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胡代民
2021年七月初的一个清晨,时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庆典之际,神州大地一片欢腾,城乡处处喜气洋洋。晨练中,我隐隐约约听到那首优美而熟悉的音乐声,追随着歌声,我看到一群大妈、大姐正伴随着曲子翩翩起舞,而那首熟悉的曲子,正是由徐红林作词、浩远作曲、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吴奕泓演唱的新歌《回望陕北》;我一边美滋滋地欣赏着舞蹈、一边为好友徐红林有如此成就暗自窃喜;是啊,若有时间能为徐老师和这首歌写点东西也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
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文学爱好者,给徐老师这样的大家及其作品写评析实实是诚惶诚恐,现谨以友人的身份,来叙叙这个作品产生的“前世今生”,说说我对红林老师及这个作品的认知。
徐红林(左)与作者合影
认识徐红林老师,大约是在2015年前后,那时我在渭南故市镇的苗木基地和园林工程刚刚风生水起。因爱好文学,深感基层农村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绝不能缺失,就与身边几个志同道合的文友---刘世龙、焦小民、苏军民、王国学等创办了一本企业杂志《绿海文苑》。因早早仰慕徐红林老师之大名,就请他做了我们的文化顾问,又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开办了一家公司,想以绿海花卉苗木基地和我所在的故市镇苏杨村为基础,以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为先导,做一个乡村振兴的产业园,为渭北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做点事情。
此间,我们拍了百家碎戏--《不是钱惹的祸》,并在陕西电视台黄金频道热播;随后又创作了电影剧本《烂娃脱贫》,并拍成了陕西方言电影,后因种种原因而搁置。就这样,在一来二去中,我和徐红林成了好朋友,同时,也让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彼此都有一见如故、悻悻相惜、相见甚晚之感。
某次,他对我说起了埋藏在他心中的一个秘密:很多年前,他与上世纪80年代国内著名诗人海子之间的一段往事。红林和海子都是当时国内叱咤诗坛的佼佼者。红林拿着他的油印诗歌集《清水河 稠水河》让海子看。应该是1989年3月25日,海子约了红林在北京去见气功大家申伟成老师。红林和伟成是渭南乡党,伟成在国家某部委科研单位工作。海子当时也在练气功,所练功法和伟成同路,因其练功走入困境,那段时间甚是郁闷,甚至身体出现了一些状况,痛苦不堪。海子想通过红林,拜申伟成为师。当天因故没有见到,红林承诺继续联系。谁知海子当天下午去了天津,第二天就出事了。几天后,媒体传来海子自杀的消息。得知此事,红林深深地沉浸在极度自责和悲伤之中,懊悔当时没有找到申老师,否则就不会有位天才诗人从此陨落。这件事,在红林的内心留下了一个深深地疙瘩,好长时间都郁郁寡欢。
当时社会上对海子的死因众说纷纭,许多媒体人想通过他了解海子的事情。因为红林心里有一份对海子的“内疚”,故不愿提及此事,更不想让一些人在“海子之死”这件事上指指点点,也就一直沉默不语。此后,红林老师便心专文学,在诗歌创作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寻找心中的一份慰籍,用以抹平曾经的疤痕,渐渐忘却那段褪色的记忆……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常年的笔耕翻犁,让红林成了渭南文学界的领军人物。
徐红林
红林为人正直、低调,但遇事不亢不卑、依理直言、敢说真话,同时又与世无争,乐于助人,是渭南文学界的大善人。尽管他很直率,也得罪了好多人,但喜欢他、让他修改作品、作序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记得有一次,一位年轻作者出了一本书,在一家酒店开研讨会,红林和我都在邀请之列。大家依次发言,点评者大都是誉美之词。轮到徐红林发言的时候,他一针见血指出了作品的瑕疵,同时又指出了一些问题,现场一下静悄悄的,大家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红林,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那以后,在他的鼓励、指点、殷殷教诲下,我的写作之路也渐入佳境,从一个门外汉亦轻踏、进入文学“桃花源”,成为一名“桃源中人”,和红林的关系也就更加密切了,所讨论的一些话题更具有哲理性,无论是深度还是高度?例如新冠疫情爆发后,我俩通过思想交流,共同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缺失了什么?曾试想在文化艺术中寻找根源,能不能在以后的艺术创作中汲取和挖掘一种能量?!
