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04年,匈奴族刘渊在左国城称“汉王”,国号汉。
这个少数民族政权,史称“汉赵”或者“前赵”。
从本篇开始,我们会介绍与东晋平行的,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
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就是汉赵政权。
从西汉、东汉到魏晋,北方的游牧民族,很多被中原王朝连续武力打击,造成这些民族的分裂,其中一部分归顺中原王朝,内迁至中原地区生活。
其中匈奴的一支,南匈奴,就是很早归附的一部。
从西汉朝,呼韩邪单于就归附与汉朝,朝拜汉元帝,并迎娶王昭君。
南匈奴到曹魏时期,曹操为便于羁糜,将其分为五部。
此时南匈奴已几乎完成汉化了。
从姓名来看就完全和汉族一样,而其贵族也从小学习中原的儒学和史学典籍,也与汉族贵族少年一般无二。
南匈奴很早归附汉朝后,北匈奴仍然与汉朝持续交战。
到东汉和帝朝,窦宪勒石燕然,击溃了北匈奴主力。
这支北匈奴势力持续向西扩张,最终建立匈人帝国,横扫欧洲。
一、刘渊起事
刘渊是刘豹之子,自幼学习中原文化,拜崔游为师,学习经史,尤其喜欢《左传》、《孙吴兵法》,并熟读《史记》、《汉书》。
同时,刘渊还自幼习武,“猿臂善射,膂力过人”。
一表人才,文武双全。
青年时刘渊曾在洛阳当了两年人质,受到司马昭的厚待。
到晋惠帝司马衷登基后,辅政的杨骏拉拢刘渊,封他为五部大都督、汉光乡侯,这使得刘渊可以统帅南匈奴五部的军事。
但后来刘渊曾因部人叛逃而免官,又被司马颖上表推荐,担任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
到公元304年,正是西晋八王之乱的高潮,刘渊已怀有自立之意,因此他撺掇司马颖,让自己回到五部,起兵助战。
刘渊回到左国城,聚众数万,定都左国城。
这时司马越已经击败司马颖,掌握了西晋的朝政。
刘渊起兵后,西晋司马腾、刘琨等与刘渊交战,互有胜败,但西晋已无力消灭汉赵势力。
反而是刘渊麾下聚拢诸多能征善战之将,其子刘聪、养子刘曜、羯族归附者石勒等,东征西讨,开疆拓土,与西晋在作战中不断壮大。
公元308年,刘渊称帝,这使刘渊成为第一个在中原地区称帝的异族首领。
刘渊建立的“汉赵”,也最终成为了西晋王朝的掘墓人。
当年青年刘渊在洛阳交游时,也不过被誉为“由余、金日磾”,能以异族成为中原王朝的重臣,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谁想到司马家族猪脑子打成狗脑子,给了他天赐良机。
就算汉赵政权短命,但潘多拉魔盒一经开启,从此中华北方数百年亦不复为汉族所有。
二、刘聪夺位
公元310年,刘渊立长子刘和为皇太子,半年后,刘渊病逝,刘和继位。
刘渊安排的辅政班底都是刘氏宗亲。
刘欢乐、刘洋、刘延年是年龄较大的宗室,在京城掌管禁军,刘渊四子刘聪则统重兵屯于京城近郊。
刘和继位后,对于四个弟弟有很深的戒心,皇位还没坐稳,就发兵攻打四王,就是他四个弟弟,刘聪、刘裕、刘隆、刘乂。
结果是两个弟弟刘裕、刘隆被杀,小弟刘乂侥幸没死。
拥重兵的刘聪反击,击败刘和的军队,杀死皇帝刘和。
从这次仓促的政变来看,匈奴刘氏的汉化还未完全完成,想要除掉兄弟也不知道使用阴谋,直接撸起袖子就干。
刘和明知道刘聪手握重兵,且近在肘腋,还是直接派兵攻打,结果力量不敌被反杀,可见其莽撞无谋。
政变成功后,自己不登基,反而推幼弟刘乂登基。
