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以来,总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感。渐渐远去的梦想和似乎一眼便望到尽头的生活,读过《哈佛凌晨四点半》之后,一种前所未有的焦急跃上心头。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优秀的人还在努力的拼命,而像我这无所事事、应付般的工作似乎是一种消磨生命的状态。细思极恐,梦里亦时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得到了什么?又为今后的生活做出了怎样的努力?”这种焦虑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的不愉在逐渐加重。近来读《控制焦虑》一书,也算有所体会。
书中说到:“作为人类,以下两大因素导致了你的焦虑倾向:第一,生物机能,或者谨慎和警惕等遗传倾向;第二,生活中的一些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会阻挠和遏制你的欲望,你会为此而担忧。”而今社会的浮躁,所有焦虑的来源是无止境的欲望,我们总是想要的太多而所做的太少。
焦虑更多的来源于一种绝对和务必的信念,故而埃利斯在书中这样说:“从根本上来说,如果你希望得到某些东西,你只需要保持一种比较喜欢的心态就行,但一定要避免使这种心态升级为一种必须和强求的信念。”网络上那么多的励志故事,成功和梦想众说纷纭,今天的社会我们前所未有的接近着所谓的梦想。可行走红尘的我们却似乎一步步的在远离着自己的梦想,走的越远自己似乎变得越陌生。
你对自己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你的评价。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是对自己的一种不尊重,而这并不是说不在意别人。恰与之相反,只是你要有自己的主见。就像前段时间看见的一句话“我只是在征求你的意见,而并非是在问你的决定”,自信是战胜焦虑的良药。
“焦虑感往往源于你对自己人格的贬低,其中还包括一种无能感。而愤怒往往源于对他人人格的贬低,且不仅仅是对其恶劣行为的批判。”而战胜这种焦虑的良方是接纳。所谓的无条件的接纳,即为“原谅罪人,不原谅其罪行”。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但有的时候过分的苛责自己便成了一种焦虑,苛求他人便会衍生愤怒。所以,适时的学会宽容可有效的降低焦虑感的产生。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结尾,谨以自勉!
通往地狱的道路上往往会遍布一些武断、绝对的期望,而不是一种可能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