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快到春节了,单位有些人开始买馒头、花糕什么的。这时想起小时候奶奶过年蒸的馒头。七八十年代,物资尚不是太丰富。那时春节走亲访友,过年时带的礼品一般就是馒头、包子、粘团子,最多再加几封点心,如三刀、风糕之类的。
现在一般农村集市上还有这些点心,但是风糕真不如那时的地道,以前里面加不少蜂蜜,上面则是白糖,家里人一般是上火时,才舍得泡水喝点。
那时年龄尚小,不懂大人的辛苦。往往临近过年,大概小年左右,早上一睁眼,看不到奶奶,就会大声的喊奶奶奶奶。半天叫不到,自己一个人磨悠着起来,才看到奶奶在揉面。
其实十几天前,奶奶就在抖发面用的酵子。酵子是夏天用南瓜等东西晒成的。这种酵子实际就是现在的酵母粉。老人一般都会做,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知道酵子的做法了,比较酵母粉既便宜又方面,但是做成馒头还是大酵子好吃。
奶奶早早起床,和好面,就将面放到床上,用干净的布盖好,上面再盖上棉被,保暖,以便面发的好。等面发的差不多,再用这些发好的面当做(酵母)引子T结面,既好用面发的也快。
做出馒头,上面先点红点,用来上供,敬奉老神仙。一般蒸出的馒头,现在大菠上凉一两天,然后才开始吃。
那时没有冰箱,很多馒头,吃着长着霉点,家里就一边回锅蒸一下,防止坏掉,然后接着吃,走亲访友时带些,一般要吃到二月二。
不像现在,有冰箱,一般人家,谁还蒸这么多馒头,大家吃面食也越来越少,各种瓜果蔬菜品种繁多,各种肉食也是极大丰富。大米、豆类、等替代面食也越来越多。
但是说实话,那时过年的味道更浓重,更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