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这是我2年以来最深刻的体会 。
2016年,我35岁,刚晋升为2胎妈妈,在同一年遭遇到家人突然病故,原本的工作因为怀孕几乎要保不住。我的生活每一天都过得一地鸡毛。也就在那一年,我的体重飙升了30斤,感觉自己的生活陷入了深深的泥沼,闭上眼睛甚至希望第二天不要醒来。
我终于还是走进了心理咨询师的诊疗间,可是我的状况没有任何好转。
2018年底,我拥有了多个斜杠身份:新媒体人,喜马拉雅主播,时间管理导师,儿童早教师,儿童高级情商指导师。副业开始变现,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家庭关系更为和谐。
除了我先生,没有人真的知道这2年里,我经历了什么。
16年当我发现连心理咨询师都帮助不了我时,我知道我只能自救。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一门课打动,马上买了高铁票就赶到上海参加了一场线下学习课。我记得很清楚,那是2016年的12月4日。从那一天起,我的人生被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这2年里,我完成了太多太多的事:考出了儿童高级情商指导师的证书,做了儿童教育的公众号,学习演讲,在简书上写作,在喜马拉雅上录制儿童教育类节目,做社群,各处做分享,做线上伙伴1对1时间管理咨询和方案解决服务.....
身边的朋友都被我现在的生活震惊了,因为我白天仍然在做着我的老本行,原本的生活没有改,二胎来临后,我反而又在生活中添加了那么新的内容,我是怎么做到的。
记得刚开始学着录喜马拉雅的节目时,就靠着1部手机+1副耳机。前一天晚上把稿子准备好,熟读后。第二天5点起床,把自己关进走入式衣柜里,裹着厚厚的大棉袄,就这样站着录完了21期。收获了几百个粉丝。
白天我干着传统行业,可因为一直对儿童教育感兴趣,于是下决心,报了周末的培训班。当时孩子很小,得到家人的理解,每个周六,周日我都要穿过大半个城市去上课。我是那里唯一一个大龄学员,其他人多数是师范幼教专业学生,也有些是年轻的幼儿园教师。同学们完全不理解,我这样一个外行,并且没有打算从事幼教行业的人,难道仅仅因为自己有小孩就要费尽功夫来学习这个课程吗?
我笑笑,其实我当时也并不清楚,这些能给我带来什么实际的用处。可是我告诉自己,我相信我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不会白费。3个月后,考试很顺利,我拿到了证书。
而后,我用我学到的知识与育儿经验,开了一个儿童教育类的公号,做了一年,粉丝没有超过300个。一周3次原创,每一天我都在5点起床,开始写作1小时,6点后又开始照顾2个孩子,白天的工作量很大,几乎也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情。有时为了写稿,会熬到半夜。
但是一年来,阅读量总是只有寥寥几十个。
有一个闺蜜,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问我:
我真搞不懂你,为什么要去做公众号?又没钱。
我什么都没说,我能感受到每次我们聊天,当我兴高采烈地告诉她我开始早起,跑步,上课,她露出的是不知所谓的表情,只觉得我在瞎折腾,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写了1年零3个月后,终于产生了第一篇爆款,几天内,光开白就开了260多个号,其中不乏凯叔讲故事,青榄等头部大号。那一刻,我开始承认自己会写点东西了。我收获了很多粉丝,不过依旧没有变现。
但是,每一个心中有热爱的人都知道,兴趣根本不是看书,看电影和旅游,那叫享受。
兴趣是那些让你愿意放弃享受,甘于孤独地一天又一天去重复一件又苦又枯燥的事情,那才能称作兴趣。
慢慢地,一切就像是上天安排好的一样,我写稿越来越得心应手,上稿率提高,带来了稿酬的收入。
某一天,我默默了截屏写作的收入的金额给了那个闺蜜,我说:这就是你问我的答案。
慢慢地,帮助小伙伴做分享,做社群,收获了线上很多老师的指导,不断收获,也帮助了很多人。
有一天,一个学员对我说:苏菲老师,我真的很希望能成为你那样的人。我猛然发现,原来在那一年里,我通过社群帮助了近千名小伙伴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变得更自律,过上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斜杠身份,虽然没有给我带来外面网传的新媒体人月入几万几万的收入,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得到的远远超过这些。
我不再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伤神,不再需要为了白天的办公室政治而气愤,我不再是那个总是拉着老公倾诉的怨妇。
这种获得新生的感觉,价值千金。
不管你现在几岁,不管你出身如何,不管你现在在做什么工作,都不要对自己说我不行。我,苏菲,35岁,把我的经历分享给你,它关于生活,关于理想,关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