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结束,返回工作岗位,同一个办公室经历春节长假多了几分家人般的亲切。
大家不约而同拿出自己的零食,一边表达长假的情感,也在分享办公室的和谐与温暖。
有个人A的零食是圆形的,很像怪味豆,吃起来也很不错,其乐融融的画面。
进来另一个人F,大家都热情的奉献自己零食“来,尝尝这个!”“看看这个味道怎样?”顿时气氛更加融洽幸福。F看到那个很像怪味豆的零食说“这是啥?看起来狗粮吧!”
我在旁边听到他的“狗粮”招呼,心想完了,那个分给他零食的人得多尴尬呀。
我第一时间想:如果说我,我就再也不给他分享了,这么热情被浇了冷水。
正在我想象那个尴尬场面如何补救时,那个分享类似怪味豆零食的人A拿着这些零食,送到说话人手里“快来吃狗粮!”
大家捧腹大笑,办公室氛围顿时更加热闹。
事后问A“你听到那个狗粮心里怎么想的?”
“ 狗粮是他说的,他觉得吃狗粮就吃狗粮呗,又不是我真买狗粮给他吃。”
一个非常成熟的防御机制,被投射但不认同,我们每个人如果都可以把投射转化成另一种方式,不被对方投射射中,再把投射通过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送给他。
这样的方式形成习惯,就不会有太多人际关系的摩擦,也不会有无辜中枪的烦恼。
我把这个事儿的整个经过给另一个人B讲了问“假设F说你带的零食是狗粮,你会怎么做?”
B说“我也有点生气,问他为何这么说?”我很开心的说“你在和他确认信息,在沟通,至少不受狗粮这个概念影响”。
同样的事,处理方式背后的不同,其实也折射出每个人的防御方式不一样,也呈现出每个人行为特征的个性差异。
我本人可能比较直接的方式,“不理你了,怎么这样?”“好心当做驴肝肺”心生抱怨与拒绝,立刻会封闭自己回到害怕被别人无意的玩笑中。
后来的B有沟通意识,处在接受与不接受之间,沟通好了不生气,不被F开玩笑的话语击中;沟通不畅可能就会有误解、生气等负性情绪。
而那个A对狗粮不加任何解释、也许压根就不觉得狗粮这个词有任何特指意义、或者狗粮这个词在A心中与玩笑都不曾挂边儿,然后一样嘻嘻哈哈接着F的话茬儿继续给F吃零食(狗粮),既不动声色的保护自己不受外面影响,又可以把这种概念送出去。
武林高手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今天办公室见识了一场不见刀剑风雨的高手过招。
F心中无剑,出招无形。
我是初入武林的小白,见招处处剑,见一剑努力把这一剑挥出去,吃力、笨拙、不小心就会被剑击中,然后自懊自恼,气馁自伤。
B是仗剑走天涯的剑客,与ta水平差异不大的会你来我回切磋大战几百回合。剑在手,有侠客的情怀保护好自己不随意出手,但也不是随便什么江湖中人可以挑战剑艺。
单从这件事说A是武林高手,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能够感到F说的笑话,并不动声色把“剑”加以处理,幽默是比较高级的防御方式,这类人的防御方式也比较坚固,一般情况下很难有人能够“剑逢对手”。
生而为人,做到不被任何人投中保护自己是非常理想化的成熟;毕竟我们生来就在人际关系中磨练,不连接没情感,过于紧密的联系又容易被刮伤。
保持自己,照顾好自己是一辈子成长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