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武大学艺 烧饼铺金莲偶遇
话说大宋仁宗年间,天下太平,国运昌盛。都市繁华,百姓乐业。一片祥和。
于冀州清河县,有一烧饼铺,主人姓张名冠。且说这张老板,某日得一学徒,单姓一个武字,家中排行老大,无名,于是称其为武大。
那日,张老板见这武大,身材短小,面黄肌瘦,心中暗道:“此等模样,如若我收留了他,别的到不打紧,单凭着容貌,岂不是砸了我的招牌?想想每日来买烧饼的皆是些婆子,需得小二容貌清秀些,生意方好些。君不见对面包子铺,伙计个个帅呆呆,生意如日中天,想想也来气。”
只是,还未等他开口,这武大便双膝着地,跪倒在他面前,说道:“师傅在上,徒儿虽无才无艺,无容无貌,然自小学艺于少林,身材结实,吃得各种苦,且无需工钱,只求一日三顿,有个落脚的地方。”
张老板思忖了一番,本想拒绝,但虑其为自家姐姐介绍而来,不好落了面子。只是,思来想去,觉得这小子看起来愚钝,不似成才之料。
正当时,这武大突然说道:“师傅若不收下俺,俺今日必长跪不起。”
旁边张家姐姐也说道:“你不常向我怨道租金日贵,工资月长,生意难做?现如今我给你介绍来免费劳力,就算每月省五钱,一年下来也是六十钱。况且这孩子做事勤恳,不挑三拣四,哪里去找?手艺这事,他不一定学得来,但是,当个跑腿打杂的使唤,还是可以的。”
张老板想想也是,于是答应了下来。从此,武大开始了自己第一份工作。
烧饼铺的生意不温不火,武大不在乎这些,他一心想的两件事,一件是能三餐吃饱,一件是师傅能教他做烧饼。每日,武大看柴,生活,擦桌,搬凳,洗衣担水,别人干的他愿意干,别人不愿意干的他也干。张老板日益欢喜,只是,学做烧饼这件事,却一直不提。张老板有两个心思,一是觉得武大生性不是学艺的料,二则,他自己有自己的小算盘,武大如果学艺就要少做别的事情,而那些事情,除了武大没人愿意做,也没有人有武大做得好。
一日,官府里差人传话过来,最近公务繁忙,差役都在加班加点,需送去烧饼五十个。而且,差人特别托大人的话:“官差机密,需忠厚老实可靠之人送去。”
张老板一看这是大生意,自然满口应承下来,送外卖之人,武大当然是不二人选。
话说这武大按照张老板的吩咐,提着满篮子的烧饼,奔官府而去。他忽然想道:“烧饼之美味贵在香,倘若走得慢了,岂不失去其美味?”如此这般,他发挥了他习武的特长,神行太保一般到达了衙门。凳他把一篮子烧饼送到了差人手中,他已经汗湿衣襟。差人问他为何还不离开,他道:“你们吃完了,能否将篮子送出来,我好带走。否则,篮子当垃圾扔掉,甚是可惜。”差人听了,觉得也是。
于是,差人果然将篮子送出,并且说道:“老爷说了,张老板家的烧饼比清河所有的烧饼都香,下次若有需要,自然是你家。”
武大乐不可支,回铺子把这个好消息告知张老板,张老板满心欢喜。
于是,一次又一次,官差制定需得武大送烧饼。某日,武大遇见老爷。官差对老爷说到:“此乃常老送烧饼的武大,忠厚老实。”老爷
仁心大发,说道:“武大辛苦,若有何要求,尽管提出。”武大说道:“谢老爷!武大本无所求,只是希望能做烧饼给老爷吃。只是,目前,老板尚未授我手艺。”老爷听了,托人给张老板传话,让张老板教武大学做烧饼。张老爷自不敢抗命。从此,武大开始了烧饼学徒的生涯。
