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世纪,你第一个想到的形容词是什么?
黑暗?
野蛮?
哥特?
吸血鬼?
还是
囧诺终于回归了,话说追剧的小伙伴们现在正一片哀嚎,你们的收藏夹还好吗?
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中世纪在西方历史上长达千年,当时的欧洲乱成一锅粥,基本上都是文盲,一言不合就杀杀杀。
大字不识几个国王、贵族遍地走,更别说一般的平民了,最有文化的人在哪儿呢?他们都在教会里。这是为什么哩?
中世纪是属于神的世纪,教会则是中世纪最有权势的组织,国王也必须经过教皇加冕才能取得合法的权力,教权与皇权的互掐一直都是主题,时而东风压倒西风,时而西风压倒东风。
但即便如牛人如拿破仑能抢了皇冠自己戴,也还是需要皮乌斯七世来站台的。正如代表着皇权的瑟希再强悍,还是被代表着神权的大麻雀差点整死,不但自己被逼得裸体游街示众,还陪上了仅剩下的儿子的一条性命。
箭头所指的就是本来要给拿破仑加冕的教皇皮乌斯七世,人家满脸如同死了人似的表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原来的男主结果活生生被蔑视成了围观群众 ,没当场掀桌涵养很好了。
所以,中世纪艺术的原则非常简单粗暴,就是一切形式都要服从宗教主题。艺术基本全由教会赞助,教会是最大的甲方。
首当其冲的就是中世纪最重要的手抄本艺术,所有的宗教活动都离不开抄本书籍
“一座修道院没有书籍就像一个国家没有能源,一个军营中没有军队,一间厨房里没有陶器,一张饭桌上没有饭菜,一个花园里没有花儿”
手抄本,顾名思义,自然纯手工书写出来的。在15世纪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搞定活字印刷术之前,书籍对于欧洲人来说是绝对的奢侈品。
首先是因为造书的原料实在是死贵死贵,必须是真正的小羊羔的皮,逼格更高一点的,则用胎羊皮制作。大羊的皮太厚,被嫌弃只能做鞋。制作一本圣经,至少需要几百只羊的皮。
除了原材料之外,封面用什么象牙、真皮都是小菜。这些手抄本往往都是不计成本,绘图颜料常用纯金银,除了形式之外,更珍贵的是内容。
随手举个栗子,小伙伴们看看
这是一个十字架,是不是要闪瞎眼?
截个细节图
它来自《林迪斯法恩福音书》,创作时期大概在公元700年左右。
再来看一个
这是13世纪时鲁菲利乌斯修士写的字母R
这些华美流畅,交织缠绕,令人眼花缭乱的纹样,单看一遍都快得白内障了,可以想象当时的工匠是以怎样的虔诚在描画着心中的天国,才能创造出这样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为了防止被盗,这些珍贵的书由铁链锁在书架上,这样的图书馆被为Chained library,这个细节在剧中也忠实地表现了出来。
学城应该是以欧洲以“学问中心圣加仑修道院图书馆为原型的,这个创建于公元7世纪左右的修道院,收藏了约2000本左右的中世纪手抄本,真正的低调奢华有内涵!
所以胖子山姆想要打怪升级,只能在学城里先当孙子,因为只有在这里才会有这么多书啊!
如果说手抄本面对的受众是知识精英,那么另一种必须提到的中世纪艺术——彩色玻璃镶嵌画,则是面向更多的文盲民众宣传教义。不识字不要紧啊,画你看的懂吧。图像所起到的“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中外是一样的。
“如果一幅普通的图片能胜过千言万语,彩绘玻璃当之无愧。
彩绘玻璃窗就这样
“为不识字而无法阅读《圣经》的普通人,描述了信仰的真谛。
这种艺术形式早在罗马时期就开始了。简单地来说它的制作流程是这样的
设计图案
烧制彩色玻璃
用金刚石按颜色的不同对玻璃进行切割出所需要的形状
用铅丝将玻璃块按图纸拼接
用铁框加以固定,安装在木质窗框内
大功告成!
你看我说起来是不是好简单的样子?其实世间万事,都是看起来很美,做起来难。
与手抄本一样,工匠们在制作彩绘玻璃也是完全不惜工本,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完工后的彩色玻璃镶嵌画由于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浑然天成。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光在基督教中有着特殊意义,对光的追求也是西方宗教艺术的主题之一。
当信徒们看到光线透过花窗,无处不在,那仿佛来自天堂的荣光,营造了如梦如幻、幽暗而神圣的氛围,对神的崇敬膜拜之情会油然而生。即使是非信徒,也会为这种光与影形成视觉冲击力,而受到强烈的震撼吧。
最早的镶嵌画因为技术限制,主要由红、蓝两色组成,红色意味着基督的鲜血,蓝色则代表着天国。
制式最常见的有两种,大家去欧洲旅行,只要看到这样的圆形花窗,都被称为“Rose Window”玫瑰窗,又叫轮辐窗。
细长的窗户形式较多,叶纹窗和尖顶拱,是哥特式彩绘玻璃窗早期最多的两种形式。
花窗创作的目的既然是为了传播教义,题材自然离不了耶稣诞生、受难与复活,圣母、还有各种圣徒的故事。蕴涵着宗教寓意的动物,比如代表圣灵的鸽子是最常见的对象。
还有一种,就是记录各位金主。这些甲方不单只有国王、贵族、土豪,生意人、底层的苦力们也可以出资,总之只要出钱,神是愿为你们祈祷赎罪的。这种称为纹章窗,类比的话,大概相当于中国人捐给寺庙立佛像、树金身的香火钱,寺庙给你留个名字。
好了,本篇先八到这儿,下回接着聊。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