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城市,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钢筋水泥的丛林,熙攘而冷漠的人群,污浊的空气,让人抓狂的交通……大城市的弊端往往更让人印象深刻。可《城市的胜利》的作者,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却谱写了一部大城市的赞歌,把城市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和最美好的希望,作者的观点看似标新立异,但他引用的大量数据和逻辑严谨的论证又让人不得不信服。
先看看作者标新立异的观点吧。比如,他指出城市生活方式比乡村、郊区生活方式更环保,要让地球更宜居,就得建设大城市,这样的说法确实颠覆了一般的印象。当然,格莱泽教授这么说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乡村和郊区生活的人也要享受基本的现代生活条件——供电、取暖、交通、通讯等等,如果是那种传统农业社会的乡村生活,那肯定是要比城市生活环保啦。加了这个前提,我们也就好理解了——要达到近似的生活标准,大城市的聚居生活当然更有集约效果。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像纽约、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总体耗能当然是非常高的,但如果算人均耗能,则明显低于小城镇。
再比如贫民窟,一向被视为城市身上的牛皮癣,也一向被作为批评大城市的主要证据。但格莱泽教授总体上却正面的看待贫民窟,首先,作者拿出数据说话,贫民窟的各种数据,像贫困率、死亡率等等当然比不上城市其他区域,但相比于该国的乡村,却仍然要高出许多,这引出下一个结论,即其次,贫民窟不是城市造成的,而是在城市化过程中,涌入城市的人自发形成的——如果乡村生活更好,人们为什么要涌入城市呢?既然是自发形成的,就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农民有进入城镇的需求,小城市居民有进入大城市的需求,但人们刚进入城市时负担不起生活成本,于是逐渐形成了贫民窟。最后,如果贫民窟是流动的,即,它是人们融入城市的过渡地带,那么其存在就是积极的和必要的,经作者考察,多数大城市的贫民窟是这样的。如果贫民窟固化了,进入城市的人们无法离开这里,那么这样的城市才是有问题的。作者写道,当纽约和波士顿的中产阶级批评里约热内卢和孟买的贫民窟时,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七八十年之前,纽约和波士顿的贫民窟也好不到哪里去,这只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阶段。当然,城市能不能最终消灭贫民窟,是城市以及国家最终成功的标志。
《城市的胜利》篇幅不小,30多万字,但我总结作者的核心观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强调城市的集约性,二是强调城市的互动性。
集约性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大城市人均能耗小于小城市和乡村(满足基本现代生活条件的前提下)。在这个大原则之下,作者又引申出其他一些观点,这些观点是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比如要发挥集约化的优势,最好是在单位面积内容纳更多的人,所以作者支持城市向上发展,即建设更多的高层建筑。再如作者主张城市要向核心区集中,并建设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他认为纽约做得比洛杉矶更好,因为纽约更集中,开车是不现实的选择,多数人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所以纽约的人均能耗很低,而洛杉矶是平铺式的格局,缺少高层建筑和集中的市区,导致人人开车,又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
在集约性原则下,作者还有个很容易引战的观点,就是老城保护问题。城市核心区往往与老城和历史建筑是重合的,是保护老城还是建设新城?作者倒不至于说把老城全推倒,但他主张有限度的保护,该拆的还是应该拆,以求得保留传统与未来发展的平衡。对于巴黎完整保持老城原貌的做法,作者是不太同意的,因为这限制了核心区的发展,造成房价过高,城市失去活力。
再来说说第二点,就是城市的互动性,这是作者作为城市吹最核心的观点。他之所以认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就是因为城市的互动性。人们聚集在一起,就会引发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在经济学里,管这个叫溢出效应,简单讲,好比你出于自己的目的做了一件事,但客观上,这件事在你的目的之外,对他人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城市的溢出效应是更突出的,我们上学时都有这样的经验,跑步测试时,如果同组的同学跑得快,你的速度也会被带快,城市也是这样,你身边优秀的人肯定比在乡村和小城市多,自然也会带动你更快的进步。大城市提升自己的机会更多,这里有乡村和小城市无法负担的大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展览、免费讲座。大城市提供的上升通道也更多,这都是溢出效应的体现。
有人认为随着科技发展,人与人的互动将通过虚拟空间实现,那时候城市就不重要了。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线上的交流无法替代人们线下的互动,人与人的交流是复杂的,眼神、语调、肢体接触,这都会对交流效果产生影响,这是线上无法取代的。我同意这个观点,至少现阶段同意。我也曾认为线上交流可以取代线下,这次疫情算是一次实践,但不算成功,不管是在线培训还是线上开会,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效果比线下还是差得太多了。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一个特殊的感受,就是理智上承认作者是对的,但总觉得别别扭扭的。为什么?比如关于贫民窟,没错,数据表明贫民窟的很多指标是高于乡村的,作者关于贫民窟作为过渡地带的逻辑也没有问题,但贫民窟里触目惊心的贫困和犯罪等问题,也是现实存在着的,面对着这些问题,要肯定甚至夸赞贫民窟,总觉得怪怪的。再比如,城市的冷漠,城市生活带给人精神上的压力和疲惫,这都不是虚构的,都是确实存在的,这与作者谱写的城市赞歌好像也有点格格不入。
这种困惑可能与源自启蒙运动的进步主义有关,这涉及人类思想的古今之辩,东西方思想之辩,这个话题太大,今后读到相关书籍时再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