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刚被虐的产品经理的虐后感。
2018年兴起智能物联网(AIot)概念。和IoT的概念类似,都是指物与物之间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进行实时采集数据、连接通讯。但不同的是,AIot更强调了终端设备、边缘域的智能数据处理。比如通过机器学,对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定位、分析、比对、预测、调度等。因为AIot的特性,可以让物联网从获取、互联能力,快速迈向识别、感知能力。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AIot类型有:
感知交互物联网设备(负责终端的感知采集)
机器学习AI资产管理(负责数据管理和分析)
拥有AI算力的智能设备与系统性PaaS/SaaS解决方案(高效执行任务,负责控制和管理的环境或工具)。
从物联网概念兴起,看用户的使用习惯,最好的例子就是手机产品:
九十年代的物理按钮/手柄/遥控器控制,更加注重单人单机的交互体验;
2007年,第一代iPhone问世,代表了屏幕触控时代的到来,此时更注重屏幕视感以及人机的通信感受——屏幕尽可能大、信息尽可能多、设备尽可能简洁。而这个时代3G/4G网络让我们触控行为慢慢扩展到触控整个互联网,通过手机之间的链接让人与人的图文声也快速分享起来;
在触控时代下继续演进,数据采集和积累加速了科学技术对数据分析和挖掘的能力,让很早之前就有的NLP、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得以迭代出更完美的数学模型,甚至嵌入到“物-物-人”的连接之中。
未来,AIot的发展会面向更感知的世界,与AI更深度和密切的协同发展。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AIot的发挥空间是无限巨大的。很多场景都可以通过AIot发挥效能,例如:
在生活环境下,办公场所、出行、酒店管理等,有发挥空间;
在工业制造下,无人驾驶(车联网)、智能机器车间作业等,有发挥空间;
在城市基建中,安防、智能电网、公共设施管理等,有发挥空间。
所以,天灾满满的2020年,市场沉静的环境加之企业拼命生存的欲望驱使下,各个行业可潜心下来搞研究,产品经理更是要理性看待未来市场谋规划。
那么,实现一个完整的AIot体系,在业务环节上有哪些分工呢?
首先,需要有强大负载力的Iaas基础设施层,提供服务器、存储、网络、AI部署平台。基础设施层是物联网在互联网站稳脚跟的核心。目前的基础设施服务厂商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性能和运营能力,例如:阿里云、AWS亚马逊云等等企业,均提供了多种形式和价格的底层服务方案,通过云服务让企业更便捷和低成本进行拓展。
在基础设施层之上,需要为AIot搭建PaaS平台,这平台之上,提供:设备的连接与控制、功能模块化交付、智能计算和计算资源的配置、开放式API的调用能力等。基础设施平台就好比苹果手机的操作系统,企业遵循平台内的规范/接口定义,按需使用计算资源,搭建业务应用。
但不同于传统互联网软件公司,AIot光有应用软件是不行的,还需要智能设备方案才符合物物联网的基础定义。借助各类信息传感技术的发展、PaaS能力、终端嵌入式开发与互联网的高度协作,物理设备可以更好的接受/发送信息、存储信息、转换信息、和执行任务,某种意义上讲设备终端的智能化,是高效运转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边缘域,加速了信息处理效率,从某种资源的角度说也降低的技术设备的运维成本。
能利用好AIot的优势,且能够拥有支撑自身业务的平台的公司,在2020年后非常有望成为解决“物-人-网-物”的头号大企业。这也意味着企业选择AIot方案时,要承受更长周期的研发、更昂贵人力物力成本,特别是做某AIot单边业务环节的企业,很不容易有所突破,却更容易陷入行业竞争中充当炮灰。
近日,华为鸿蒙OS的问世可以预见,中国的AIot产业除了需要有应用和工业制造能力,还需要有核心操作系统和中心平台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拥有平台能力和优秀的终端产品可以加快解决方案的推广速度和市场覆盖的面积。如果可以和优质流量企业合作,比如腾讯生态、阿里生态…通过导流,让物联网下的用户粘性增长、输出优质反馈,更容易产生新的行业巨头。
根据艾瑞的报告可以看到,资本在2018年达到高峰,19年融资又发生明显的回落(预计2020年投资金额不会比19年更高)。可见,AIot行业的关键入口和资本市场已被抢夺,接下来入场的企业可能会比较艰难,特别是AIot的市场反馈不会很快见效,投资机构目前也还处于冷静期,此后大可能不会加大力度投资。在17、18年入场的企业,如果有自己的平台中心产品,此后的在市场的渗透率和占有率很难被后来者超越。从图表“中国物联网链接量”也可以看到,整体增长一定是有的,但增长速率在下滑,而这些增长大概率是由先入场的、有中心平台和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占有绝大部分。
不过小企业还是有机会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饭店协会、IFR数据等报告上看,AIot的整体业务预计有超过十万亿级的市场空间,小公司即便瓜分的市场份额百分比很小,但从绝对值看无疑还是很高的。AIot的供应链也比较长,就如上文所说的AIot三层体系结构,小企业可以从渠道、运维管理、SaaS应用集成、硬件终端上进行入手。
最后,笔者认为AIot的效能会与实体经济结合和并发,这与我国对实体经济的扶持政策正相关。赋能传统制造业、服务业、平衡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力,政府会是下一个大客户(新基建在智能城市的方向),要不要去喝杯茶?
欢迎各位讨论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