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走访后在村民家吃饭,有一道蒸酢肉风味独特,酸鲜爽口,油而不腻,很是喜欢。问及做法,才知和老家酢肉做法类似。
山村百姓,凡家中杀了年猪,除了腌熏腊肉香肠,多少都会做一些酢肉。
其做法大致如下:先将糯米加入少许花椒炒香,磨成粗面待用。选肥瘦相间带皮五花肉,烧皮刮洗干净,切十多公分长、约半公分厚肉片,拌入适量盐巴,再将炒米面加入裹匀。最后放入菜坛中密封保存,随吃随取,既可蒸食,也可煎、炒。
其实,小时候家中常做酢肉,因为母亲只要存了一点钱就要请匠人打石料、修房建屋。具体做法已不可考,唯有记忆的是,家中酢肉总是切得大而厚实。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按老家惯例,只中午一顿饭每个匠人有一片酢肉。酢肉是否分量十足,往往是匠人们对主家仁义与否的评判标准。
母亲每天蒸酢肉时,总会多出几片。匠人们也很顾面子,确实解不到馋才会夹第二片,多准备的常常会留下。母亲取一片夹成两段,分给我们兄妹解馋。其余的都被收起来,留到下一顿再加给匠人们。
后来生活渐好,酢肉不再稀奇。我们家却因搬到城里,有了冰箱,再未做过需要用坛子密封保存的酢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