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字面的意思:壮之大者,极其强壮。看卦画,羊圈的篱笆要坚固牢靠。
本卦不是讲怎样成为大壮,而是讲怎么对付“大壮”?
对付“大壮”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种策略:
1、比大壮还“壮”;
2、反其道而行,打不过你,就阴你。
显然《易》选择了第二条策略。华夏民族驯服野羊的历史不长,多以放牧为主,少畜养,强壮的公羊不服从管束,周易就用对付强壮公羊来举例:小人用壮,君子用网,柔能胜刚,弱能胜强,斗智不斗力;但基础工作要做好,羊圈要牢。亡羊补牢的故事能够流传就说明羊圈常被顶坏。
雷天大壮,天上雷鸣,声势汹汹,地动山摇之象。
长男居上处外,老父居下处内。太上皇的滋味不好受吧,尤其是那些根本不想当太上皇的老父们。哎,谁让这小子那么有出息呢?场景从家里换到单位,剧情都一样。老父们,快学会用网,要不就来不及了。
【说明】
1、“强弱,形也。”(孙子兵法)强弱是实力的体现,也就是实力的“象”,它并不代表真实的实力,更不代表胜负的结果。伟人有名言:“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相信很多人对这句话不以为然。无所谓,会用网的自然“心有戚戚焉”,不会用网,解释也是无济于事。
2、读《易》可参读兵法,读兵法可参读《易》。少林寺扫地僧慈悲为怀,别人偷学武功秘籍,他还要赠送《法华经》、《杂阿含经》。他原话说得好:“佛门弟子学武,原在强身健体,护法伏魔。修习任何武功之时,总是心存慈悲仁善之念。倘若不以佛学为基,练武之时,必定伤及自身”。老子、孔子、孙子、墨子,四家精义均出自易经,相互参读,知乾健坤顺、晓既济未济,才不至于陷入穷兵黩武、自取灭亡的窘局。
3、从“观”卦开始,我们用12个卦解读“格物致知”,这就需要介绍一则公案。格物致知,是五百年前理学、心学大辩论的一个关键议题,大体包括如下几个子问题:
(1)格的什么物?朱熹为代表的理学认为“物”就是天下万事万物,理一分殊,万事万物都体现了天理;打个比方,以科学研究为例,数理化文史哲所有的学科都是在探索客观真理,只是研究对象和研究手段不同,但最终大家殊途同归,都回到真理本身,所以“格”字就是“学习、探究”之意。陆九渊、王阳明所倡导的心学认为“物”就是诚意正心的那个“意”和“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不在心上用工夫,功夫都是镜花水月,所以“格”字解读为“正”;打个比方,就算某人获得了所有学科的博士学位,能够胜任所有学科的教授岗位,但工夫没用在心上,该不幸福照样不幸福,家庭该破裂照样破裂,按这位博士教授提供的方案治理国家,国家照样一塌糊涂。心学当然不排斥学问,只是强调做学问的重心在于修身。
(2)致的是什么知?理学认为“知”就是知识,最高的水平就是天理,今天称为真理也不算错;致知就是到达知识的最高水平,通晓真理,然后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国家就能治理好,天下就会太平。心学认为“知”就是良知,致知就是致良知,也就是培育健全美好的心灵;“修齐治平”,人人致良知,人人爱惜看重自己的良心,天下才能大治。
(3)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的次序和关系问题。理学认为知先行后,格物致知在诚意正心之前,因为《大学》原文如此。心学认为知行合一,原本就不可分,格物致知是手段,诚意正心是目的,而通过格物致知达到诚意正心的过程就是修身,它们彼此联系,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孰先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