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直有想写东西的欲望,年后就在准备写论文,却被世俗琐事所误,最终无一字落笔,深感遗憾。论文虽然未写成,动笔写文章的执念却始终横亘在心。近来一直在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而讲课也刚好讲到中国史部分,钱穆先生书中所讲实在对我进一步完善课堂内容裨益良多。同时对钱穆先生书中的很多观点也深有感触,也越来越觉得,对很多事情或者观点如果有想法就要及时记下来,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那这本书才不算白看。
钱穆先生在先秦史部分写“中国古代文化孕育于北温带黄河两岸之大平原,以农业为主要之生活,因此其文化特别具有‘著实’与‘团结’与‘和平’之三要素,不如印度之耽于玄想,亦不如波斯、希腊、罗马之趋于“流动”与“战争”与“分裂”。吾人若一游西安、洛阳、安阳、商丘以及济南、曲阜诸平野,溯大河,历黄土,茫茫乎,苍苍乎,徘徊俯仰之间,必能想像我民族先民伟大创基之精神于依稀仿佛中也。”
今天看一篇文章说汤一介评论钱穆先生说他“对祖国历史之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诚然如此。就像上面这段话,我发在朋友圈里,有同学评论说钱穆是在以希腊罗马文化的自由平等观念来讽刺中国的不自由。我却并不这么认为。
中国文化发源于黄河平原之上,黄河给古老的中国人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水源,于是以农业为生的中国人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开创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而我们的文化核心,即是钱穆所说之“著实、团结与和平”。
首先说著实,在这里我想说一说另外一本书,这本书里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朴实,即路遥《平凡的世界》。初看《平凡的世界》时,我总是感慨和震撼于主角孙少安身上那种中国农民所特有的朴实与美好。他身上所有的对家庭的热爱、对家人的责任感,对土地的付出,对劳动的尊重,都让我觉得震撼和共鸣。我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前看了太多父辈的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也曾跟着父亲在田里劳动,父亲美其名曰“体验生活”。而在这种体验中我深刻明白了中国农民对土地特殊的感情,那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朴实,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尽管现代社会也许人们更多看到的是投机取巧,也许现在的年轻人渐渐远离了土地也渐渐失去了这样的朴实,可我永远不会忘记小说里的孙少平,也永远不会忘记我跟随父母在田里劳作的日子,这些经历深深影响了我的性格,同时也让我对农业和农民这一群体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更能想象古代的农民们,在没有现代这些先进的科技和机械的条件下,要在田地上付出多少劳动才能维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这样艰难的日子,中国人怎能不“著实”?而这种朴实,也让中国人在各方各面都体现出务实的特性,就像钱穆说中国文化不像印度之耽于幻想。中国有儒道两家本土文化,也有佛教这样的外来文化,却最终都没有能够形成像印度或者西方那种全民的信仰,这大概就是中国人的务实,或者说,功利性。我需要的时候,就去求神拜佛,我不需要的时候,神佛对我们来说就没有意义。甚至,真正需要的时候,不管神还是佛,最终都不如靠自己。这也许也来自于我们农业文化的特性,中国人的生活从来都是靠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不是神佛所赐予的,那么,相信自己的双手比相信神佛来的更实在。
再说团结。钱穆《国史大纲》成书于抗战期间,也许写在历史书里的有很多当时的党派之争、政治的权衡与冲突。可我想说,那个年代也许是中国最团结的年代。我们中国从来不像西方,总是那样长期处于分裂与动荡,中国自秦统一六国后,虽然也曾有过短暂几个时期的分裂,可统一从来是大势所趋。这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人的团结性。自分封制和宗法制时代所形成的天下一家的心理认同,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就像顾炎武提到的“亡国与亡天下”之观念一样,对中国人来讲他们可以接受朝代的更替,却怕是万万不能忍受外来民族的奴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生于土地长于土地亦养育于土地,自然有着寸土必争的执念。所以抗战期间,尽管国民政府也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可是一句“一寸山河一寸血”,依然一呼百应。
最后说到和平。这也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平和精神。我们的文明发源于黄河,发源于农业,而农业的发展不像商业,动乱往往还能带来商机,却只能带给农业莫大的灾难。每一个农民,无不希望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只有天下太平,他们才不会被国家征去打仗,家庭才不会失去劳动力,人们才不用流离失所,才不会饿殍遍地。中国人那样的朴实,他们所要的太少了,吃饱穿暖足矣,而和平是这一切的保障。所以,我们从来不喜欢争抢,平和的接受命运所有的馈赠。况且,就算站在国家层面上,中国地大物博,哪里需要通过战争去抢占别人的资源,除了某些皇帝野心勃勃非要侵略远地外,向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而我们最远也不过侵略到朝鲜去,当然,游牧民族的蒙古除外。如今我们在对外一力主张和平崛起,和平外交,我想这也是我们这种和平精神的反映。这是中国人的平和,也是中国人的大气,所以钱穆说“吾人若一游西安、洛阳、安阳、商丘以及济南、曲阜诸平野,溯大河,历黄土,茫茫乎,苍苍乎,徘徊俯仰之间,必能想像我民族先民伟大创基之精神于依稀仿佛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