚至开始从马粪中榨汁解渴,雇佣兵们更是人心浮动,眼看就要哗变。耿恭也焦急万分,虽然他知道肯定能挖出水,但目前的紧张情势必须先解决,否则还没等到挖出水就被哗变给打垮了。
这时,他想到西汉的贰师将军西征之时,同样面临缺水,向天祷告后拔刀刺入山中,立刻便有泉水涌出。耿恭也如法而行,告诉大家汉军是有神明保佑的,只要诚心祷告,就会有水。于是耿恭带领大家祭拜天地神明,安抚住众人的情绪后让士兵继续挖,果然,又挖一丈多后,水流源源不断的冒出,城中不再缺水。
此时的耿恭,又想到了一个继续摧毁匈奴军心的办法。一心等着汉军渴死的匈奴人,却忽然白日见鬼一般的看着耿恭带领军士们抬着桶不停的往城外泼水。匈奴主将起初还不信,但探子回报那确实是水的时候,只得再次仰天长叹:“汉军真是有神助啊,也不知道这神迹还有完没完了!”
无奈之下,匈奴人只得暂时放弃了兵力较多又难啃的疏勒城,转而全力攻打柳中城。柳中城危在旦夕,而西域都护陈睦已殁,关宠只好派出使者带着加急文书向洛阳的朝廷求援。
而此时已经是八月里,大汉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一代明君汉明帝却一病不起,就在关宠的求援文书到达洛阳之时,汉明帝驾崩了。未满十八岁的汉章帝继位。一边是国丧,一边是西域孤城的数百将士,刚刚登基的小皇帝,主少国疑之时,一般情况下,此时最该做的,就是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先安定朝局,平稳过渡权利的交接,待朝局安稳,人心安定之时再考虑其他。
伟大的大汉帝国,也会如此么?年轻的小皇帝和满朝的权贵们,又该如何抉择?
二、玉门归来十三人
汉章帝虽然年轻,但并不怯懦,看到这份求援文书的时候,他心中便已经有了计较,但是,满朝都是父亲留下的老臣子,他还是要尊重一下大家的意见。他也明白,对于他来说,这个决定很危险,他不是长子,母亲也不是皇后,更没有强力的外戚撑腰,稍有差池,他就要从皇帝宝座上离开了。
待一众朝臣说完国家大事,小皇帝将求援信放在了朝臣们面前,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传递困难,朝廷其实并未全部掌握西域汉军的情况,只是大致知道,西域都护府陷落了,在西域的汉军,就是一座孤城,数百将士,关键是,离他们最近的大军,也远隔千里。
正值国丧之时,劳师动众救援一座孤城,于国本不利。而且,待到朝廷的命令到达边军,再出兵西域,这数月间,只有数百人驻守的一座孤城怕是早已全军覆没,不复存在,这样的救援,已经没有意义,况且,一旦出兵,就意味着要和北匈奴全面开战,此时新君嗣立,朝局不稳,举国之战,确实还不是时候。——这是位列三公的大司空第五伦的意见。
朝臣们多半赞同他的意见,确实,一座数百人驻守的孤城,能抗下几万匈奴大军数月的围攻?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不可能,连老将军们也觉得这确实不可能做到。小皇帝看着朝议汹汹,却又无法反驳,只能暗自焦心。幸而,此时另一个声音响起:
诸位,今天如果我们的将士陷入危难,而我们却坐视不管,为了所谓的稳定而放弃他们,那么,那些原本就摇摆的西域诸国从此更不会再尊敬和信任我们,匈奴从此以后只会更加狂暴无礼,大汉的将士们也会觉得伤心,也会觉得他们的国家,朝廷懦弱无能,会让他们军心消沉,如果我们这次坐视不理,那么从此以后,外敌只会愈发校长强横,盟国会离我们而去,将士们会离心离德全无战意,百姓会骂我们软弱无能,不愿再帮助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国家民族都会失去精神支柱,那么,一旦匈奴再次来犯,我们将拿什么去抵抗?
