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电影课程”
我很少看电影,看的话,也往往是到影院去,喜欢那部应时的电影只是一部分原因,我更喜欢的是影院里的氛围,几个人或一群人,面对大荧幕,从现实世界暂时抽离,沉浸到另一段时间里,沉浸到另一处空间中,那电影中的时空。
但我们电影课程选择的影片,往往不是应时热档电影,而是经过时光淘洗的经典电影,往往不是在影院看,而是在家中,在电脑,或者在投影墙上看。那此时的电影,对我,还有吸引力吗?
我尝试着梳理自己,梳理自己与电影。
到影院看应时电影,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态?我尝试着回答:这应该是一种“往外走”的观影心态。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上讲,看什么电影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影院的氛围可以对我进行强行隔离,也就是说,买了票的我为了不浪费我的票只能强行让自己身处影院之中,而有一点点审美情趣的我,对这种强制是心甘情愿接受的,当我接受了这种强制,接下来,便是“心安”,也就是“既来之,则安之”,接受这种隔离,进入电影时空,去经历悲喜。此种状态,电影于我,可能是由外而内的,也就是经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至“相亲相爱,共度一生”,在影院,安安稳稳沉浸到一部电影之中。
那现在,要做“电影课程”,课程也可以算是某种外在的强迫性,在这种强迫性下,去看电影,看的过程中,与某部电影相爱相杀,好像也是顺理成章,好像没有什么大问题。
这样看来,电影课程于我,是能够接受的,那对孩子们呢?
喜欢看电影的自不必说。跟我一样,可以强迫自己去看,并且能看出乐趣的孩子,也不用多谈。可以强迫自己看,却看不出乐趣的孩子怎么办?根本就不想看电影的孩子呢?
我目前所想到的办法,除了口头的鼓动之外,就是尝试加入比较精彩的影评,通过影评,调动起孩子们的观影兴趣。在观影的过程中,影评与影片形成互文,影片是一个含着无数小秘密的大秘密,而影评,就是解密的钥匙。对于看不出乐趣或者不想看的孩子,经由影评而至电影,至少是一种方法。
对于喜欢看电影或者虽不想看,但看了可以找到乐趣的孩子而言,可以先看影评,当然也可以后看影评。先看影评,虽有好处,但对于讨厌剧透的心而言,可能是不能忍受的。观影完毕,再看影评,两相印证,也应该别有风味呢。
此外,通过不断给孩子们提供不同类型的影评,对孩子们写影评,可能也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对于天才的孩子,可能看影评是一种限制,但对于绝大多数一般人而言,我觉得看一看也无妨。
我所理解的课程,就是师生由一个起点出发,一起披荆斩棘,抵达某个终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走了多远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起走的这些人,是否发生了变化,经历了蜕变,而这个终点,又是下一个新征程的起点。也就是说,所有的课程,必须要作用于人自身,这个人,既有老师,又有学生,甚至还包括师生因缘世界里的人。
那电影课程的起点、过程和终点又应该是什么呢?
从某种程度上讲,喜欢故事,是我们的天性,而电影,在我看来,便是关于故事的艺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片大地,在苍茫的时空中,书写着自己的故事。那我们的故事跟电影的故事比,区别在哪里呢?我觉得,电影所编织的故事,与我们自己所书写的故事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电影的故事是经过“浓缩提纯”的。这个“浓缩提纯”,可以是时空的,可以是情感的,可以是哲理的……
如果我们这样定位这二者之间的区别的话,那电影课程的起点,便应该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所有发生在我们自身的故事中,与电影相关涉的那一部分。过程呢?我觉得可能就是观影中,去经历影片里经过浓缩提纯的爱恨情仇,澡雪精神。终点,可能是实现一种反省和朝向。反省我们自身发生的与电影相关涉的故事,梳理我们自身,或安稳或开释我们自己的某段故事;朝向未来,那个可能再次遭遇曾经或温暖或平庸或危机的自己,毕竟,每个人,都是活在未来。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如果再次遭遇,有过反省,有了朝向,我们可以更从容些。
也就是说,我的理解,好的电影课程,最终一定是向内走的,作用于人自身,让心灵获得安放。