也正是基于此,红林踏上了歌词《回望陕北》创作的心路历程。
记得那是一天下午,徐徐的凉风拂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我们几个文友坐在一起闲聊,不觉话题聊到了党的一百周年庆典,大家就提出红林应该在“七一”前搞点东西,写一些关于陕北的事儿。
一位西安来的朋友说,他正在陕北一带搜集革命故事,给国家发改委主办的一家杂志寻找素材。大家一听马上来了劲,说那不如让徐老师写篇文章,看能不能被征用。大家竞相附和,场面热闹非凡。
沉思中的徐红林
也许受到了“刺激”,红林一下子来了灵感,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他右手撑着下巴,微笑着,眼睛里发出一股夺目的光芒。这个小小的举动一般人是察觉不出,但对我来说却“明察秋毫”,我知道他心里有谱了。这也许是因为我们俩长期交流,从内心产生的共鸣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领袖在延安谈起,说到了陕北、说到了宝塔山、窑洞、陕北特产,还说到了延河、王家坪、纪念馆等。现场气氛甚为融洽、欢愉。
我记得好像是3月底的一天,晚上十点多了,我正在加班,徐老师给我发来信息。
“忙啥呢?”
我说,“加班装车呢。”
我又问他“有好事了?”
他发给我的微信,内容是一段文字:
《回望陕北》
徐红林
回望陕北
我依稀看见母亲的身影
宝塔是一苗针
延河是一根线
一孔孔窑洞似母亲的眼睛
眼波里走出的中华儿女
不觉寒冷
……
延河映衬下的宝塔山
我清楚记得,这天是2021年3月28日,也就是《回望陕北》创作的开始。我装完车已到午夜,虽然很累,但顾不得休息,赶紧翻看手机。我反复品味这个开头,一下子来了劲,激动地给他发了“高处不胜寒,高路入云端”这句话。
他给我回了个“?”,好像有点儿不明白这是我对他的赞许。我心里高兴,暗暗祝福和期待徐老师的大作能大功告成。虽然时至深夜,我还是发了信息“很好,祝你成功”。
第二天中午,我收到了初稿,多了后边的三个小段,看来大功即将告成。
31号我收到了二稿,字斟句酌修改了不少,一下上了个档次。乐得我立即回了信息“下真功夫了,好了很多!”说实话,当时很激动,为我是他的第一个读者而庆幸,并为他写出了那些有分量的词句而自豪。
4月3号早上我收到了终稿,一切大功告成。
第二天,红林把作品发给文友王茹辛,王老师激动万分,及时编辑歌词并在某平台上发布,不久,国内各大网站、新媒体平台纷纷转载《回望陕北》,渭南文学界一下子热闹非凡。
没过几天,打电话祝贺的、问情况的接连不断,一时间让我跟着红林老师也成了热门人物。我们真没想到,一首歌词的发表社会反响这么强烈。就在那一瞬间,脑海中突然想起了我俩曾经讨论过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到底在缺乏什么”的话题,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当《回望陕北》被媒体“热捧”之时,山西电视台一位播音员燕麦老师的配音朗诵,让《回望陕北》更是有了新的高度。聆听第一遍时,内心亢奋不已;听第二遍,浑身迸发出一种力量;听第三遍,我思维大开血脉喷张。我站起来,静静地思考着萦绕在脑海里的那个问题:“我们这个时代到底缺什么?”
“缺点儿什么?缺点儿什么?”不正是缺点正能量的呐喊,缺了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精神食粮,缺了遗失已久的文化之根、初心之源吗?而红林的《回望陕北》不正是道出了我们心中盼望已久的期待和向往吗?我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一时按捺不住跳了起来,大喊了一声:“《回望陕北》,安塞腰鼓敲起了民族复兴的鼓点!”
