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一个娜塔莉波特曼演的电影,叫《芳心何处》,影片中她扮演的女主角从小被母亲抛弃,长大后刚和男友到外地过新生活,又被男友抛弃,而此时她已怀有身孕,无处生活的她每晚都偷偷住在超级市场里,后来还在超级市场里诞下婴儿。
媒体相继报道关于她的故事,大众和媒体们对于她是如何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在超级市场里怀胎十月充满好奇和怜惜,并捐给她一笔钱用于婴儿初期的抚养费。
这时,她的亲生母亲出现了,她通过电视媒体报道找到了自己的女儿。满怀愧疚的她来到女儿面前渴望原谅,女主角似乎从未记恨过母亲,和母亲“和好如初”。第二天,母亲带着大众媒体捐给女主角养孩子的全部的,也是她仅有的钱,消失了。
当然,影片的结局不在这里,重点也不在这里。只是,当我看到这个片段的时候,曾假想过自己就是女主,如果我有一个这样的妈妈,这样的男友,而且还反复被抛弃、被遗弃、被欺骗,我会有多痛苦、多伤心、多绝望。
从另一个角度看,女主的状态也让我看到另一种面对生活、面对事实的可能性——天真、乐观,承认事实。
承认事实,也是我这辈子要修习的主要课题之一。老公有一个模式,也算是他的强迫症,就是当有什么东西找不到时,他会拼命的找,直到找到。这也许也不算是缺点,但是恰巧我就是那种信奉找不到东西我就会暂时放弃寻找,以后时机到了东西自然就出现了的人。这样两个模式不同的人在一起,可想而知会碰撞出多大的火花。不,应该说可以制造出多大量的炸药。
有的时候,很晚了,他突然想找却找不到一个东西。他会连觉都不睡,并且也不让我睡觉,一起拉着我找。
每一次,我都超级愤怒,并且会和他对着干——就是不找。接下来就是大吵一架,再接下来就是我伤心的哭泣。
最近,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事件,不同于以往的是,愤怒和争吵的同时,我觉察到,我之所以会愤怒、伤心,是因为他对我说话的态度和方式,触动了小时候犯一点点错就会被妈妈骂死的内在小孩那颗受伤的心。老公和妈妈的话和态度,都给我一种“我是不重要了,你根本没那么爱我在乎我,东西还没有我重要”的想法和感受。
幼年时的我很受伤,受伤的背后,是“妈妈,我那么爱你,听你的话,你怎么可以那样对我说话,伤我的心”的想法,而这想法和情绪来自于未能看清和承认事实。
事实是:妈妈有妈妈处理问题的方式,她也是从她爸妈那里学来的,她对我严厉的背后,是她不允许自己犯错的要求,以及曾经犯过错的自我惩罚。
事实是:妈妈很爱我,只是她的行为和话语,是我不喜欢的而已,我心中有一个“她应该怎样怎样才算爱我”的标准。
事实是:老公的模式也是他从小到大的家庭环境形成的,他对自己和某些事件是有些要求的。也因为他的执着和专注可以让他持续的维持一段关系,可以持续的做成一件事,持续的调整并改变自己。
事实是:我对他们都有情绪,甚至可以说是怨恨,都因为他们的表现不符合我期待的标准。
他们是那样,我需要接受,因为那是事实,如果不接受就相当于拿头撞石头,最疼的还是自己。同时,也要看制约自己的框——我内心的标准和期待,让它允许和接受以任何一种状态和形式存在。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情绪的时候,他便“爱不动”对方,因为中间有情绪阻隔了爱的流动。唯有化解当年和现在的情绪,才能让爱流动。
李中莹老师曾说过,不要轻易的放弃一段关系,在你还没有为之付出全部努力以前.......
《灵魂之心——情绪的觉察》中曾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学校的学生,这辈子都是有课题要去学。
那个课题往往是通过让我们有情绪的事件让我们知道,如果逃避不理,我们就总是会被类似的人、类似的事烦到,一辈子过的不舒心、不顺心。
有的人的人生课题,可能是在事业中修的;有的人的人生课题,可能是在人际互动中修的;有的人的人生课题,可能是在亲情爱情中修的。
我的人生课题便是属于最后者,要问我是如何确定和知道的?答案就是——生命数字。
《北京女子图鉴》中也有一句醍醐灌顶的话“每个人都想活的更舒服一点,得到更多一点,请你允许他这样”。
允许,就是承认事实。承认了事实,便能放下情绪。放下了情绪,就能放下对抗。放下了对抗,才能挪出更多能量和精力关注当下,和当下的真实在一起。
我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