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古代的和亲政策,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位历史名人是王昭君,另外还有唐代嫁入西藏的文成公主。其实历史上远嫁和亲的公主还有很多,今天说说几位和亲公主的故事。
乌孙公主刘细君
秦汉时期,中原政权最大的危险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秦对匈奴的政策侧重于防守,所以始皇帝建造了万里长城,汉对匈奴的态度则有很大起伏。
汉高祖刘邦曾主动出击匈奴,但被冒顿单于围困在白登山,之后陈平献策,贿赂匈奴阏氏,终于将高祖救回。文景时代,汉朝国力不强,但到了武帝时代,汉朝国力强盛,开始了针对匈奴的一系列战争。武帝明白,战争的取胜并不完全取决于两军阵前,外交也是一个重要的战场,所以非常注重与西域各国的外交往来。张骞、苏武都是武帝时期著名的外交使节。
元鼎二年,张骞回到长安,随他一起进京的还有乌孙国的使臣。乌孙国的使者带来了乌孙国王的外交文书,乌孙愿意与汉朝结盟,共同对付匈奴人,但提出让汉朝公主出嫁和亲以示诚意。在古代外交中,和亲是一种重要的结盟,战国时代群雄争霸,很多国家就以和亲方式缔结血脉盟约。这不是什么过分的请求,武帝当场就答应了。
答应是答应了,但是要把谁嫁过去呢?
乌孙国在现在的新疆伊犁,离中原非常遥远,并且语言不通,文化不同,风俗迥异,而且这一去就不要想着此生还能回来了。武帝有六个亲生女儿,但他可舍不得把亲女儿送去乌孙和亲,只让人从宗室之女中选,最后选中了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
刘细君非常命苦,远嫁乌孙这种苦差之所以会落到她头上,完全是她父亲江都王刘建的过错。
江都在现在的江苏扬州。第一代江都王刘非是汉景帝的儿子、武帝的哥哥。刘非是帝兄,和武帝关系也挺好,武帝还特意把大儒董仲舒派去做江都相,刘非和董仲舒也处得很好,彼此都很敬重。但是,元朔二年刘非去世,儿子刘建继位为第二代江都王,刘建这个人,堪称西汉诸侯王中的极品下三滥。
刘建很荒淫。老江都王刘非还没死的时候,刘建就和父亲的姬妾私通。刘非刚死,还在丧期之内,刘建就公然与刘非的那十几个姬妾集体淫乱。当时他的妹妹刘徵臣回家奔丧,结果也被他强奸了。
刘建不但荒淫,还好虐杀。刘建的宫女有过失,他就把她们扒光,让她们站在院子里敲鼓,不许停,一直敲到筋疲力尽晕倒在地,他就让人把宫女绑在树上饿死。他还经常把犯了过失的宫人扔到兽栏喂狼。
有一次,刘建在家闲极无聊,让人把马和驴栓在一起,将催情药放入饲料里,他要看马和驴交配取乐。几个月后,马和驴生下一个怪物,把刘建吓得半死,这怪物就是骡子,据说这是世界上第一只骡子。这样看来,刘建对生物配种这个领域也算有点贡献。
刘建虽然不学无术,荒淫好杀,但却很有理想。他觉得他比汉武帝厉害多了,应该当皇帝才对,于是召集了大批巫师,天天在家给武帝下咒。他还私造了大量的兵器,刻了一枚玉玺,搞了很多准备分封大臣用的印信。如果他只是闭门在家瞎胡闹,也许还能多折腾几天,但他志向太大,小小王宫实在装不下。他写信给周边的诸侯王,相约造反,并许诺将来给他们赏赐,结果别的诸侯王不稀罕,把他给举报了,于是刘建的反迹被武帝察觉。等到武帝派人去抓他的时候,刘建已经在家畏罪自尽了。
元狩二年,江都王刘建自尽,他的同党全部被武帝诛杀。江都王王爵被削,封地没收,家人全部迁到长安监视居住。这几百人一路向西北而行,途中一位姬妾临盆分娩,生下了一个女孩,取名刘细君,而这个不知名的母亲生完孩子就死了。
元鼎二年,乌孙使节请求和亲,武帝命人从宗室之女中挑选,这种苦差当然是家家都要躲避的。有权有势的宗室家,宦官们也不敢去选,没钱没势的宗室就赶紧将女儿嫁出去,即便是远未到适婚年龄的幼女,也都订下娃娃亲,但是刘细君很不幸,当时她年仅八岁,父母双亡,根本没人管。办事的宦官见她是个孤女,就把她选中了。
选是选出来了,但是年仅八岁也没法出嫁,要是送一个这么小的姑娘过去,恐怕乌孙国王也会觉得汉朝没诚意,敷衍了事,于是汉宫这边就一再拖延婚期,这一拖就是八年。
元封六年,刘细君十六岁了,武帝封她为乌孙公主,下嫁乌孙国王猎骄靡。朝廷给她配送了一个非常庞大的送亲队伍,一行人走了几个月,终于到了乌孙国。公主透过面纱一看,顿时眼前一黑,这猎骄靡的岁数做她爷爷都够了。
