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王烁(财新传媒总编辑)。我跟你讲讲自己最近受到的启发:学习怎样学习。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机器。
训练营期间正值春节假期,我带着两个孩子旅行,24小时朝夕相处,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没有辜负夫子的教诲。如果说我的认知在这段时间中有所升级,那就是从他们那里学习到了如何学习。
他们是两部学习机器。不光他们,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机器。跟他们比学习能力,我们完败。与其向他人学习如何学习,不如低下身向身边的孩子学习。
与孩子相比,成人唯一胜出的地方是经验。在外在,它对应行为模式;在内在,它对应特定的大脑回路。经验意味着行为模式与大脑回路均己定型,好处是调用这些不需要占用内存,速度极快,坏处是失去弹性和可能。
这就是成长:将无尽的发展可能,向着与环境适应的方向收敛。
多少人想重新来过,想想而已。
你应该向孩子学什么
不谈经验,就谈学习能力,我们要向孩子学习什么?
第一,极度专注。
举个例子,每个戴眼镜的父母,都被孩子抓走过眼镜,我也不例外。过程中感受非常特别,我觉得他手伸过来也不是很快,每个动作都历历在目,但就是躲不开,仿佛武侠小说里似慢实快的绝顶高手。
不过,在抓你眼镜的那一刻,孩子确实就是绝顶高手: 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全心全意。既不重视你也不轻视你,更不理会旁人眼光,完全没有心理波动,天上地下就只要做这一件事。
怎么可能做不成?
第二,兴趣多元。
这似乎与极度专注相左,表面看的确如此,但孩子就能做到两者和谐共处。他在每一刻都专注于当下注意的焦点,但注意的焦点又随时在切换当中。这一刻是你的眼镜,下一刻是汽车玩具,再下一刻是绘本。环境对他来说总是充满新奇,徜徉其中,专情且多情,孩子做到了。
你我这样的成人则不然,我们的行为由一个个已优化的固定进程组成,因为这样最有效率,问题是很少有新意。如果要从完全优化,也就是完全熟悉的环境中挣脱出来,我们就必须主动为自己创造新鲜的刺激。套路对我们有好处,但我们不能只生活在套路中。
我有一个小小的办法,来自美国的心理学家Richard Nisbett说, 要每天记录一件——哪怕只是一件——与昨天不同的经验。它不是日记,而是提醒自己要主动寻求变化。
第三,反复练习。
形成自我意识,学会爬、走、说话,每个孩子都能越过这些成长的里程碑,但每个孩子的顺序、方式都有不同:有人爬得早,有人说话早,有人走得早。
表面上随机的学习进程,隐含着孩子并不随机的努力:掌握技能,他们是一样一样地来,每一件都要经历反复练习。
任何一件事,孩子们总是会反复练习,仿佛对它充满热情,但这只是旁观者的想象。孩子对它无爱无嗔,一旦感到已充分掌握,立即弃之如敝履,掉头他顾,开始下一项学习。
全情投入,果断抛弃。这些成人很难同时做到的事情,孩子做起来自然而然。
练习的起点是模仿,而最好的模仿对象是谁呢?哥哥姐姐。
长大之前,孩子最好的老师不是教师也不是父母,而是哥哥姐姐。所以,虽然所有哥哥姐姐都想逃离弟弟妹妹,但也总是逃不掉。
一定熟练程度之上,孩子会在练习中加入新意。新意并不新奇,其实就是已掌握的技能像模块一样在新情景中移植、重组、分解。孩子是没有条条框框的,结果往往匪夷所思,绝大多数并无价值,只能推倒重来,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习就是过程,过程就是学习。
第四,总问为什么。
孩子会说话以后,“为什么?”这三个字,父母就再也躲不开了。“打破砂锅问到底”,是孩子的特权。父母想躲,是因为许多事情问到底之后,有一部分并没有原因,人生充满了随机,但这个真相怎么才能跟孩子说得明白呢?
还有一部分是父母自以为知道但其实并不知道答案,被孩子问出了“皇帝的新衣”。
所以,保有我们自己心中的孩子,不妨像他们一样始终问自己:为什么?找出自己穿着的皇帝新衣。
第五,纯粹。
孩子并不真诚也并不诚实,因为没有虚饰和谎言,就没有真诚和诚实。孩子就是孩子,他只有一层,而这一层是绝对个人主义的。
孩子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利益,他只会在自己的感受和利益,与别人的感受和利益冲撞当中学习。所以,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哥哥姐姐极为重要,因为除了哥哥姐姐,家庭里不存在给予孩子以冲撞的机会,而这是孩子成长的关键一层。
孩子也是绝对实用主义的。他们对任何事物的关注,都集中于“对我有什么用?”孩子会在环境中选定一个头马,然后用自己的方法搞定他/她,黏着他/她,使他/她成为自己的保护人和照料者。
这个人天然是妈妈,如果妈妈不在,则往下类推,再找一个。养育照顾孩子,不管有多少人多少资源,其实只是一个人的事,因为孩子眼中只有一个人。这是演化埋下的生存算法,成人已失去了这般纯粹。
第六,重视反馈。
孩子学习的时候,比如学爬楼梯,他虽然是在爬,但却始终回过头看着你。这就是孩子在反馈中学习。他需要你给他传递信息,这样爬是否安全?行不行?好不好?
孩子做许多事情,获取反馈的动因总要占到一半以上。要不然,你以为那些孩子成长中的“魔鬼两岁”、叛逆期,会是怎么来的? 孩子故意折磨你呢,各种测试你底线的行动,是他自然达成的学习图谱。
孩子在环境中成长,早期最具支配性的环境因素就是父母。而他要了解我们,离不开我们给他的反馈。
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与孩子多相处,多游戏,多说话,与他像成人一样对话,是孩子成长最关键期(0到3岁)父母最好的策略,也是穷人最好的逆袭。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财富在这个阶段的力量,远不如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财富不平等,好在时间是平等的。
第七点,孩子学习时不要脸。
在进入社会环境之前,孩子不知道什么叫作不好意思。成人则已经社会化了,很难做到不要脸,总是不好意思。
说起我们这样的人,最常遇到的负面反馈,就是别人对我们说,读书有什么用,书上的东西又跟现实不一样,照搬书上的东西不就是书呆子吗?其实这不过是对方顺手拈来的口舌之利而已。
书上的东西跟现实是不一样,现实只是一个案例,书上的东西则是大样本。本来不应该说谁比谁更靠谱,但既然对方先比了,那你想想哪个更靠谱一些?
读书,求知,应用于现实,使我们可以超越自己经验的局限,得以鸟瞰各种可能,再投射到自己的小环境之中,反复迭代。
谁更靠谱不是很清楚吗?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讲向孩子学习怎样学习,可以还原为这一系列问题:
你能像孩子一样专注吗?
能像他一样兴趣广泛吗?
能像他一样反复练习不觉枯燥吗?
能像他一样问到底吗?
能像他一样赤裸裸吗?
能像他一样重视反馈吗?
能跟他一样不要脸吗?
这些问题,思想大先辈们问过。老子就问过我们: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如果能,祝贺你,你保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如果不能,你就要多观察多思考向孩子学习这件事。在这部完美的学习机器面前,我们哪里有资格去把他打造成这样那样。
我们能做、应做的,是帮助他找到自己的路,也趁机重新思考自己该如何行路。
共勉。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