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文明的传递者,没有书,历史就会沉默,文学就成了哑巴,科学就成了跛子,思想和探索就会停顿。
——美·塔奇曼
“人间四月芳菲尽。”读书不觉春已深。
“世上三百年人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美丽的人间四月天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季节,她写满了各种人类与书的故事。
4月2日,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诞辰日,为感念安徒生给人类带来的那些美好的童话,“国际儿童读物联盟”把4月2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
4月23日,是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辞世纪念日,为了感谢像他们一样为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国际教科文组织把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去写作,通过书籍的力量,让人类铭记历史,传承文明!
说到“世界读书日”的由来,最初是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美丽的故事:聪颖娴静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有一个叫乔治的勇士爱慕公主的美丽和善良,只身前去营救,并最终勇敢地战胜了恶龙,把公主救了出来。公主为了表达对乔治的感恩之情,将一本最心爱的书赠给了乔治。从此,这本书就作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在西班牙流传了下来,为此,西班牙极力向国际教科文组织申请,把这一天作为“读书日”,倡导读书,推行读书,让美好的胆识和力量在人类不断地延展下去。
世界上公认的最聪慧的民族——犹太民族,这个仅有500万人口的民族,诺贝尔奖获得者有121位,全美二百名最有影响的名人里,犹太人占据一半,究其原因才发现,这是一个热爱读书近乎疯狂的民族。这里的孩子出生到会爬时,大人就在他面前放一本《圣经》,并在书页里滴上几滴蜂蜜,让孩子去舔舐,告诉孩子书是甜的,长大后要常读。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反复教导孩子,假如突发灾难,你最先抢救的不是金钱和钻石,应该是书,因为书里藏着的智慧,是任何人都不能抢走的。当老人离世下葬时,墓碑前要放几本书,因为他们深信,人的灵魂会在夜晚出来读书。
这个仅有徐州市一半人口的国家,持有借书证的有100多万人,每4000人就拥有一个图书馆,是全世界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国家,拥有890种刊物,其中《耶路撒冷邮报》是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大报之一,每天的发行量在100万份以上,平均五人拥有一份。犹太人的书刊价格昂贵,订一份报纸每天48版,每月要180美元,而普通的犹太人家庭,每年至少订阅好几份报纸。周末的这一天,犹太人开的一切商店、饭店、娱乐场所都要停止营业,交通全部中断,严禁走亲访友、外出郊游,但有一点是允许的,那就是读书和买书。每个书店都挤满了人,他们爱书胜过宗教,所以他们每年人均读书量为64本,平均每六天读一本书,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
从中可以窥探,读书究竟可以带给我们什么?!
一、读书可以致知,可以致用
孔子云: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说,自己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人,只是喜欢古代文化,勤奋读书,追求知识。这位古代第一读书人,用他的一生给我们谱写了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早在《诗经》中就已经记载,为了阅读的聚会,文人门客聚在一起读书,学习,互相交流、研讨,让知识代代相传,这样的读书,远远超过了阅读本身的思想启迪和精神振奋。
西汉的刘向把书籍比作是药,善读之可以医愚。人类正是因为不断读书,不断矫正,不断地创新使用,人类文明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的进程。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亦应该坚信,一本本书可以搭建成阶梯,将我们送到更高更远处。
二、读书可以修身,可以养德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曾国藩曾说,人之气质,多由天生,后天很难改变,但唯读书可以。
我相信,一个人若热衷于读书,久而久之,就会养一种静气。
原本表情浑浊,读书久了,就会变得清秀,有文气。
原本反应滞后,读书久了,就会变得思维敏锐,有灵气。
原本自负骄傲,读书久了,就会变得谦卑低调,有和气。
想起复旦投毒案被判死刑的林森浩,高考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又因成绩优秀免试进入复旦大学读研。一个孩子培养到这样堪称成功的榜样,但其在性格与价值观方面却存在严重的缺陷。在央视受访时,他反复提到自己只顾着专业的学习,很少读文学类书籍,导致修养不够。行刑前他把自己的银行卡交给父亲,一再叮嘱把里面剩余的钱用于购买文学类书籍供弟妹们阅读。
读专业类书籍,让我们获取扎实的专业知识,读文学哲思类书籍,则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看到生活的真善美,从而照见自我,修身养德。
三、读书可以致乐,可以致静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是孔子的读书之趣;“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陶渊明的读书之乐;“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书永无止境,持续阅读,终身阅读,需要我们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让阅读更加纯粹,更加自然,更加怡心怡情。
喜欢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一句话:如果这个世界上有天堂,那天堂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图书在,天堂就在,安静就在。
二战期间,在英国伦敦肯辛郡,有一座叫“荷兰屋”的图书馆几乎被炸成废墟。屋顶被炸塌,钢筋水泥瓦砾遍地,在硝烟弥漫的时刻,有三名绅士就站在废墟里静静地读书。是他们用行动在暗夜里点亮了明灯,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还在,人类对知识的渴望还在。
静生定,定生慧。
易卜生在《彼尔金特》中,塑造了一个叫索尔薇格的少女,彼尔金特恋念她的就是在相遇时总能看到她手持一本用手绢包着的《圣经》;在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特蕾莎留给托马斯的印象,是她在专注地读一本《安娜·卡列尼娜》。
让我们热爱读书吧,每天给自己一块安静在书中的时间,定时让自己回归自我,回归孤独,回归心中那个对自我最初的期待。
4月23号,第24个读书日,让我们一起倡议:
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
生活散记:
今天,读书日,早晨6点20从家里出发,晚上8点35下最后一节晚自习。还好,昨晚跑到博库,为自己淘几本书,慰藉这段时日的奔波。
今天,把考试放在一边,拿出一节课和学生共度读书日,积累读书的名言警句、故事;拿出一节课,给自己读苏格拉底,写笔记两页。
剩下的时间都淹没在批改作业和上课里。
(此文写于周末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