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猛将如云,但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却不多,而徐晃正是曹操军将中能够独挡一面的帅才。徐晃字公明,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洞县)人,戏剧名段《苏三起解》中数度蒙冤的名妓苏三发出的千古一叹“洪洞县里无好人”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徐晃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 原来在军阀杨奉的部下任骑都尉,杨奉兵败后投靠曹操。他智勇双全,战功卓著,治军有方,历任裨将军、偏将军、横野将军、平寇将军、右将军。可谓拓疆柱石,国之肱骨。
《三国演义》中徐晃的出场是很有气势的:奉回顾阵中曰“公明何在?”一将手持大斧,飞骤骅骝,只一合,斩催勇于马下;随后的李乐同样被一合斩于马下。与温侯吕布交手逼降其部将赵庶、李邹等;后又与史涣在河内斩杀眭固。
后来救驾天子他和曹操的虎将许诸战50回合胜负不分,遗憾的是后来他在颜良手下20合就败了,再后来看到赵云胆战心惊,不敢迎敌让人感觉他的实战能力是波动不稳定的,直到解樊城之围时他武圣关羽大战80合,他的武力又到达一个新的峰值。
综合来看徐晃的武力在曹营中是仅次于典韦、许褚、庞德的,其勇猛应该比张辽张郃略强;在大宴铜雀台时显示他的箭法冠绝曹营。
徐晃除了英勇善战之外,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对曹氏集团忠心耿耿,曾说过:“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
他跟随曹操四处征战,随同曹操大破刘备,接着又打败河北名将颜良,攻取白马城;到延津又大败并击杀河北名将文丑(《三国演义》中关羽杀文丑不是史实),这一连串的战功之后,徐晃便声名显赫,被任命为“偏将军”,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大将。
在三国年间中最有名的战将非关云长莫属,作为蜀汉的头号战将,功勋卓著,风头无双,而在他的一生中与同乡好友徐晃交战数次。所谓名将者,愈战愈勇,百折不挠,敢于挽狂澜于既倒。关羽,徐晃者,皆名将,阵营的不同决定了战场上彼此的你死我活。
据说徐晃和关羽私交甚笃,彼此惺惺相惜,有点《亮剑》中楚云飞与李云龙的意思,两人之间的纠葛注定会成为经典。他们的第一次接触是在徐州,当时双方阵营实力悬殊,刘备的溃败直接导致了关羽的败北;而第二次是在荆州,最终由徐晃破了关羽一生所向披靡的扬名立万。
公元219年,孙权欲取合肥,蜀汉大将关羽乘机北伐,兵围樊城。在此之前,关羽水淹曹魏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逼的曹操一度想迁都,以避关羽锋芒。徐晃临危受命,率部解救樊城。
徐晃正在这场樊城之战中建了不世之功,达到了其人生巅峰。他以声东击西战术,扬言欲攻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冢。关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骑五千出战,被徐晃击败。徐晃趁胜追击,冲入蜀军围内,穷追猛打,蜀军大败,很多自投沔水而死。关羽遂撤围退走,樊城围解,接着他与东吴吕蒙合击关羽,关羽兵败被俘,最终被杀。
曹操在视察了徐晃军队这种长驱直入一举解围的战法后钦佩不已:“敌人堑壕鹿角层层包围都被将军攻陷,杀死大批敌寇。我用兵三十多年,也没有长驱直入冲进敌人重围的,这样的功勋简直要超过孙武和司马穰苴啊。”
当徐晃整顿部队回到摩陂时,曹操亲自出城七里迎接,并设宴庆祝。席间曹操举酒慰劳徐晃说:“如今能保全住樊城、襄阳,都是将军的功劳。” 当曹操巡视各营,士兵都离开队列观看,只有有徐晃的军营整齐,站在队列中不动。这时曹操又说 :“徐将军可以说是有周亚夫的风度了。”
在官渡之战中,他亲率数千骑兵无烧掉了袁绍的粮草辎重,为全局胜利奠定了基础。徐晃还是个有政治眼光的将领,在曹操与袁绍的斗争过程中,徐晃恩威并济,易阳城下成功劝降了韩范,此时他劝曹操不要杀降,起到了很好示范效应。官渡之后又随曹操灭袁谭、征乌桓、败马超韩遂,为统一北方立下了很大功劳,守汉中时大败蜀将陈式。
徐晃一生检朴,并严格要求自己,死前曾叮嘱要一切从简。徐晃虽屡立战功,但鲜有领赏,军中有语云:“不得晌,属徐晃。”范摅评价曰:“夫徐晃持刑,而行阵齐整;慕容贷法,而兵士倾心。宽猛相济,故无不均。”他为人低调,从不居功自傲。
曹丕称帝登基后官拜右将军,封逯乡侯,后进封杨侯。此后,他曾他在上庸(湖北竹山西南)击败刘备义子刘封,刘封逃回成都后被刘备赐死,后又战胜了孙权部将陈邵。公元226年,曹丕病逝,孙权乘曹魏国丧之机,乘机派诸葛瑾北伐,被徐晃打得大败。公元227年徐晃病逝,走完了他艰难又辉煌的名将之路,谥壮侯。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