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要做一款好产品。于是,用心的去做着需求分析、市场调研和竞品分析,吸收着好产品的优点,设计着自己的产品功能,为已发布的产品不断修复bug,致力于优化用户体验。我们一直强调要以用户为中心,熟悉用户画像,最终做出了自己的产品,我们会认为自己做的产品还不错,但有时候可能局限于各种流程,而少了思考:究竟什么才是好产品?
1.满足人性的用户需求与产品功能
好的产品要满足人性。作为微信之父,拥有超8亿的用户,张小龙是产品人的精神象征。需求要满足人性也被奉为圭臬,更成为大多数产品经理需求评审的重要指标,是一项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再设计成产品功能的关键影响因素。
记得张小龙曾经说微信早期一直找不到好的切入点,后来有了摇一摇,他说这个功能满足了人性中的性,你可以通过摇一摇来认识陌生人,产品迭代发布后获得得了大量忠实用户。虽然微信背靠腾讯,腾讯的产品也非常多,从来不缺乏用户,但做到爆发,最终和QQ并驾齐驱,我认为基于人性需求的产品功能设计是非常有道理的。
就像分答的火热和知乎的盛行,是满足了人性的懒惰,提问者想得少然后问得多。至于说答主被点赞和被关注,是满足了尊重的需求,也是一方面人性的满足。所以产品最好要熟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人性七宗罪。
可我觉得人云亦云满足人性的这种说法,最好能改为满足用户痛点,具体到解决的是某一方面的问题。不然很容易陷入玄学之类的,人性可以作为参考,务必最好说明某个产品功能满足的是用户哪方面的痛点。
2.用户场景和刚需
我们进行需求分析或用户研究时,都会要求结合用户场景。而缺乏背景信息的需求,一般不会怎么去考虑。这里我举个栗子说明一下,好的产品为什么是刚需?
今天下午去了图书馆,很庆幸终于找到几本老想看的书,可是,摸摸书包,翻来覆去,结果发现图书证忘带了,有点小焦虑。于是,抱有微小的希望微笑着问图书馆员:“忘带图书证可以借书吗?”然后,她没有丝毫犹豫,将图书馆服务号二维码指给你,你只需要登录后手机绑定,便有了一个电子ID,最后,机器扫描就可完成借书。
这里电子ID就是对借书证的很好替代,对于忘带借书证的用户来说就是刚需。由于借书证是借书的唯一凭证,如果我忘带了借书证,又花很久时间找了我想要借的书,最后发现没证借不了书,那真是酸爽。而现在,只需要出门带手机,就能无后顾之忧了。这样的产品会忍不住会为它点32个赞。
3.使用场景是否高频
用户使用场景是否高频决定了用户购买产品的可能性。就像一个生活用品需要经常用到,你肯定忍不住要买一个。一线城市的房子很贵,但怎么的也供不应求,所以房产商努力造房子,人们挤破头要买个好房子。
ofo和摩拜共享单车在前段时间广受关注,各大科技媒体争相报道。它们解决的主要是3公里内路程的出行问题,有时候为了提高通勤效率,或者上下班从家到地铁,抑或从地铁到公司,共享单车的快捷和随处停放确实帮了大忙,市场数据也证明,共享单车的确是个高频需求,有时还不好约到。相信这也是投资者看好这片领域产品的投资逻辑。
再举个栗子,微信支付推出后,迅速挤占支付宝市场,最终形成各占半壁江山的大好局面。除了微信的用户社交粘性外,日常购物的高频支付场景是关键,也是对用户社交的利益往来的发掘,这便促成了现在的红包和微商。人们说微信是好产品,我想不仅是对张小龙团队对人性的把握,更是基于高频需求场景的迅速攻占,最终使支付和社交一体化,而不只是单纯的IM工具。
小结:好产品应落脚在痛点(人性)、刚需和高频。想要做一款好产品前,可能需要时常问自己三个问题,我的产品或服务真的解决了用户痛点吗?产品真是用户的刚需吗?产品的使用场景在用户生活中经常发生吗?
写这篇文章的想法来自文中图书馆借书的故事,当我还在为忘带借书证是不是不可以借书时,电子ID功能完全解决了我的焦虑,从而有了文题的思考:当我们在聊好产品时,我们在谈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