武大虽不及其他徒弟聪明,但笨鸟先飞,日思夜想,唯一烧饼之事,烧饼技艺,终突飞猛进。某日,自告奋勇参加烧饼大赛,得以与清河天王级名厨同场竞技,虽无名词,但已为全清河人所知,且随着口口相传,全冀州,莫不知清河武大。
一年有余,武大做烧饼技艺日渐精湛,不少远地客慕名而来,求一尝武大亲自做的烧饼。
某日,烧饼铺子来了一位张老板的远方亲戚,说是自西北方而来。那日,武大见一对母女,怯怯的走进铺子。那婆子四十上下。其女年方二八模样,颇有几分姿色。不巧,姑娘家和武大对视了一下,武大之前从未有此等经历,每次见了姑娘家都不敢直视,故而顿时方寸大乱,胸中如小鹿乱撞。
张老板看武大呆呆的样子,顿时笑了起来,接着对武大说道:“还愣着做甚?还不赶紧端茶倒水,好生伺候!”武大说道:“是!”待母女落座,武大给他们沏茶,经过姑娘身边,不自觉的瞟了一眼,却见这女子瓜子脸,柳叶眉,目光流转,有几分勾人,稍施脂粉,淡香扑鼻,武大顿时心旌摇曳,险些失态。
那女子却再也不正眼瞧他一眼,武大好生失落。
那母女待了几日,准备离开。武大闷闷不乐。张老板看在眼里,问道:“你这几日恍恍惚惚,莫非有心事?”武大不敢直言,却道自己身体不适,稍加休息就好。
待母女真的离开,武大更加不在状态。张老板看出了端倪,忙问道:“武大,你可是看上了咱家侄女?”武大被老板看透了心思,涨红了脸,答道:“正是!”
他顿了一顿,又道:“只是郎有情,妾无意,有何用?”
张老板笑道:“这个不难,我就权当做个媒人,牵了这跟红线。”自从武大出名,张老板越发的看得起他,要知道,武大可是他们的招牌。
不过日,西北来信说:“多谢叔叔美意,不过小女子年纪尚幼,不宜过早谈婚论嫁。”张老板看了书信,有几分生气,说道:“都十八岁了,怎么不宜谈婚论嫁?分明是托词,看不上武大罢了。”
张老板把消息告诉了武大,武大几日茶饭不思,做完事情,倒头便睡。
不多日,张老板获悉世事变迁,烧饼再火,亦不如开当铺赚钱。于是,动了转让烧饼铺的心思。武大得知,和张老板聊了一番,接下了烧饼铺。武大虽积蓄不多,不过张老板同意武大分期还完,所以武大得以成为烧饼铺的老板。从此,武大烧饼招牌打起,生意日益红火。
又一日,烧饼铺来了两位女子,说是找张老板。武大一看,分明正是之前来的张老板远方亲戚。武大喜出望外,迎了上去,说道:“你们可是来找张老板?”
那婆子说道:“正是!”
旁边伙计插话道:“张老板已去冀州开当铺,这里的老板现在是王老板。”
武大不好意思,捶了伙计一拳头,说道:“哪里是什么王老板?武大还是武大!”
那母女不见张老板,显得十分失望。武大忠厚,吩咐伙计给母女好酒好菜吃了,还给他们安顿住处。然而,那女子依然不肯看武大一眼。武大依然失落。
次日,母女启程前往冀州投奔张老板,武大给了她们盘缠,给了她们张老板在冀州的住处,并且送他们到城外。
一月后,张老板送信来,说给武大提亲。武大不识字,吩咐帐房给他念来。
“侄女金莲,念武大一表人材,其母亦念武大后生可畏,经营有方,特嘱咐我向你提出媒卓之言,以期结为秦晋之好。”
武大顿时喜出望外,贴出告示:当日,推出武大烧饼100个,全部免费品尝。
不日,武大和金莲喜结连理,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