刘乂死活不同意,刘聪才继位,还假惺惺的封刘乂为皇太弟。
可刘聪对于兄弟们可没有像表面上那么好。
刘聪还有个同母兄叫刘恭,刘聪即位后不久,趁刘恭睡觉的时候,把他刺杀了。
刘聪这时就只剩下一个亲弟弟刘乂了。
刘乂的母亲单氏,史称“姿色绝丽”,此时是皇太后。
但刘聪垂涎于单氏的美色,虽然是庶母也没有放过,与其有染。
刘乂觉得哥哥和母亲通奸是乱伦,加上年少气盛,多次指责母亲,结果单氏惭愧而死。
史书写的隐晦克制,实际可以想象有多激烈的冲突,单氏之死很可能是自杀。
刘聪是个汉化未完全的皇帝,并没有完全受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他同时将刘殷两个女儿和四个孙女纳入宫中,称为“六刘”,当然刘殷虽是同姓,但并非刘聪的宗亲。
另外刘聪还打破一皇一后的制度,同时册封了七八位皇后。
其实刘聪不立子而立弟,本身就是沽名钓誉之举。
刘乂立为皇太弟后,刘聪又封儿子刘粲为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后面又晋封刘粲为丞相、大将军、录尚书事,又晋封相国,大单于,总领文武百官。
这种安排,摆明了是把弟弟刘乂供奉和架空起来,实际权力完全教给儿子了。
刘乂身边的大臣都看得很清楚,不断劝刘乂让出皇太弟之位,但刘乂又不肯。
刘聪到临死前一年,终于露出狐狸尾巴,设计诬告刘乂谋反,将皇太弟刘乂废黜后杀害,立其子刘粲为皇太子。
后赵政权是一个短命政权,但也是西晋朝天下大乱之后,第一个制霸北方的异族政权。
纵观两晋南北朝历史,先后建立的北方政权多达二十余个,但只有三个政权可以制霸北方。
按先后顺序:羯族建立的后赵、氐族建立的前秦、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
这三个制霸北方的政权,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其开国之君创业过程中,都有个汉人大神作为谋主,成就了一番大业。
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其出身是奴隶,比僧丐朱元璋的出身还低。
但他从一届士兵干起,以汉人张宾为谋主,一步一步登上帝位,并称霸中原。
可是后赵政权仍难脱胡人残忍凶暴的弊端,汉化进程缓慢,可以马上得天下,但不会马下治天下。
与前赵类似,后赵在皇位继承都发生血腥的争夺,最终都亡于统兵武将的政变。
但后赵政权也是第一个被后继而起的少数民族政权认可的政权。
后赵同前赵一样是水德,继西晋的金德,也就是说,后赵不承认前赵的正统地位。
但之后的前燕、前秦都以木德继承后赵的水德,而再之后的后秦以火德继承前秦德木德。
这说明,自后赵起,五德历运这套王朝天命体系也在少数民族政权之中传承下去。
一、石勒崛起
羯族其实严格来说都不能称为一个独立民族,而是匈奴中的一个部落。
晋代匈奴族十九部南迁,其中羌渠部就是后来的羯族。
羌渠这个词,实际和史书中见到的“康居”是同一词的不同音译。
康居是西域诸国中的一国,而其被匈奴所征服,因此也算是匈奴别部。
康居人的祖先可能是白种人,但经过与华族的融合,其外貌与现在新疆人接近,黑发碧眼白皮肤。
因为长相异于东亚黄种人,所以这一支匈奴别部也就形成了羯族这样一个民族。
石勒十四岁时到洛阳,王衍见到后一眼就能看出他是“胡雏”,说明其长相异于常人。
石勒大约三十岁时,西晋八王之乱正如火如荼,并州发生饥荒,当地胡人被劫掠贩卖的情况很普遍。
石勒也被卖给师欢做奴隶,后来师欢看到石勒相貌奇特,能力也很强,就免除了他的奴隶身份。