再说了,这两座小城,数百兵力却已经面对强敌坚守了数月,他们这么弱小,尚且不惧,不管结局如何,他们已经为国尽力,接下来,就是国家该为他们做什么,哪怕最后救回的只是全军覆没的空城,哪怕最后只能迎回烈士的尸骨,也当是在所不惜,也是值得的。
所以,为今之计,不是计较什么朝局安稳,不是计较什么权利的得失,而是应该立刻命令敦煌等地的边军严选精锐骑兵数千,多张旗帜,夸大声势,抄近路星夜兼程,匈奴久战之下,已是疲惫之兵,忽然遭到攻击,必然抵挡不住,我们救援之后立刻返回,四十天之内返回长城以内,打出大汉的军威就行,后面的事,再慢慢计较。——这是来自同样位列三公的大司徒鲍昱的慷慨陈词。
小皇帝激动的起身致谢,满朝文武也觉得是该如此,连之前力主维稳的大司空第五伦,也觉得自己确实错了,没有争论,没有扯皮,只有高效的行动,君臣很快达成一致后,八百里加急军令便送往边军。
朝廷的加急军令半个月后到达边军,让耿恭的堂兄耿秉驻守酒泉,行太守事,积极备战以防行动失败,匈奴大举来犯。然后令秦彭率王蒙、皇甫援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属国鄯善四处精锐骑兵,合计七千余人,星夜兼程赶赴柳中城救援。
而与此同时,北匈奴单于也到了西域,胁迫车师出兵,共同进攻疏勒城。耿恭依然智计百出,一次次的打退了匈奴的进攻,遭受挫败的匈奴单于也来了轴劲,下令继续围城,一定要迫降这个该死的汉朝将军,让西域诸国都知道他匈奴单于才是真正的天神。
接下来的四个月,城中的粮食不断减少,百姓已经早早避祸迁走,接着不断有雇佣兵悄悄逃走,但数百汉军却没有一人逃走。而随军到来的车师王后,更是一个变数,她是来到西域的汉人后代,身上传承的是大汉的血脉,她悄悄和耿恭取得联系,不断给耿恭传送军情和运送粮食。
四个月后,雇佣兵已经逃跑完了,汉军也在不断的战斗中减员,只剩下不到百人。而粮食更是极度短缺,匈奴人的巡查更加严厉,车师王后没有办法再给他们送粮食,耿恭便将皮铠甲,皮靴子,皮衣,甚至做绳子用的兽筋都用水煮了做粮食吃。
匈奴单于知道耿恭已经身陷绝境,便派使者去劝说耿恭投降,声称只要他愿意投降,就封他做白屋王,给他大片的土地,成群的牛羊,成堆的金银珠宝,还有大把的美女。耿恭笑着吧使者请上城头,当着城下匈奴人的面大声宣布,只有战死的汉军,没有投降的汉军,然后亲手杀死了使者,并让士兵点起火堆,把匈奴使者烤着吃了。这也是岳飞的《满江红》“壮士饥餐胡虏肉,谈笑渴饮匈奴血”的典故由来。
这一幕,吓坏了匈奴的官员,也彻底激怒了匈奴单于,他不再奢求迫使耿恭投降,只想早点杀死这个该死的家伙,然而,一次次的进攻,都被耿恭顽强的打退,而守城的汉军,也在一个个的减少,但是,哪怕他们已经饿的皮包骨头,哪怕他们已经连拿刀的力气都快没有了,但大汉的旗帜,依然高高飘扬在疏勒城头。
第二年的正月,朝廷的大军终于抵达柳中城,戊己校尉关宠已经战死,而柳中城,却依然还在汉军手中,援军救出柳中城的汉军之后,向车师的交河城进攻,大败匈奴车师联军,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匈奴军惊惶逃窜,车师复降大汉。
此时,耿恭派出求援的军士范羌也找到了援军,向将军们说了疏勒城的情况,请求将军们去救援耿恭,但王蒙等人接到的军令是速击而返,不可恋战,一旦再深入到疏勒城,不但是违反军令,而且还有可能被匈奴大军包围,全军覆没。
范羌在军营内嚎哭请求,直至泣血,将军们深受触动,想了一个两全之策,主将们率军护送战利品返回塞内,分两千人由范羌带领去疏勒城救援耿恭,一旦遇险,立刻突围。这样的话,既不违反军令,也不怕被匈奴包围。
范羌立刻带领两千人赶赴疏勒城,此时正值大雪,范羌要带领汉军翻越雪山,可谓困难重重,但史书上对这一过程只是一句带过,我们只能想象他们行军的艰难。
此时的耿恭和汉军,刚刚打退匈奴的又一轮进攻,夜里却远远听得又有马蹄行军声,耿恭看着属下二十六人,再看看手中所剩不多的箭矢和武器,以为最后的时刻到了,和大家开玩笑说看来今天是要和弟兄们携手上路了。
走上城头的耿恭和汉军们听得范羌在城外大喊:“我是范羌,带朝廷的援军来接你们了。”听得是范羌的声音,看着熟悉的大汉旗帜,耿恭和汉军们喜极而泣,高呼万岁,开城迎接援军,同样翻越生死线赶来的援军和守军相拥而泣,休息半夜之后,天一亮便出城撤退。匈奴在后面一路追杀,两千人且战且退,待彻底摆脱匈奴追兵回到玉门关时,已不足千人,而从疏勒城中救回的二十六人,也战死大半,加上耿恭和范羌在内,一共只剩下十三人!
这十三人衣衫褴褛,鞋履洞穿,面容憔悴,形销骨立。玉门关守将郑众为耿恭及其部下安排洗浴,更换衣帽。并上书朝廷说:上疏曰:
“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尾声
耿恭到达洛阳后,鲍昱上奏称耿恭的节操功劳超过苏武,应当封爵受赏。于是汉章帝任命耿恭为骑都尉 ,任命耿恭的司马石修为洛阳市丞,张封为雍营司马,范羌为共县丞,剩下九个士兵都授予羽林之职。
耿恭回到洛阳在知道,自己的寡母在数月钱去世了,耿恭补行丧礼,汉章帝又下诏派五官中郎将馈赠牛和酒给耿恭,并且特诏解除丧服。
故事到这里,就暂告结束了,这完全是可以拍成大片的题材,却很少被人提及,也是奇怪。而大汉帝国之所谓被称为强汉,也就是源自这故事里的各种精神,还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民族魂魄,这些,才是我们真正该记住和宣扬的啊!
——撰文——老文(文俊壹)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