作词徐红林(中)作曲浩远(左)演唱吴奕泓(右)合影
经燕麦老师诵读后,著名音乐人孙又新老师谱了曲又发表在渭南日报上。此时大荔籍青年歌手吴奕泓正好在渭南给“中国好声音”海选当评委,听了后,认为还有点不完美,就建议请湖北著名作曲家王浩远老师重新谱曲。6月中旬,浩远老师邀请徐红林和吴奕泓到长沙录音棚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音试唱,最后完成了《回望陕北》歌曲的创作。
吴奕泓
那段时间,这首《回望陕北》在我们几个心里成了魔,走到那里就哼在那里。6月29日,吴奕泓受陕西省政府驻京办邀请,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艺术指导时,现场演唱原创歌曲《回望陕北》;7月1日原创歌曲《回望陕北》在各大音乐平台全网发行;8月1日受邀参加北京顺义区委宣传部“庆建党百年华诞军民共建风采展”慰问驻顺部队演出,演唱了《回望陕北》,不久,街头的广场舞也唱了出来。
《回望陕北》这首歌创作过程我是亲身经历者,其实在我心中,让我感慨的是这几段歌词的创作。
我一边读,一边在纸上书写着,手中的笔随着思绪在纸端翻动着。
回望陕北
我依稀看见母亲的身影
宝塔似一苗针
延河似一根线
贯穿民族古老的血脉
缝制华夏锦绣河山
一孔孔窑洞似母亲的眼睛
眼波里走出
不畏严寒的儿女
……
陕北窑洞
读完这第一段,我感动不已。深深被徐红林的才学和内心真挚的感情所折服。
是的,红林啊红林,红红的红树林,你让人看到你那为人本分的善良和藏在心灵深处的傲骨,也让人感受到你秉性中的满身正气和满腹真诚。只有一心爱国,一心向党,一心爱民的红心,才能写出这样热烈而赤城的诗句。
首先红林老师把我们这代人几十年对延安的崇敬之意和对革命圣地的挚爱情愫通过短短的几句话,神话般地表现出来,如同自己就是延安的儿子。
把领袖生活过的延安比做母亲,在母亲怀抱里,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铸就了延安精神,用宝塔和延河作象征,来反映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高贵品质,这些都深情地凝聚在延安的窑洞里。“一孔孔窑洞似母亲的眼睛,眼波里走出不畏严寒的儿女。”把延安的窑洞比喻成母亲的眼睛,延安精神就更加具体。女则柔弱,为母则刚,身后有母亲呵护,有爱的孩子都是刚强的。正是这样,才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不畏惧任何外来势力,在延安精神的鼓舞下,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积极向上、顽强拼搏,毅然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太绝妙了,红林老师拟人化艺术描写,使作品更有了亲切感,更让人思绪腾飞,情感倍至。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学画画,画过延河,也画过宝塔山,有着对革命圣地无比崇敬的心理渊源。怎么也想不到他把宝塔和延河用针和线来形容,与中华民族的几千年血脉联系在一起,而且把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这些民族力量,同中华民族的复兴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示出伟大的中国精神,真是恰到好处。
回望陕北
我依稀看见父亲的身影
横山似一张弓
黄河似一根弦
在后羿射日的神话里
革命理想抒情般抵达彼岸
起伏的高原
似父亲的胸怀
温暖内心强大的儿女
……
这是《回望陕北》第二段。读来让人荡气回肠,心潮澎湃。
就一句“回望陕北,我依稀看见父亲的身影”一下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常看见的那幅油画:宝塔山上,领袖披着大衣凝视远方,身上光芒四射,宝塔被眏成了古铜色;毕生对宝塔山的向往,到了不惑之年才得以亲临,读来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领袖当年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闹革命的情景。
领袖在陕北黄河边的一个山沟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战争(解放战争)。那种雄才大略,儒将风范古今无比。徐红林选用了一个意象:“横山是一张弓,黄河是一根弦, 借用中国古代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让革命理想抒情般抵达彼岸。”形象表现解放大军的革命势力从西北推向黄河对岸的华北。同时也把伟大领袖乐观、向上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神奇般展现在听众眼前。