在乱世中,石勒跟随流民帅汲桑一起讨生活。
他们先一起投奔司马颖的部将公师藩,然后公师藩被苟晞攻杀。
石勒一直跟随汲桑在河北河南流窜,与西晋军阀混战,在多次失败中不断汲取作战的经验教训。
到汲桑兵败被晋军杀掉,石勒投奔了已起兵自立的刘渊。
而石勒在刘渊帐下,用计收服了乌丸人伏利度的部队,算是给刘渊立了一功。
刘渊加封石勒督山东征讨诸军事,并将伏利度的部众交给石勒指挥,这样石勒也算建立起自己的军事力量。
从公元308年开始,石勒作为汉赵政权的一员大将,南征北讨,开启了自己的崛起之路。
也是在这个时间段,汉人谋士张宾主动投奔石勒,而石勒经过一番试探,认识到张宾的算无遗策之才,自此对张宾言听计从。
这一胡一汉、一文一武的君臣搭档,从此展开了开挂的军政之旅。
二、毒士张宾
张宾的父亲张瑶是中山太守,张宾年轻时就自比张良,但在重门第的西晋朝,也郁郁不得志。
直到张宾遇到石勒,慧眼识人,一眼就看出“胡将军”可成大事,于是主动投奔石勒。
有了张宾辅佐,石勒一举从流寇升级为群雄,石勒军团整体的战略决策,都是出自张宾的战略方针。
重点经营冀州,以邺城作为根据地,然后再四方征战,这是张宾给石勒定下的战略,石勒照此施行,果然开始了迅猛的发展。
张宾亦可称“毒士”,因其使用计谋,从来不羁绊于任何道德准则,只讲利害,杀人诛心,直击要害。
比如王弥,与石勒同是汉赵的大将,双方正在并肩与西晋作战。
石勒擒获晋将苟晞后,王弥还特意写信示好。
但张宾看出王弥是很强悍的竞争者,就劝石勒尽早除掉王弥。
王弥此时正与晋将刘瑞相持,张宾让石勒主动支援,击败晋军,斩杀刘瑞。
王弥得到了援助,对石勒非常信服。
然后石勒邀请王弥赴宴,于席间发伏兵斩杀王弥,然后兼并其部众。
然后石勒上表诬告王弥谋反,自己已经斩杀叛逆。
汉赵皇帝刘聪眼看部下火并,心中不爽,但石勒兵强,也无可奈何,还只能加封石勒。
另一个强敌晋幽州刺史王浚,张宾也敏锐的洞察了王浚暗怀篡逆之心,因此献计让石勒向王浚献厚礼,然后拥戴其称帝。
麻痹了王浚之后,石勒隐藏精锐,驱赶数千牛羊到达蓟城。
然后声言献礼,然后驱赶牛羊堵塞街道,幽州兵无法出战。
石勒率精兵入城,杀幽州兵万余,一举擒斩王浚。
当然,在战阵之上,张宾之谋略也十分强悍,因此采用全面信任张宾的策略之后,石勒军团变得势不可挡。
当公元322年张宾去世,石勒痛哭不已,顾左右曰:“天欲不成吾事邪,何夺吾右侯之早也!”
张宾的过早去世,也使后赵政权只停留在军事帝国的层面,并没有完成军事向治政的政权转变。
虽然仍在开疆拓土,但国内政治一塌糊涂,等石勒死后就陷入内部纷争和衰退中。
除了用计谋,石勒在战场上也是所向披靡。
如击溃司马越主力二十余万,将王衍等西晋重臣一网打尽。
比如击溃强悍的鲜卑段氏军团,并收服段氏之心。比如在并州大败拓跋氏旧将箕澹等。
当然,最后御驾亲征生擒前赵皇帝刘曜,最终灭亡前赵,称霸北方,是石勒军事生涯最辉煌的时刻。
当时的石勒可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唯一忌惮的,就是东晋的大将祖逖。
祖逖北伐意志坚决,不但兵势可与后赵分庭抗礼,而且黄河以南的人民也衷心归附。
石勒当时北方尚未平定,不敢正面与祖逖争锋,而是遣使修好,并两地通商。
通商所得利润,又使祖逖的战略物资更加充实。
可惜东晋当局无暇北伐,只忙着内部倾轧,祖逖难得后援,在公元321年忧愤病逝。
其弟祖约接掌其部众后,石勒趁机发兵,击败祖约,河南大片土地又沦入后赵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