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对文学产生兴趣,是因为文学让我从中获得了某种体验,悲伤、喜悦、愤怒,甚至更复杂的感情。当我在看活着的时候,徐福贵一次又一次悲惨的遭遇让我觉得很压抑、难受,他幼小的孩子因为献血而死的时候,更是心如刀割。我看《边城》的时候,又因沈从文笔下爷爷和翠翠的淳朴生活而感受到了心灵上的宁静。小的时候看蔡骏的《荒村公寓》,被他一步步的引入荒村,整个人都沐浴在心惊胆跳的情绪下。
对一本小说来说,大到跌宕起伏的情节,小到一个情景的描写或者一句对白,无不是作者为了把读者带入他的世界,让读者体会他所体会的感情、想象他脑中的画面而施展的技巧。村上春树说,如果有那么一两个人能够通过他的作品,感受他所感,他就会觉得非常喜悦。
后来,慢慢的成长,对外部的一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时候,我看文学作品,更多是因为很多文学作品给我展现了生活的一面,并且是以比较深刻的方式展现出来的。之前我有看过一本叫《故事》的书,书中说到,艺术是源于生活的,但是,艺术却不是照搬生活的事实,艺术应该表达的是真相或真理,而真相或真理并不等于事实,它是对事实的思考。
这个时候,我不单单体会作品带给我的感受,还会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次的东西,这些也许是对社会和人生的透彻的看法,也许是作者人格的某一种展现。于是,我会把那些跟我的人生观相契合的,也就是能够让我产生共鸣或者思考的语言,一句句记录下来。
当我被这些警句所触动,将它们记在脑海中的时候,我的心底似乎是想要通过这些警句,去拥有那些语句中表达的人生态度。
在我所喜欢的文学家中,苏东坡是首屈一指的一个。苏东坡的诗词中,表达很多面对人生一种非常豁达的态度。“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洒脱,“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不惧,“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畅快,“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超脱,无一不是我所渴望自己人格中能拥有的品质。
慢慢的,我又了解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种种磨难。一个好的故事,从人物的性格、情节的设计、背景的设计,到一句对白、一个动作、一个词语,都是作者一点一滴在脑海中构造完整,再字斟句酌一字一句的描绘出来的。更别说故事中所包含的寓意、人生观和世界观,那更是需要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才能恰到好处的展现出来。曹雪芹写一本《红楼梦》写了十年,红楼梦中处处都有精细巧妙的文学技巧。作者的巧妙构思,让我体会到了文学本身的美。
美是我们永远都不可或缺的东西,追求美是我们本性。人类对美的创造和追求,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器具上那些简笔的绘画或者雕刻。
文学本身就有着丰富艺术美感,如同画家的笔触、音乐家的声线。有的时候我会惊叹于作者奇妙的叙述方式;有的时候会被文学作品中饱满的人物人格所吸引,继而发现作者如此巧妙的通过文字让如此复杂的人物活灵活现了;甚至有的时候惊讶于一个词语的选择,几个字的组合。这些是作者雕刻作品所用的匠心,当我发现这样的匠心的时候,就会由衷的感到作品散发的艺术美。
我曾经走入了一个误区。可能是多年学习养成的习惯,我总是在意知识的积累和学习的目的。有那么一阵子,我对自己阅读产生了怀疑。我有的时候搜索脑海,发现脑中空空如也,曾经看过的文学作品并没有像其他知识一样留下了清晰的痕迹,被我牢牢记下来,有的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我一度觉得自己的阅读纯属在做无用功,是在浪费时间。
道德经中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一直把为学和为道看成了一种方式。
我想获得不同的体验、获得生命深刻的启发、提高自己的美感意识,做到修身养性,让自己的心灵获得升华,这是我一直以来读文学、读哲学、读史,甚至做很多事情的目的。说得再极端一点,是我人生的目的。中国古代的哲学一直在探讨着让人成为“圣人”的方法。我则是希望通过一些方式,让自己成为“圣人”,才能问心无愧的面对短暂的人生。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为道”。
阅读对我来说,是为道,是一个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它已经影响了我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