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的夜晚,昏黄的灯下,坐在窗边的写字桌前,遥望窗外疏星点点,孤寂而廖落。电脑里反复播放着矶村由纪子的《风居住的街道》。一种难以名状的惆怅渐渐滋生出来。持一杯已冷了大半的红茶,吮一口,任由凉意由指尖延伸到心底。
茶味微苦,却回味悠长,一如滚滚红尘中执意逆风而行的曼妙女子。也曾有过并不完美甚至破碎的记忆,纵使当时是如此难以接受的现实,但时间总会将记忆风化,往事随风,冰雪相融。而这一切,终成往事。
青春年少,花影飘摇,台西文化学院哲学系里滋生出风情。舒凡,系里公认的才子,成绩一流,才华横溢,还出版过两本诗集。同是哲学系的三毛亦看过他的诗集,也曾为他的才华而心生敬佩,直到那天午后,结交巷口里的惊鸿一瞥,那如玉少年就在她心底住下了。就像六月的梅雨缠绵不绝,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当三毛还是二毛,二毛还是小小的平平时,就相信“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她开始疯狂地寻找有关于他的一切消息,凡是舒凡出现的地方,就一定有三毛的踪影。终于在一个骄阳似火的下午,她终于鼓足勇气,走到舒凡身边,用笔在他手心写下自己家的电话,然后迅速地跑回家,一路之上,有顺着前额留下的汗水,也有憧憬未来时的巧笑嫣然。终于,她等到了等他的电话。
爱一个人就意味着迷失一半自己,生命的火光义无反顾的扑向他,亦不在乎是否飞蛾扑火。甚至不怕受伤,拼死抵抗,固执到令自己厌恶。她开始斤斤计较,无理取闹,为一点小事向他发脾气,他以为这是爱的表现,她因怕失去他而总是患失患得。一开始舒凡会忍耐甚至纵容她,但凡热恋的狂潮退去之后,他也意识到他们之间不合适。她做事随着内心的方向,感性而随心所欲,而他则在计划着按部就班,理性而有条不紊。一个是火药,一个是海水。
吵架的次数开始不断增加,舒凡的心离他越来越远,而三毛却还固执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为这只是恋爱的小插曲,那个笑容很暖的男子会一直伴她一生。然而现实从不会因为她的幼稚而改变分毫。毕业那天,她说“结婚吧”。他却说“分手吧。”风猎猎的撕扯着她的衣衫,存心碎的声音。也许表情有那么一秒钟的呆滞,心里早已翻江倒海,山崩地裂,天塌地陷,再多语言也不足以形容当时的绝望。她那么爱他,深入骨髓,将她的未来与眼前的这个人绑定终身,愿意拿青春和他赌明天,他却说要离开,留她独自飞渡苦寒的人生。“尽我所能,不顾一切留住他!”头脑中只剩这一句话,脸上爬满泪水,冲上去任性的捶打他、咬他,哭着边骂边质问他为什么。他却任她胡闹,一言不发。
由爱到不爱,或许此时沉默才是最好的解释。不辩解,是不再一次揭开伤疤;不安慰,是不再给你任何幻想。这个缠绵而多情的雨季就这样结束了,留下一幅苍凉的画面,阴郁的天空,绝望的眼神,苍白如纸的脸;褶皱的衣衫,狼狈的表情,深深抿紧的嘴唇……
不再相爱,不是三毛的错,亦不是舒凡的错。其实三毛和舒凡本就是两条不平行的直线,一生只有一次的相交,然后按照各自的轨道继续行进。三毛对舒凡的爱,热烈而决绝,爱你就要拥有你,疯狂而不计后果,而舒凡对三毛亦不是不爱,而是爱不起,你要的爱情我不懂,你要的生活我给不了。
每个人的心底或许都有过一个“风居住过的街道”,遗落在旧时光的雨季里,记忆的最深处。那个清纯动人的时代里,阳光少年,温婉少女,还有墙角荒芜的野草,街角各色的叫卖声,旧墙上斑驳的老槐树倒影,以及一个想起来就想让人抿嘴偷笑,或莫名伤怀的人。一个一辈子不忍再提及的名字。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谁的青春没有遗憾,正是因为这些遗憾才是我们学会了爱和珍惜。未来太远,永远太久,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活在当下,活好当下,走在时间的正半轴上,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