“一片片高原似父亲的胸怀,温暖内心强大的儿女”,把陕北高原当做父亲的胸膛,这是再形象不过的比喻。每当我唱到这里的时候,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当年领袖在延安的画面,顿时一股股暖流通遍全身,心中产生了无穷力量。这就是延安精神,更是民族精神,他引导、支撑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而不懈奋斗。
徐红林老师的内心世界就是延安精神的真实写照。
回望陕北
我依稀看见北斗闪映
乾坤湾是太极
杨家岭是指南
在大河东去的惊涛骇浪里
延安儿女腰杆笔挺
瓷实的手臂紧握船桨
纵然暴风骤雨
也用朴实的力量矫正航向
……
黄河乾坤湾
这是《回望陕北》第三段。繁星一片,北斗领航,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的肯定。紧跟着又写了黄河的乾坤湾似太极的比喻,演绎出中国文化的精髓。每当深夜的时候,北斗星就是人们的指路明灯。北斗星和乾坤湾,是中国革命的指南针,更显示了中国文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陕北是领袖《矛盾论》、《实践论》和《论持久战》等著作创作的地方、举世闻名的《沁园春·雪》也是从这里诞生,从而形成了伟大的革命思想,它直接指导中国革命,经过了层层艰难险阻,最终取得全面胜利。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伟大的延安精神,它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最终完成民族复兴大业的神圣法宝,是战无不胜的利器。这就是徐老师回望陕北的精华所在,也是他心里凝聚了多年的中国精神。
回望陕北
我依稀听到雄鸡引颈长鸣
南泥湾万物拔节脆响
吴起镇小米喂养初心
在镰刀斧头下
凝结成陕北后生的信仰
山路弯转出信天游的高亢
安塞腰鼓舞动飘逸的铿锵
融入了民族复兴的鼓点
……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这是《回望陕北》第四段,也是最后一段。红林借用“雄鸡长鸣”预示胜利的召唤,给民众打气;用“南泥湾万物拔节脆响,吴起镇小米喂养初心,在镰刀斧头下凝结成陕北汉子的信仰”,隐喻共产党人的初心,显示出中华民族发展的力量,正从黑暗走向黎明。中华儿女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这是延安精神所在。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华儿女,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征途上。
“山路弯转出了信天游的高亢,安赛腰鼓舞动了飘逸的锵锵,融入了民族复兴的鼓点。”看似简单的陕北道情,看似常见的民族歌舞,却激发出中华儿女建设祖国的豪言壮语和英雄赞歌。作为华夏民族的一员,作为一个热爱祖国的普通民众,谁看到或听到后能不为国家的强大强盛而振奋吗?!
这就是红林老师高人一筹的地方,用《回望陕北》给建党100周年献的大礼。
徐红林老师写的《回望陕北》,由情入景,由景立象,由象赋意,层层推进,逻辑清楚,内涵丰富而富有张力。在他心里的陕北已经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符号、一种精神,乃至成为一个人们的向往和信仰。他从母亲和父亲这一亲情入手,引出不畏寒冷和内心强大的儿女,又写到延安的宝塔山、延河、横山、黄河,以及乾坤湾、杨家岭、南泥湾、吴起镇、安赛腰鼓等神圣的地名或事件,这些无不是延安精神之寄托。
徐红林老师写的《回望陕北》,既是领袖当年离开陕北的深情回望,也是在国家、民族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新时代的人民领袖重回陕北,用一颗拳拳公仆心,殷殷为民情,对老一辈革命家爱民情怀的继承,也是对父老乡亲的牵挂与回望,更是当下陕北翻天覆地之变化对历史的回望。
徐红林的《回望陕北》是一首民歌,也是一首新红歌,是民心、民愿所向,是国魂、国运所牵。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回望陕北》这首振奋人心的歌曲,在民族复兴的今天,一定会脍炙人口、传扬四海、久唱不衰的。
回望陕北
我依稀看见母亲的身影
宝塔是一苗针
延河是一根线
一孔孔窑洞似母亲的眼睛
眼波里走出的中华儿女
……
晨曦中,薄雾笼罩着的黄土高原绵延起伏;东方,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浸染了大半个苍穹;吸允着泥土特有的气息,耳畔,远处沟壑旁,一曲《回望陕北》久久地飘荡在崇山峻岭之间,她悠远、深邃、高亢、弥长,她与群山为伴,与日月同辉,与人民同在。
作者简介:
胡代民
胡代民,汉族,已步入花甲之年,渭南市临渭区故市镇南马村苏杨组人。园林工程师、中级职业农民、临渭区作家协会理事、社会活动家、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