猎骄靡一看,这小公主年纪也忒小了,他都有些不忍心,就去找汉使商量说:“要不把公主嫁给我孙子军须靡吧,他们俩年纪还比较合适。”汉使却不敢答应他这个要求,公主是来做王妃的,不是来做国王的孙媳妇的,如果差事办成这样,回去汉使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猎骄靡一看这事没得商量,只好同意迎娶公主。他封刘细君为右夫人,又让汉人画图纸,照着汉族宫殿的样子造了一间宫室给公主住。
几个月后,公主与猎骄靡成婚,汉使见差事已经办完,就向公主告辞了。汉使安慰她说,按照朝廷制度,汉朝每隔一年要派一名使者来探视她,所以也不要太挂念家乡,就安心在这里住着吧。
刘细君去为汉使送行,当时她弹奏了一首凄婉的曲子《黄鹄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她当时用的乐器是汉武帝专门让乐师为她打造出的新型乐器,形状有点像吉他,中国人叫它“琵琶”。这是琵琶第一次在历史中留下记录,这首《黄鹄歌》也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首琵琶曲。顺便一提,刘细君也是中国史册上第一位有记载的正式远嫁和亲的汉家公主。
刘细君虽然嫁给了猎骄靡,但两人之间谈不上感情,相见的日子都很少,大概一年能见个一两次吧。就这样过了两年,猎骄靡年纪太老,去世了。猎骄靡一死,他孙子军须靡就想把刘细君娶过去,这让这位汉家公主大吃一惊。汉家重伦理,这样的事情在中原算是禽兽乱伦的行为,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但在当时的西域,这是风俗。
刘细君坚决不从,军须靡也没敢霸王硬上弓,于是双方商议决定,将此事呈报给汉朝皇帝裁决。军须靡写了一封信,阐述西域民风,希望汉朝皇帝同意这门婚事。刘细君也写了一封信,信中写了自己这两年的苦楚,恳求皇帝恩准她回到中原。几个月后,汉宫给公主传来回信,内文极其简明,就是一句话:“从其国俗,吾欲与乌孙共灭胡。”公主知道此生已经不可能重返故乡了,只好按照武帝的意思,嫁给了军须靡。
一年后,公主生下一女,她为孩子取了个汉家名字,叫少夫。公主产后失调,又心绪难平,忧郁成疾,不久就病故了,这时候她年仅二十岁。
北宋文人黄庭坚以刘细君的故事写过一首《忆帝京》:
“薄妆小靥闲情素,抱著琵琶凝伫。慢拈复轻拢,切切如私语,转拨割朱弦,一段惊沙去。
万里嫁乌孙公主,对易水明妃不渡。泪粉行行,红颜片片,指下花落狂风雨。借问本师谁,敛拨当心住。”
继任者楚王之女刘解忧
乌孙公主刘细君身故,乌孙国王军须靡派使者去长安报丧,并表示希望汉朝再度安排一名的新的公主和亲。当时匈奴势力卷土重来,北方边境战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武帝当即同意了使者的请求,这一次被选中的人是楚王刘戊之女刘解忧。
刘解忧的祖先是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刘交。刘交这人很有能力,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很多功劳,他自始至终都是刘邦坚定的支持者,所以汉室定鼎之后,他被封为楚王,封邑非常辽阔。刘交很博学,又很喜欢结交文人,自己也著书立说,他对诗经很有研究。
刘交的长子刘僻非死得早,次子刘郢客做了第二代楚王。刘郢客为人谦恭,有很好的名声,在刘氏家族中很有威望,吕后时代还做了宗正,掌管汉室宗亲族谱。刘郢客也很喜欢读书,身边有很多文士,但是很不幸,刘郢客命不好,年纪轻轻就死了。
刘郢客的儿子刘戊继任为第三代楚王,这个人不学无术,骄横自大,作风淫靡。刘戊继位之后,立刻将家中元老辅臣全部遣散,开始了他最向往的纸醉金迷的生活。
刘戊在封地修建陵墓,规模堪比秦陵兵马俑,这是犯禁的事情,汉景帝的大臣晁错曾主张将刘戊诛杀了,但景帝不忍,还是宽恕了他,只削去了两个郡的封地。刘戊对景帝和晁错不满,后来与吴王刘濞勾结,掀起“七国之乱”。周亚夫平定叛乱,刘戊畏罪自杀,楚王封地被没收,家眷被迁往京城。
元狩二年,刘戊的孙女刘解忧出生。太初四年,二十岁的刘解忧受封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和亲。
