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时下最火的产业,那一定是人工智能,就在前不久的世界互联网代表大会上,人工智能也是众多科技大佬的讨论核心,而2017年,也被称为人工智能的元年。他的崛起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不止众多科技公司蜂拥而至,就连众多传统行业也想与之拉上“亲戚”时尚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在AI的世界里,时尚行业也是初来乍到,但是早就有人提议将科技融入到时尚中,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成长。就在2016年,美国率先落实了提议,就在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时尚界奥斯卡”中,就将“科技与时尚”作为了本年度的主题,但是仅仅用了是反光面料和LED裙子,所呈现出来的效果让人有些大失所望,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时尚行业也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目前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从现如今落后的商业模式追赶上风口浪尖的人工智能。
在目前看来大体的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以下3个:
1.用人工智能替代密集型产业
“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之类的新闻大标题常常让我们危机感十足,不过,现在你不用过于担心,现在我国人工智能还处在发展中阶段
2.提升人工智能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看过电影终结者的人都知道,在电影中的机器人除了有一身的钢筋铁骨以外,还能够通过强大的芯片进行识别和判断,并且在影片的最后也产生了一定的人类情感。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的量的积累终将会带来质的飞跃,你我都将亲眼看到这一切的发生。
3.人工智能产品的模商业化
从当前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上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被广泛采用。
自从阿尔法狗打败了人类围棋顶尖选手,人工智能一下子火了起来,关于人工智能的股票基金都如鸡犬升天似的突然大火起来。
这大概算是资本向人工智能大好前景的最好表白了。人工智能在未来给人类带来的大发展已经是必然之势。
类似于人类的功能
在健康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从应用场景来看主要分成了虚拟助理、医学影像、药物挖掘、营养学、生物技术、急救室/医院管理、健康管理、精神健康、可穿戴设备、风险管理和病理学共11个领域;大数医达和康夫子就是专注医疗健康类的专用虚拟助理研发企业。
在智能投顾领域,最简单的逻辑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机器人结合投资者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理财目标等,通过已搭建的数据模型和后台算法为投资者提供量身定制的资产投资组合建议。国内陆续出现了弥财、蓝海财富、百度金融、积木盒子等第三方智能投顾平台,以及京东智投、企名片、同花顺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研发的智能投顾平台。
在智能教育领域,如学霸君等,通过拍照搜题进行在线答疑自动批改作业等,借助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学生遇到难题时只需要用手机拍照上传到云端,系统在一到两秒内就可以反馈出答案和解题思路;另外,科大讯飞、清睿教育开发出的语音测评软件,能够很快对发音进行测评并指出发音不准的地方。
在智能法务领域,最直接的应用如智能法务助手,“合同家”通过合同工具积累数据,为企业提供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法务解决方案。
在智能驾驶领域,当属目前最为火热的应用领域,如驭势科技、Momenta、图森互联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解放人力、降低交通事故率等,相信未来智能驾驶会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安全、智能化。
企业该如何借力人工智能呢?
人工智能技术是继互联网之后最具颠覆性的革命性技术,它将开启一系列新的商业变革。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基本上似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互联网技术。
目前,谷歌、Facebook、亚马逊、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巨头都以收购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或自建研发实验室等各种方式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研发,各行业领军企业也在各类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内进行积极的投资、收购与研发。对于各行业的企业而言,布局人工智能应用,时机就在当下。
企业在制定人工智能发展计划时,首先应当明确在目前业务场景下有哪些地方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有什么机会可以把握,或者换个角度说,如果不开始布局人工智能技术,会失去哪些机会。
其次,企业需要评估在组织、数据与技术、运用与执行能力上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结合对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的判断,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程度期望,设置具有时间节点的发展蓝图。
变革来的如此之快,又将如何面对?是恐慌还是庆幸?
人工智能与蒸汽机、互联网一样,无疑会推动人类向前前进,提升人类生产效率,取代一部分职业,也刺激一部分需求。谷歌研发的无人汽车会取代司机,摩根大通利用AI开发出金融合同解析系统,会取代部分律师、金融工作人员,汽车行业出现焊接机器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让人们减少枯燥、无味、大量重复性、高风险、高危险工作,将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帮助人们决策,解决问题。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例如心理咨询师、人工智能研究员、创意策划、艺术家等。这些职业人性化、艺术性高于其他职业,就不会那么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
人工智能能够轻而易举取代的工作一般都具有场景不发生变化、信息完全、重复性操作、流程确定这些特征。
大家都知道机器人做的事情,一般都依靠固定程序,是有章可循的,在重复性劳动方面具有优势,而对于文创行业来说,工作成果依赖创意,而创意的产生大多有都是随机的,更多的依赖经验、灵感。对那些投身文化创意产业的人,面对人工智能,大可不必心慌。人工智能会提升文创工作效率,但不会完全取代文创人存在的价值。
1917年现代艺术核心人物马塞尔·杜尚在美国纽约展出了一个小便器,并命名为《泉》,这件作品冲击了当时的艺术观念,直面艺术与生活的问题。尽管当时《泉》被拒绝展出,但是杜尚的现代艺术观念影响深远,之后很多流派都从杜尚那里汲取营养。
这种突然对传统美学的反叛和情绪化的表达,应该很难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人工智能依靠大数据分析,可以对艺术潮流、创作规律做出一些有意义的判断,对创作流程进行有效整合、梳理。但是在如何引领潮流,如何更有创新,如何颠覆传统艺术观念方面,人工智能并不擅长,所以也无法取代人类。
人性的复杂程度远超过技术,而人工智能应用大多都是冷冰冰的机械应用。虽然可以处理海量数据和信息,但是无法理解人类的行为,也无法认知人性。
既然人工智能无法取代那些偏艺术性工作,那么文创行业从业者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就能对人工智能不管不问吗?当然不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需要每一个人认识到它在效率提升、精准化管理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可以与文创产业深度融合,大幅提升行业效率,最大限度释放互联网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