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幸福的人生之二:从进化角度看妨碍幸福的因素
上文《幸福是什么?》中说到幸福是一种进化中的奖励机制,我们都具备这种基因,但是想要获得幸福,还要激发它、点亮它,同时要避开那些障碍。
亚里士多德曾说,“幸福是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是人类存在的全部目标和终点。”这句话貌似励志,却在心理学试验中一次次被挑战。心理学实验证明,以幸福为全部生活目标的人,并没有变得更加幸福。
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和她的团队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给人们看能让人愉悦的电影片段。一组人被提前告知“你会更幸福的”;另一组则什么也不说。结果显示,被提前告知会“会更幸福”的人,情绪反而变糟糕了。
难道追寻幸福会恰得其反吗?幸福有点像赚钱,你把注意力放在做好事情、创造价值上,钱也就来了;你天天想着赚钱反而赚不到。今天我们来讲讲追求幸福路上的那些障碍。
从科学的角度,大自然虽然可以预测和解释,但大自然并没有把人类的欲望列入考虑的范围,对我们的需求也不闻不问,因此跟人类企图建立的秩序格格不入。霍姆斯说:“宇宙既不敌视我们,也不友善。它只是全然漠不关心。”
幸福如此难能可贵,主要是宇宙的设置就没有考虑过人类的安逸舒适,广袤无边,到处是真空和极寒,还有星球的爆炸、黑洞等。在看似风光旖旎的地球上,生活也不尽如人意,数百万年以来,为了存活,人类与冰河、烈火、洪水、猛兽,以及肉眼看不见却随时会致命的微生物搏斗。人类进化到有文明以来,虽然有了一定的能力建立自己的家园,但是战争、瘟疫、饥饿、死亡一直在不远处游荡。
虽然我们都有幸福的基因,但是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还有一些求存机制,天生就影响和制约着我们幸福。
一、对幸福情境的习惯和适应
在漫长的进化中,我们的祖先必须迅速习惯和适应环境,从而尽快开展狩猎和采集。大自然偏爱那种每当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就迅速习惯和适应的人,不喜欢那种生活质量稍有改善就满足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曾有幸福不已的经历——第一次牵她的手,第一次拿到工资,第一次看到大海,第一次下雪……可是为什么随着时间久了,啥都没感觉了呢?
也许进化中出现过得到一个松果就幸福的不再收集松果的小松鼠,但是它的下场估计只有死路一条。
人类这个特征支撑着消费主义。原以为,如果衣食住行有所改善,自己就会更幸福,可是,真的改善了,不久就会习惯、适应,又想要更好的。
我们大脑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幸福的事情反复做,边际效应会迅速降低,幸福感就会锐减,所以说,我们都在变。
西北大学的菲利浦(Philip Brickman,Dan Coates,Ronnie Janoff-Bulman 1978)研究过22个买彩票至少中30万美金(相当于今天的700万人民币)的人和29个交通事故中瘫痪的人。他发现刚开始的几个月,中彩票的人会明显幸福,而瘫痪的人会变得不幸福。但是一年以后,这群人的幸福感都会达到平均值。
大脑的适应性能帮你释然另外一件事——说到穿越,现在币圈的人肯定最想穿越09年去挖或10年去买比特币,认为这样自己会更幸福。其实这是幻觉——如果真的穿越回去,你会很容易适应自己6位数比特币的现状,悔恨没有买更多,或者后悔没买以太坊或抓住另一个机会——你的大脑很快会适应那个状态(当然你也可能抑郁,就像现在的李首富,如果你没有他的本事自己治好自己,可能还比较难过)。
有关适应的第二个重要发现是:如果各次愉快体验间隔很远的话,对不连续快感的习惯就没那么迅速了。吃自己喜欢的食物或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所获得的快感,都是不连续的快感。
所以,幸福鸡尾酒是个好策略。鸡尾酒用很多不同的饮料调配而成。幸福鸡尾酒就是指多学习几种不同的幸福方法,并且隔段时间给自己来一杯多元化幸福,不断地带来新鲜感。