和亲不是简单的婚姻,刘解忧既是尊贵的大汉公主,也是尊贵的乌孙国右夫人,同时还肩负着敦促两国和睦的外交使命,她此去不但要做一个合格的妻子,还要做一个出色的外交官。
乌孙公主刘细君出塞仅四年就不幸身故,她虽然身世凄苦,但她的外交任务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完成。解忧公主与乌孙公主性情迥异,她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汉子。刘解忧这一去就是五十年,五十年中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外交使命,她在汉朝“联合乌孙,打击匈奴”的外交大政中立下了不朽功勋,功业可比张骞苏武。
刘细君公主病故之后,解忧公主嫁给了乌孙国王军须靡,被封为右夫人。比起刘细君的经历来,解忧公主这次婚姻还算比较般配,夫妻俩年纪相当,而且感情也还不错。但军须靡还有一位左夫人,是个匈奴公主。
乌孙王猎骄靡时代,乌孙国力就很强盛,是西域第一大国。当时汉朝和匈奴之间连年征战,都很希望乌孙站在自己一边,而猎骄靡两边讨好,并不摆明立场。当年猎骄靡同时向汉匈两家都发出了和亲的要求,而匈奴公主先嫁,被封为左夫人,身份要比右夫人刘细君稍高一些。猎骄靡去世后,他孙子军须靡继位,因为匈奴风俗与乌孙相近,所以左夫人并未抗拒,立刻就与军须靡结婚了。解忧公主到达乌孙时,左夫人已经为军须靡生了长子泥靡,并被册立为乌孙太子。
解忧公主与军须靡成婚数年,一直没有生育。左夫人因为有了泥靡太子,身份地位远比解忧公主要稳固得多,并且得到了很多乌孙大臣的拥戴。在左夫人的运作下,乌孙国在外交上越来越亲近匈奴,疏远汉邦。解忧公主新到西域,语言不通,风俗不同,在乌孙国内并无威望。
数年后,军须靡重病不起,虽然他有一个泥靡太子,但太子实在是太年幼了,无法主政,军须靡只好按乌孙国的风俗,立下遗嘱,让堂弟翁归靡为王,并与翁归靡约定,将来等泥靡长大成人,需要归还王位。
这个翁归靡是个身宽体胖的大肉山,号称肥王,他继位之后,按照乌孙风俗,娶了匈奴左夫人和右夫人解忧公主。不久,左夫人病故,匈奴也另派了一位新的公主嫁入乌孙,依然被封为左夫人。
翁归靡很仰慕汉家文化,经常向解忧公主请教一些汉家官制、政治方面的知识,解忧公主一一为他解答,帮助他解决了一些乌孙国内的大政问题。翁归靡见公主在治国方面很有才干,对她非常欣赏,遇到政事常常征询她的建议。解忧公主为翁归靡生下三男二女,而新来的匈奴左夫人生下一子,名乌就屠。
解忧公主对乌孙国政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后来在她的一力主张之下,乌孙国在外交方面开始倒向汉朝。翁归靡对解忧公主也非常信任,并立了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为王储。
乌孙国亲近汉朝,这让匈奴王庭非常愤怒。匈奴王曾多次修书对乌孙施加压力,然而都没有奏效,后来盛怒之下,要兴兵攻伐乌孙。翁归靡一边积极备战,一边又让解忧公主写信给汉朝,要求汉朝出兵协助。
公主的书信送到长安,当时武帝早已去世多年,昭帝新丧,宣帝刚刚继位,大将军霍光独揽朝政。霍光当机立断,派出十五万汉军兵分五路,奔袭匈奴,将匈奴主力击溃。乌孙军队与半路劫杀,匈奴军队伤亡惨重。
匈奴王深恨乌孙,当年冬天再度突袭乌孙,但乌孙早有防备,匈奴未能占到便宜,并在返程途中遭遇多年罕见的暴风雪,大军冻饿之下,只有数千人回到王庭。次年匈奴饥荒,又被丁零、乌桓等国袭击,人口损失近半,国力大衰。
乌孙大败匈奴,解忧公主在乌孙国内威望空前高涨。翁归靡给汉室写信,为儿子元贵靡求亲,宣帝封解忧公主的侄女刘相夫为公主,养在上林苑,学习乌孙国语言,之后才派了庞大的送亲队伍送公主出关。然而刘相夫公主刚刚行至敦煌,就收到了来自乌孙国的消息,原来翁归靡病故了。
翁归靡一死,解忧公主失去了最重要的政治盟友,地位受到了威胁。虽然解忧公主的儿子元贵靡是翁归靡的王储,但因为当初军须靡去世前曾与翁归靡约定,等军须靡之子泥靡长大成人时,要将王位归还给泥靡,因此在乌孙贵族的支持下,前左夫人之子泥靡继位。
按照乌孙的风俗,四十多岁的解忧公主及后来的匈奴左夫人都嫁给了泥靡,而泥靡这时候年纪在三十岁左右。
欲知后事如何,咱们明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