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为什么古人这么重视读书,在古代盛行一种考试制度,名为“科举制”,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生在平凡家庭的人,要想鲤鱼跃龙门,摆脱自己所处阶级对自我的束缚,只能不断地读书,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甚至发展为后来的“范进中举”!著名词人王国维曾经总结词的三重境界: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我看来,这三重境界对于古人读书也同样适用。第一重,不读书;第二重,不得不读;第三重,被动吸收。对于古人来说,书本,决定了他们的人生!
而当我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说出这样一句话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书已经上升了更高的境界。毛主席也曾提出“三步读书法”,所谓三步,即:一读、下真功夫读,二读、敢于怀疑,尽信书不如无书,三读、提出不同意见。这三步读书法,放在个人的身上,也同样适用。对于一个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踏踏实实做人,只有脚踏实地,才有资格谈理想,说梦想。而我们生为为人,更要敢于做不一样的人,永远踏着别人的脚印前行,最终只能成为别人的复制品。我国的主席习近平同志也曾说过:“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可见,书,早已不是人们成功的工具,而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现在更要培养自己的孩子爱上读书,当他们已经养成时刻读书的习惯,这些孩子必将成为终身学习者!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书,本来就是我们的人生!
最后,我想把冰心先生的一段话送给大家: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香花弥漫,让走在路上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希望大家能在书中找到最本真的自己,在书中找到自己最纯净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