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周,我一直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用金字塔法则思考、写作和做客户方案,新旧交战,真是辛苦,效率大大降低。可不,昨天的日记差点晚交被罚款。你说我何苦呢?
因为我读了《金字塔原理》,这种结构性的思考,尽管我做教练一直在用,但在写作、展示自己、给客户做方案方面,还是做得太不够了。
我可以把《金字塔原理》读一百遍,但是如果不练,我依然提高不了。这就好比学教练,有教有练,不管我怎么想办法简化教练的学习,如果学的人不练,能学会吗?
你也许读过彼得·德鲁克,但你管理组织、管理自己的行为改变了吗?你也许读过菲利普·科特勒,但你营销产品、营销自己的能力提升了吗?你也许读过一些职场指导书籍或是职场小说,但除了唏嘘感叹,你的收入因此增加了吗?你也许读过爱的艺术、沟通的技巧、育儿大全,但你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改善了吗?
按正常的阅读速度,一本200页左右的书,大概需要8小时左右。对于工作繁忙的你,大概就是一个星期才能挤出的时间了。当然,这不包括那些文字晦涩难懂的专业书、小说以及包装出来的快餐书等。
如果一周牺牲了娱乐休息、陪伴家人的8小时,读了一本书,或者听了几堂课,而没有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去应用,你说亏不亏呢?
所以,除非你是为了娱乐消遣,否则,我建议你不要这样读书学习,要练书。
不只是练,还要有意识地练。
为什么要有意识地练书?
先说说,什么是有意识地练书?
就是在某一时间段逼自己一定要用新学的方法,直到熟练掌握,形成习惯。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我们现在学的很多东西,是为将来而学,不是现在马上急需。
以学英语为例。为什么在中国很多人是哑巴英语,到国外几个月就能开口说英文?
你说,是有这个语言环境。
不是。在中国,只要自己有心,一样可以创造出语言环境。马云不就是在西湖边练的英文嘛。
是因为到了国外,不说英文,没法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是刚需。而在中国,除非工作需要必须说英文,否则说不说英文,日子照样过。
再比如我们现在的经理人学管理、学教练,除非他用自己的一套已经职位不保,否则很难下苦功掌握新理念和方法。
而在国外,教练已经成为选拔经理人的条件之一,不学,就会像韦尔奇说的,“不懂教练的人,得不到晋升。”
所以,为了走在前面,刻意训练的原因就在这里。
那么,怎么练书呢?
第一,先问自己四个问题:
1,这本书(这堂课)是关于什么的?
2,作者(老师)的问题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3,是真的吗?
4,我可以如何应用?
这是读书、听课之前就要问的。带着问题读,才知道是否认同书中的观点,跟自己的关系有多大,是否要读要学。
了解这一点最快的方式就是看书(课程)的目录、推荐序、自序以及后记。
第二,学会写读书、听课心得总结
1,有些人写读书听课心得,只会把原话照记录。最好也能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记下自己是如何理解的,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2,若能画出思维导图更便于理解记忆;
3,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分类、标签、整合、排序,更能加深理解记忆;
第三,了解学习任何一样新东西要经历的四个阶段
1,完全不会 :好奇,跃跃欲试
2,不太会 :沮丧,怀疑自己学不会,想放弃
3,基本会 :不太自信,自我怀疑,有时想放弃
4,熟练 : 自信,不用想就能轻松做好
一口吃不了大胖子,给自己时间和耐心,特别是2、3 阶段,是最容易放弃的。挺一下,就过来了。若是自己挺不住,就找人一起学习。
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起他来。这人就有祸了。(传道书4:9-12)
第四,先从对自己感触最深或最有用的一点有意识地狠练
这是最难,也是最必要的。没有这一步,写了再多读书听课心得,意义都不大。知识只有转化为行动,才能产生力量。
比如,我现在写日记、做PPT,都在训练自己按金字塔的法则来做。
一开始,想面面俱到,很辛苦。所以我现在集中一点“由上到下”的结构,也就是先说出要干什么,然后再补充说明。
还有,我已经有意识地训练“用户思维” 2个多月:每一个想法,实施前,我都不停问自己,用户的问题是什么?我所做的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吗?
第四,主动寻求他人的回应
最可怕的不是回应,而是没有回应。给回应是冒风险的,所以不是每个人都会主动给你回应。特别是对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你给了回应不但不会感激你,还会对你耿耿于怀。你说你何苦呢?
所以,要想知道自己练成什么样子,就得主动点儿,找人给回应。
我正在参加蝉禅的珊瑚帮180天文案写作训练营第三期,我是3014号任卫红。教练与人才的培养是我的热爱,我的微信与QQ:5378467,微信公号:卫红教练,欢迎交流。
如果你想书写自己的故事,那就加入刘克(QQ与微信:574321)的21天日记写作团吧,坚持天天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