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闫安
一种想法或行为的形成,往往来自于自己的特殊经验和学习心得,对于儿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从小,是父威母慈,是“过庭训”与发蒙教育,这是一种传统。印象深的是人要正、字要好,更多的是中国传统耕读之家的勤劳、善良、正直、勇武、担当、孝敬、帮扶、上进、吃苦、自尊、同情、亲情之类的伴随岁月成长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
说发蒙教育,实在有点夸张!父亲在甘肃老家小学毕业,母亲缠脚也没上过学。有段时间,还在单位五七厂砸石头、推车,修马路。上世纪60年代,在我们的成长年代,单靠父亲60元工资养活一家6口已属不易!
我想是父母亲祖上传承的上述那些品质,让一家人共渡了难关,在新疆成功的让闫家人立了足,哺育子女,生存并发展了起来!
但就自己的经历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对父母、师长督导权力的畏惧和对刻板的制式教育的妥协、虚荣、好胜,到了后来,是随年龄增长而生的厌烦和抵触心理。
上了大学,也是一种负压的解脱和自由的获得。要说,是一种学习的乐趣,是一种纯粹的兴趣,就有点勉强了。
因为,一上大学,就全忘了使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大学一毕业,知识又很快地老化,仅仅是获得了文凭而已。
真正能够在社会上立足、自立,能够有所游刃有余,全赖后天的对知识的切身需要和主动挖掘、创造的乐趣。换言之,就教育方式而言,学习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塑造、健康的体魄(持续学习的基础和本钱)才更为重要。
原先有个上海同事的孩子和儿子的年龄一样大,据说是在上海最好的公立幼儿园。可有天,听他郁闷,原来想回家严厉训斥他五岁大点的儿子——因为他儿子考试成绩不好,做父亲的他在幼儿园家长会上被老师点名。听完,我完全不同意他的想法和做法!
这只能是好心办坏事。
我们觉得幼儿成人的整个学习阶段,成绩都不是最主要的。否则,每个孩子的将来都会如成绩一般维持在成功状态?!这是站不住脚的。并且,成绩的好坏标准还存在质疑和不统一。
看看统计,看看我们的周围,真是有太多的不确定。
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关注普遍性的规律而不是单一的分数因素,更不是与之相伴的逼迫式、大负荷的强制输灌与训练的知识传承方式。
学习是一个终身行为,而在孩子的成人阶段,养成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性格、学习的兴趣和应用的方法就已经很成功了!一旦成人之后,这些成功的种子就会自己生长和创造。因为成功的基础已经打下,并且,随年龄而具有了成人的自控和理性。
按照以上的观念,我们对儿子的成长感到满意,同时,也感谢小苹果幼儿园各位老师的付出。
喜欢看着5岁的儿子撅着嘴说:“喜欢我,就要听我的;喜欢我,就给我买奥特曼玩具………”。
儿子现在快5岁了,昨天,他对别人还说他小,表示了抗议,这让人很开心,说明他愿意以成人的眼光和要求来约束和表达自己,尽管他仍然是一个孩子。这样的话,下次,我们会用“闫融,你是大人了呀!”来提醒和引导他选择正确的事。
……..
以下,是我们对儿子教育的一点感想。
第一, 是要养成一种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人的智商都差不多,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应该是天下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因为,孩子的性格形成最主要和有利的环境是由父母营造的。我想,我们愿意看到儿子的坚毅、勤奋、善良、勇敢、开朗、上进的性格的最终形成。所以,会走路的时候,他摔到了,我们不去搀扶他,而是鼓励他自己起来,为此还和他的爷爷奶奶产生了分歧。可是现在,他磕碰了,会说“我很勇敢的”,这是对的。然后我们再告诉他如何安全预防,等等。相信这样长期的影响,会有助于孩子的性格形成和健康成长。又例如,上街随时准备点硬币,让他给那些乞讨的,要有点善心,而不是暴虐或乖戾,人都是平等的。
最近,我们还想,儿子能带本书到幼儿园给其他小朋友,或是班上有个小小图书馆——这是希望儿子有种分享的观念和热心公益的心。
培养孩子的性格的办法,我想主要是与儿子交朋友,用大人的理智和孩子的童心来与他沟通和交流,而不是一种长辈的自以为是、命令性、呵斥等等不正确的方法。只有这样,孩子才可以通过模仿,有信任感地受到父母性格的传承,而无论是严父慈母,还是慈母严父。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之间的分歧,要采用古语“当面教子,背后教妻”(沟通)的办法。
第二, 是兴趣的培养。
有了兴趣,才找方法。我们赞同“一个人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事,作为自己的职业,并以此立足社会,从而享受工作和生活”的观点。这样有了好的性格和自己喜欢的事,再找到正确的方法,离成功就不会太远了,那么,儿子这样的人生会是惬意、优雅、潇洒的。
如何培养儿子的兴趣呢?
我们看到儿子所在黄苹果班的教室中,有大蒜长苗来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并进而培养孩子的兴趣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事实上,在家庭里我们也应该采取类似的做法,例如,用电灯的温度孵小鸡,一起观察…….,或许,幼儿园在这方面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和成本的优势,能多做一点。
我们始终认为,孩子甚至一个人的好奇心,是最宝贵的一种天赋!而无论年龄的大小。我们也不能忽视它,更不能让其自生自灭。关于孩子好奇心所引导成兴趣,并进而启发教育的方式、方法,我们愿意不断地学习,或接受幼儿园类似的培训。
但对于,小小年纪就参加一大堆的少年宫之类兴趣培训班的做法,我们仍有疑虑,周末去思考乐书局看书,或者,到各处公园甚至近郊玩,我觉得更好。自然的本性更适合孩子的成长,就儿子目前年龄来说,室内教育过于抽象和格式化了。或者,我们认为技巧的掌握不如兴趣的培养更重要,至少目前阶段是这样。
选择正确的方法。我想,这也是我们高度认同小苹果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地方。例如,农家乐旅游,不管实际操作的内容和效果如何,这种教育指导思想和做法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类似的一个例子是,儿子对恐龙的兴趣,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告诉他,有图书馆可以买到书;有常州恐龙乐园可以看到恐龙的巨大化石;有DVD光碟可以看《侏罗纪公园》;有电视动画、街头雕塑、恐龙玩具…….等等。这样让他充分地了解恐龙,象是在他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相信,今后有了合适的土壤,他会唤醒这种童年的记忆——在学校教育的帮助下,他可以自己成长了。
我们不认同那种压迫、强逼、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我们认同小苹果这种启发、引导、亲和的教育方式。
我们的几个理念。
1、教育是终生的,文凭是必要的但不重要。
2、只要孩子健康的成长,只要能自食其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行,而不以孩子能取得多大的成就来衡量——成就本身只是一个结果,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在于过程中方法的正确和能力的形成,以及自身潜能的充分发挥。我想,这才是教育的实质,而非以升学率或是成就、奖牌之类的东西来作为教育的目的和衡量标准。我们也不会用这种俗气的眼光来要求孩子,实际上,他的爹娘就很普通…….呵呵。
借此机会,整理一下对儿子教育的想法,是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