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我已逐渐长大,明晓事理了。渐渐地,我发现了许多令我不堪和难忍的事实。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和亲政日期的临近,吕不韦、嫪毐专断国家大权的这一事实,使我越发觉得犹如芒刺在身,难以继续忍受下去。
在我二十二岁的时候,按照秦国的礼制应加冠亲政。然而,在我举行加冠礼前夕,嫪毐与太后私通被揭发,我不动声色,采取欲擒故纵的计策,按预期前往雍都举行冠礼,暗地里加紧调查案情。
嫪毐,一个无耻之徒入宫后在太后的宠幸之下,权势膨胀的那样之快,在政治上骤然得势。一次,嫪毐与我的侍中左右贵臣饮酒博戏,醉酒后彼此发生口角,竟自称我的假父,这使我十分恼怒。随着调查的深入,证实了嫪毐并不是宦官而且经常与太后秽乱宫中,并且生有两个儿子。他们曾密谋,一旦我驾崩便立他们所生的儿子为秦王。我甚至能想象到,他们对我会有所行动。果然,我前去雍都都举行冠礼时,嫪毐趁机发兵企图一举推翻我的政权,另立新君。然而,对于这一切我早有察觉和防范,我当机立断,立刻派兵镇压叛乱。一个无赖之徒集合起的乌合之众,这场叛乱很快便被平息下去。对于这群阶下之囚,我严惩不贷,狠狠的出了口恶气。经过这件事情,我深刻体会到权利的诱惑,也立志要把它紧紧抓在手中。
处理相国吕不韦的事情真的很让我左右为难。一方面,吕不韦与太后与嫪毐之事牵连甚广,另一方面,吕不韦对先王、对秦国功劳甚大。对这宗棘手的案件,我拖了很长时间。最后,我下定决心将吕不韦赶回河南封邑。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对于吕不韦的强大号召力,我又放心不下。在我的猜忌之下,我又下达了将吕不韦与其家属迁徙至蜀地的命令。接到这个命令的吕不韦或是预感到前途无望,或是害怕遭到诛杀,为了维护他最后的尊严遂饮鸩而死。吕不韦虽死,但我还是下令对哭陵吊唁者进行严厉的制裁。并且警告臣民,不要企图妄加干预国政,借此以儆效尤。
在这桩宫闱案中,我对太后的处置是先迁出咸阳幽禁于雍城。其实我对母亲并无感情,幼年的创伤和如今的背叛让我不再信任她。然而在这个崇尚母亲恩养的环境,众人劝谏的情况下,最终我将太后接回咸阳“和好如初”。
至此,这桩宫闱秽事就此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