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世界上有哪些暴力?那么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两种暴力。
一种是有形的,带给你的是身体的疼痛感,造成身体上的伤害,那是身体暴力。
而另外一种则是无形的,它不会在你身上留下伤痕,但会给你心里带来阴影,甚至毁掉你的一生,那就是语言暴力。
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或许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包括你自己,也有可能是曾经的受害者。
关系亲密的语言暴力往往更致命
福柯曾在《疯癫与文明》中说过:在种种社会规条约束下,大部分人都已经舍弃身体的暴力,从而选择一种更文明的暴力——语言暴力,继续实现对他人的伤害。
可是,这种暴力,不攻身,专攻心,伤害指数更惊人。
“怎么这次才考了第五名,某某家的孩子每次考第一名”
“听说他家父母离婚了,现在是单亲家庭”
“算我当初瞎了眼,才会嫁(娶)错你了,赶紧离婚”
“你怎么那么又丑又胖又笨”
……
多少人长大后的自卑都是因为童年被这些语言暴力充斥着,导致内心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
泰国曾报道过一个新闻,家里经营着一家便利店,一个21岁的小伙子经常遭受父亲的辱骂。
因为儿子在父亲眼中的“没用”,双方大吵一架。
性情暴躁的父亲瞬间就给了他一句:“你怎么不去死…… 你这个垃圾!”
随后就掏出枪,子弹上膛拍到儿子面前:“有本事你就杀了自己!”
刚转过身,背后“砰”的一声,孩子倒在收银台上。但父亲竟还以为儿子在装蒜,上来就给了他一巴掌。
直到把儿子扫落在地,他才意识到:儿子真的自杀了……
这个暴戾的父亲如被电击,当即躺在地上,心痛如绞,嘶吼嚎哭。母亲看到了这一幕,直接扑倒在地上,双手砸地。
我们总以为,动手动脚才是暴力,但其实,语言暴力对亲密关系的破坏,往往更长远且致命。
不仅身边的语言暴力,社会也无处不在
语言暴力不仅在亲密关系中存在,也常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
还记得前几天备受关注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某些媒体为博世人眼球,还没进行深度调查的车祸现场,把自己的猜测强加在受害者女司机的身上。
一时间,铺天盖地的网络语言暴力随之而来,女司机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敢出现在社交媒体。
受害者的家属也表示:“可以理解,但不能接受”。
试问,突如其来的语言暴力谁能接受得了?语言的暴力不能当舆论,人间的温暖,正义何在?
当然,这种事肯定不是孤例。
之前的安医生事件,因为一点小事引起的冲突本应该淡化,谁知小孩的家长无理群闹地把事情弄大。
在一群所谓的大v号键盘侠的帮助下,通过人肉搜索并对安医生进行网络语言暴力,不明真相的吃瓜网友,当起了“正义的执法者”。
最后,安医生以极端的方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语言暴力危害之大,大到可以毁掉人的一生。
所以键盘侠,我劝你善良。
无声的语言暴力:冷暴力
如果说无形的语言暴力是通过谩骂、诋毁、蔑视等侮辱性的词语表达出来,那么冷暴力则是无形又无声的语言暴力,虽然没有言语,但带来的危害是一样大的。
见过不少的情侣吵架,总会有一方冷暴力,甚至是双方都冷暴力。
而暴力的后果,就是一点点地拉开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这段关系也随着暴力的结束而结束。
就像众所周知的电影《前任3》,男女主人公相恋五年,因为创业,一起走过最艰难的时光。
可五年后却因为一件各自都想不起来的小事儿吵到冷战,你以为她不会走,她以为你会留。
心里想着给对方一个惩罚,但这所谓的惩罚其实是一种伤害,没有任何沟通,但是对方带来的态度,只会让人更加伤心、失望……
而持续的冷暴力的最终结果就是分手,不禁感叹很遗憾:彼此陪伴走过最艰难的路,却陪不了你未来的路。
所以冷暴力在很多情况下,是一段恋爱关系结束的根源,也是一段婚姻中的半路杀手。
杜绝暴力,从自己做起
每个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语言暴力,那我们在遇到语言暴力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我想,应从自己做起,不要做施暴者。
任何时候,都不要随意去揣测别人,诚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说的那样: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请记住,不是所有人都经历过你经历的东西。
在这个世上,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请尊重每一个生命。
————我是“别忘记点赞”的分割线————
留言跟鹰叔分享一下
你有遭受过语言暴力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