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管理人员不同于底层工程师,单纯考虑工作量或是某些KPI,会事倍功半,我认为中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内部上传下达的枢纽,必须充分发挥其价值,依然遵循“将熊熊一窝”的原则。
市面上比较多的都是基于KPI的绩效考核管理形式。比如会依靠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基础性指标加上发展性指标,或是基本工作任务加业绩要求的方式,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在以往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方法行之有效的解决了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量化管理的问题。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市场竞争加剧,或是服务交付类行业,单纯KPI考核就会出现目标错位,上下趋同不足。比如会出现为了对应考核指标而偏离企业发展核心基线,为了凑单、凑业绩而罔顾用户真实诉求,甚至损害用户利益等等,这些行为在短期内看不到任务损害,但是长此以往就会积少成多,直到整个企业的努力方向偏离企业核心基线,积重难返。其中,最应引起注意的就是,这种氛围转变和努力转向往往是隐形变化,很难第一时间发现。
当然,很多企业在使用KPI度过快速发展期后,都会慢慢转向OKR考核方式,采取关键任务逐级分解、定向突破努力的方式。
言归正传,在服务交付行业,个人最欣赏的还是某捞对待服务考核的方式。今天就聊聊某捞在KPI上犯过的错误。
某捞认为,当有了管理和被管理之后,有了KPI之后,人的行为会失常。这个观点我深有感触,比如老板跟你讲,今年要完成1000万的业绩额,如果你去年只有500万的业绩额,那么你会不由自主地总去想那1000万的事,当然如果能转化为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品牌口碑的动力自然最好,但是大多数人,包括我会不自觉地想要通过资源、关系,尽可能快地去凑到1000万的业绩,毕竟一年的时间并不长,去掉过年、预算周期等时间,那么时间也就只有一点点了。那么回到某捞,某捞服务三件套,眼镜布、手机套和扎头绳,有一段时间考核的KPI中出现了三件套发放率和杯内饮料不能低于多少,作为一个顾客,我虽然能够理解,但是接受不了杯子老被强制加满(即使你已说明不需要加了),还有硬给你的手机套上一个塑料袋等等。当然,很多三件套也浪费了,并没有发到需要的人手里。
每一个KPI指标背后,都有一个复仇女神在某个地方等着你。
比如对于翻台率的考核。网友曾说过,在电梯里碰到一个四川人跟另外几个人讲:“我要让你们见识一下在北京的四川火锅有多牛逼,你不订是绝对没位置的,你订了座晚去几分钟,也是没位置的。”当然这从侧面反映了某捞的火爆,但是翻台率同样扭曲了服务的本质,这是典型的有了KPI之后,人的行为或者说企业行为会失常。为什么呢?因为预定客人不一定准点来,现场客人在排队,空台等的话,翻台率就少一轮。
所以你看,KPI的背后潜藏着很多不知道会在哪里冒出来的风险。
当然我没有否认KPI价值的意识,KPI在企业管理中仍然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式。
我认为,在服务交付行业,要思索的是,如何找到一条或者是几条柔性指标,通过柔性指标发挥的关键作用来实现企业协同和价值观趋同。
因为服务满意与否,没有量化指标,没办法用指标去衡量,只有靠我们去感知,而感知本身恰恰是最准确、最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