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木鱼 一个深沉的思考者,喜欢透过现象看本质,希望透过文字将我的思考与你们共享。
公众号:小木鱼拆书稿(ID:xiaomuyuq9)
你曾经有没有因为要不要合群而苦恼过?
我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纠结于这个问题。
我记得初高中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总是独来独往,就会有人两三成群的在背后说他的坏话,更有甚者还会联合起来排挤他。
有时候自己一个人去食堂吃饭的时候也会觉得特别羞耻,左瞅右看,赶紧打个饭,怀着不安的心情迅速吃完饭,或者吃饭的时候装出一副在等人的样子,生怕被别人发现自己是一个人。
在学校的我们总喜欢合群。我们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想要合群是我们自然不过的天性需求。
但随着我们渐渐的成长,大家的生活不再统一步调,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生活,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独来独往。可是仍有些人抗拒着这些变化,想留住那种身处集体的安心感,把本该用来自我成长的时间用来合群。
2000年初,那是一个非主流的年代,那也是我上初中的年代,我的初中学校是一个公办乡镇中学,教学质量很一般,我们学校混混般的人物很多,并且猖狂,也因此辍学率很高。当时像吸烟、去网吧、谈恋爱被当作很酷的行为。
我初三的时候,有一个同学,他的父母是学校的老师,但是他却不是很乖的那种孩子,和混混朋友们混在一起,不好好学习。有一天他突然问我说:“小木鱼,你每天都这样学习,不会觉得无聊吗?不会觉得在浪费你的青春吗?”我回他说:“不学习才会浪费我的青春。”如果当时的我选择合群的话,我就再也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更大的可能是早早辍学,结婚生子,鸡毛蒜皮了。
在这个例子中,显然不合群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可是有的时候合群也很重要。合群也好,不合群也好,具体表现是哪种行为并不是很要紧,而是当前的行为表现与当时身处的环境以及个人内心的需求是否契合。
我们应该有过类似的体验,身边的朋友偶尔会一起聚个餐联络感情,如果我们因为有事没去聚餐,一次两次不太影响朋友之间的感情,可是每次都不去,便会和朋友渐行渐远。
其实细细想来,我们在生活中合群才是常态,按部就班的上学、毕业、结婚、生子,这些不都是合群吗?不合群反而需要费些力气,被退学,延毕,不结婚,丁克,都会面对着巨大的压力。
不过从积极的方面说,敢于不合群,敢于说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有一个同学,就很不敢拒绝别人。因此他总是被三天两头的被叫出去吃饭,结果肠胃都吃坏掉了,可是吃喝聚餐仍没减少多少,只是为了让别人开心。
现在有很多文章鼓吹不合群,其实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合群也好,不合群也罢,都不重要。有句诗“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用在这里也非常合适,过度的追逐合群或者不合群都是一种病态,合群不合群只是一种表面的表现形式,最根本的东西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想要学习,那可能需要拒绝玩乐,就显得不合群;想要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就选择合群;想要踢足球,就拒绝打篮球的朋友,在打篮球这边显得不合群,在踢足球那边显得合群。
世事皆是如此,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共存,更多的时候是对度的把握和权衡,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里所强调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