设计师斯特凡·施明德(Stefan Sagmeister)在TED做了一个演讲——《休假的力量》。斯特凡发现“不管多么好的工作和设计,一旦你习以为常,事情就变得乏味。”他想到既然自己要学习25年,连续工作40年,然后退休15年,为什么不 把退休中的5年穿插到工作的40年里去呢 ?——那以后,每隔7年,斯特凡就会把纽约工作室关闭,出去休假1年。
他的休假不仅仅是休息,而是尝试平时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列出所有感兴趣的事情。分类、排序到具体小时,然后开始做。这让他充满灵感,重新爱上工作。
斯特凡把事业、休息、创造混在一起,生活就变得好喝多了。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人类幸福之本源。”
二、消极的比较
我们的幸福水平取决于我们如何评价自己以及当前的境况,在评价自己当前境况的时候,我们不仅与我们近期的境况比较,而且与别人的境况比较。我们和别人比健康、比魅力、比孩子和父母的健康与魅力、比财富、比社会地位、比学习成绩和运动成绩,等等。在我家的不幸福的场景中总是有“别人家孩子”的阴影。
这种比较在远古社会中,能使我们努力成为群体中最优秀的,进而获得群体中最好的资源,让我们的基因繁衍下去。在一个150人左右的社会环境中,可能有少数几个人拥有最大的魅力,采用最好的生活方式,或者在工作、运动或人际关系中是最优秀的。因此每个人群中都有很多人渴望自己会有一天在某个领域是最好的而感到幸福,同时这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在现代社会,我们还可以与媒体中的优秀人物做比较,媒体典范优雅的生活方式,巨大的身体魅力,或者在工作运动或人际关系领域的卓越成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可望不可及的。可能是明星形象在拍摄前经过精心的化妆,拍摄后精心的处理,有时是作秀,有时是炒作。另外一个情况是,对我们大多数而言,生活不允许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一个领域中去,比如唱歌、下棋、钢琴、芭蕾等,而我们又没有很高的天分。
当我们进化中保留的比较机制和模式,放大到整个社会、整个朋友圈的时候。我们会因为不如某某优秀而判断自己是个失败者,自尊下降,看到俊男靓女而觉得伴侣不顺眼,婚姻满意度就会下降,别人家的晒娃照更会给你至少10000点暴击,等等这些都会让你不幸福。
根据多重差异理论,我们的满意程度取决于我们拿自己当前的境况与多重标准做比较的结果。这些标准包括:那些优于或劣于我们的人、我们过去的境况、我们的抱负与理想、我们的需求和目标。我们可以拿自己的个性优势、成绩去和那些符合我们实际的目标和人去比较。如果真的想在哪方面有发展,用未来的你和现在的他们比,或者和自己的过去比,这样会增加目标感和幸福感。
三、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人们对同等得失的不对等反应,消极心理现象比积极心理现象强大。
进化决定了我们对损失的情绪体验比对同等大小的收益的情绪体验强烈。当你努力追了很久的猎物跑掉了,可能会影响到你的生存,所以情绪体验要比追到猎物时强烈的多。那些体验过这种情绪的人,会为了避免损失而更卖力,最后得以生存下来。而那些没有体验过这种情绪的人,在食物、住所和其它生存必需品上等多个方面遭受损失,最终灭绝了。我们都是前者的后代。
这种在自然选择中形成的对同等得失的不对等反应,使我们在体验幸福时,需要收获很多东西;要体验同等程度的痛苦,只要失去一点东西。因而限制了我们追求幸福的能力。
但是,如果我们接受这个源自进化的事实,我们最起码不会那么失望,因为中等的成就,只能让我们稍微幸福一些。而中等的损失会让你很难过。这也是防止做合格投资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古典《超极个体》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
Alan Carr《积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