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这是台湾作家张文亮的绘本《牵着蜗牛去散步》中的片段。也不正是我们平时带孩子,养育孩子的真实写照吗?他动作慢了,你催他:"快点,别磨磨唧唧的,我都要迟到了。”遇到不会的题目,你教他:”这么简单都不会,真是笨死了。''他成绩考差了,你骂他:“怎么考这点分?花那么多钱给你报补习班,一点长进都没有。”
泪水在他委屈的眼睛里打转,你看不到他的落寞和孤独,甚至认为他就是矫情,就是太脆弱。
想起前几天和我女儿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晚上我九点多到家,因为挂念着手头还有工作要处理,所以一回来就给她洗了澡,准备早点把她哄睡,我好安心工作。
近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回家晚,她一直在等我,所以每天差不多晚上十一点多才睡觉。一般都是等我回来给她洗澡,然后跟我聊会儿天,再到床上讲故事,一套流程下来差不多就已经十一点。在床上也不能马上睡着,还要跟我亲昵一会儿。
本来我很享受这种每天和她之间的互动,但是因为那天心里有牵挂,所以特别希望她能快点睡着,我好安心工作。可是她在床上却翻来覆去,还抱着她的小狗狗(玩偶)不停说话。开始的时候,我有点缺乏耐心,催促她赶紧睡着。后来当我把电脑搬到房间,一边工作一边陪她的时候,就忍不住吼了她几句。
按照平时她白天没午休的惯例,应该最迟不过9:00就睡着了,而那天却一直折腾到11:00还没睡。想着自己还没完成的工作,还担心这种不规律的睡眠习惯影响她的身体发育。我就发脾气了,吼了她几句。
她躺在床上愣愣地看着我,好像不认识似的,不过也没有哭。后来听到她又抱着小狗狗说话:我老是不睡觉,一直和狗狗玩游戏,妈妈就生气了。妈妈在工作,打扰到她了,我们声音小点,好吗?
我的内心一阵酸楚,才3岁的宝宝,怎么什么都知道?明明是妈妈不该凶你,不该对你失去耐心,错的是妈妈。
成人的世界被金钱、利益、压力所包围,所以我们每天要为工作而努力、辛苦奔波。我们的脑袋里每天想的是要挣钱,要成功,换大一点的房子,换好一点的车子,要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可是孩子的世界里,没有这些概念。只要爸爸妈妈陪着他,只要爸爸妈妈听懂他的每一次需求,读懂他的每一个眼神,他就是快乐的。哪怕生活简单一点,他的内心却是富裕的、满足的。他们要的其实很少,比起那些玩具,比起昂贵的衣服,他们需要的只是父母的一次亲密陪伴。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当我们停下忙碌的奔波,慢下前进的脚步,不再像一头围着金钱名利旋转的毛驴。发现身边除了虚情假意,尔虞我诈,还有那么多错失的美好。从孩子的眼中你能看到自己当年的那份纯真,找回迷失的自己。
所以慢养孩子,有益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你自己。与其说是"你牵着蜗牛在散步",还不如说是"蜗牛牵着你在散步"。当我们被孩子气得失心疯,被工作烦得焦头烂额时,不妨停下来。听一听孩子的声音,陪孩子静静体验生活的滋味,别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