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们小时候
我小时候每天下课后的日常是和几个小伙伴去抓蟋蟀,下课铃一响,我们早已收拾好了书包,在人群开始挤攮之前,冲出了教室。我们的目的地可以是青砖绿瓦的残垣,也可以是不太高的灌木丛。为了探寻蟋蟀的藏身,大家一改往日的喧闹,屏气凝神,捕捉蟋蟀的声音。偶尔小伙伴之间信息交流也全靠眼神。在靠近目标的时候,我整个身体需要猫着,右手拿着捕虫器,眼睛一眨不眨,随时准备猎物出现时雷霆一击。
不管是小时候捕“猎”的时候,还是和小伙伴逗弹珠这种竞技游戏的时候,这种调度全身感官的心流状态在小时候会高频出现。但当人已长大,却与那种专注力集中的心流状态越来越远...
这是为何呢?
— [2] —
成为观察者
随着人慢慢长大,我们进入了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系统中,我们的时间被切割成很多碎片。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注意力被进一步分散。留意下马路上,地铁里人们在做些什么...一边手里看着手机,一边有一茬没一茬和旁边的同事聊着天。而心里面可能还时不时想着下一个约会会不会迟到...
之所以人们关注力不能集中,一方面是由于外部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信息大爆炸,而且各种信息又在动态变化与交互之中;另一方面是人们随着经历增加,反而有了更多惯性下载的习惯,因此丧失了专注于当下的能力。
在上一篇文章我谈到为了更新自身操作系统,人们要意识到自身有惯性下载的习惯以及反面阐述了其四个障碍(《你准备好更新自身操作系统了吗》);那怎样我们才能打破惯性,重新拾回自己的注意力呢?《U型理论》给出了一套进入观察的有效办法:
1.澄清问题和意图。做一件事情前,捋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我是否真的希望解决它?找到那个目标,一心想抓住的“蟋蟀”。在成人的世界里,不要试图一下子能同时关注几件事,只专注手上的那件事。
2.融入情境。人在窍子里,让全身感官专注于当下的事。我还记得有些情境:自己抓蟋蟀的那时刻;和稍微长大一点和小伙伴pk弹珠的时刻;第一次和女孩子约会的时候...
3.暂悬评判,保持好奇。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与人沟通交流,如果能保持像小孩子一样的好奇心,我们一定会发现很多过程中小惊喜。这可以是找到一个工作流程中忽略掉的问题,也可以是在每天朝九晚五遇到的小趣事。
个人实践中的体会,以上三个原则并不是时间轴上的一二三。而是相互关联的。给自己澄清问题同样需要有颗好奇的心;而我们一直在情境中切换,希望跟着自己每次带来的也包括意图以及好奇与融入之心。
我以前总是借口忙忙忙,甚至有时陪女儿玩耍心里面也装着事,专注力涣散。借着学习《U型理论》的观察三原则,我尝试对于陪女儿这件事做了些改变:
1.意图是陪伴女儿玩好当下的游戏,女儿获得快乐,获得成长的同时,我又何尝不是呢?澄清提问:我希望我女儿从中学到什么?在玩的过程中我该如何发问?遇到困难,我该如何引导她?
2.脱离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我将感知器官全部放在女儿与互动的游戏身上。她和我比赛搭乐高时,自己先搭了个"妈妈与客厅"的场景;看到我搭的“妈妈与厨房”有墙壁,她会试图模仿我,改造自己的模型...搭完之后她一直问妈妈谁搭的好,并且她一直预期妈妈给她肯定的答复,期间她会试图贬低我的作品,“爸爸的人仔手里怎么是一把剑,应该是把菜刀,太搞笑了吧。”
3.因为之前明确的意图和提出的问题,我和女儿全情的比赛互动,感受到了专注的心流。这样子的活动特别好,我很好奇女儿的想法,她是怎样的价值观,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把这个经历写下来;我也很好奇自己会如何根据这个观察进入U型理论的下一步。
你们又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观察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