那电影课程的挑战单,应该如何设计呢?在我看来,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精彩影评,孩子们可以选择观影前或观影后阅读,允许有偏长的孩子不阅读;接着,可能是让孩子谈谈自己身上发生的与电影主题相关的故事,所以,教师应该提前确定要讨论的电影的主题;然后,可能是电影情节的梳理和精彩情节的交流;之后,便是核心人物或重要人物的讨论,如果是电影冲突较为明显的电影,要尝试引导孩子们自居,如果电影冲突不明显,则尝试引导孩子们共情;之后,便是主题讨论,回到人生,回到现实,与孩子们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打通;最后,应该是电影的其它主题讨论,因为伟大的电影,往往是多主题的,我们选择了一种角度,那其它角度,也可以引导孩子们去思考,最好有余音绕梁的感觉。
还有,我们说浪漫、精确、综合,如果说看电影是浪漫,讨论电影是精确的话,那电影课程的综合阶段应该是什么呢?我大概想了想,可以是影评写作,可以是剧本改写,可以是精彩片段的配音,也可以是精彩片段的再演绎……也就是说,综合阶段,应该是作品阶段,就是本次电影课程,我们的作品是什么的问题。当然,具体有哪些种类的作品,我们可以再讨论。
《城南旧事》电影课程点评汇编
俊梅老师:
1、如果进行电影课程,最初,肯定需要对电影进行分类:成长类的(主角、帮助者、反对者)、主题类的(这种主题类的,包括去讨论一个观念,比如说暴力)、想象类的(如《大鱼》)。
2、课堂呈现,要抓住最有价值的点,所有问题设置和讨论,要围绕这个点。之后,引导孩子写作。
3、电影跟孩子们的生命一定是相关的(看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生活)。
4、《伴你高飞》《回归》《摔跤吧,爸爸》,都是讲父亲,通过不同的电影丰富某一个主题的不同侧面。
瑞霞老师:
电影课程与整本书共读,最大的不同在于电影是有画面,有声音的。课堂之上,孩子们之所以比较闷,可能与只是文字性地讲有关。可以截典型画面,展现人物的典型对话,这些都可以服务于电影讨论,将孩子们带进电影场里。
红云老师:
对于电影,要明确的一个点就是:讲电影还是用电影讲。
江子校长:
这个电影选得不太好,不太清楚你们出于什么样子的目的选的。因为就电影本身来说,的确很难称得上是经典。这部电影涉及的主题,好像有告别童年的味道在里面,但又没有完全在这个点上着力聚焦。
有些小说,只能称为典型,只能在某个时代具有影响力,不能跨越时代。比如贾平凹,陈忠实的小说,可能都会在一个时代或地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再过几十年或者出了某一地域,是否还能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个是不好讲的。
一些文学作品,之所以无法跨越时代,是因为作品所涉及的核心问题,不是人类的重大母题,说白了,就是深度不够。
这小说我没有看,电影也没有看,只能胡说。我网上查了些内容,大致梳理了一下,这部小说之所以出名,电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部电影之所以打动人,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满足了某些人的怀旧心理,到底能有多大的价值,因为我没有深入,所以无法来说。
我们如果要选它或者读它,只能把它从经典小说的角度来看。电影也是一种叙事,主要就是围绕小说的叙事在走。一般的小说靠故事情节吸引人,真正伟大的小说因为涉及人类母题,所以能够穿越时代,既有故事情节,又有对重大母题的揭示。这部小说,可能达不到,它只能靠故事情节。
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特别有味道。我们说小说的故事情节要异质化,这部小说揭示了我们通常看不到的童年的样子。同样一件事,我们普通人看起来,可能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小说家就给我们揭示出了它的另一面。拉开距离,造成一种差异感,造成一种陌生化,如果没有这种差异感和陌生化,怎么可能吸引人呢?
我们说那个时代的那种生活,我们如果说它是平庸的,它足够平庸。对于生命不觉醒的成人而言,每天都那样生活,那些事,都是见怪不怪白开水一样的事情,有什么可写的呢?但是,作者巧妙之处,在于运用了儿童的视角。儿童视角的特点,在于它不麻木,不像生活其中的成人一样麻木无感,而儿童是有感的,但是儿童又无法准确地表达她的感。林海音将儿童世界的灵动鲜活不麻木比较好地显现了出来。其实,说白了,就是麻木与灵动之间的一种差异感,错位感。林海音把这个点比较好地揭示了出来。
小偷那件事,我们一般人来看,把他抓进去,然后受到惩罚太应该了。对于混得久了,没有道德观念,是非意识的人,或者这个小偷的亲戚而言,可能会有不太一样的情感,但总体来说,在成人眼中,对小偷的认识是平庸化扁平化的。但是在英子的眼中,小偷变得丰富起来。
所以,我觉得如果要用的话,只能从它的写作手法的角度考虑:怎样通过营造一种差异感,距离感,陌生化,让你的小说写得生动有趣。这,可能非常重要。从写作的角度,如何来创作一部小说,还是蛮重要的。
你的课的问题呢,就是因为你想把它上成一个经典,或者说试图把它上成一个经典,然后,一方面,使得小说自身的价值没能够很好地体现,故事写作手法的巧妙性这个点你就没有聚焦;另一方面,从“伊甸园”到“失落园”,或者是“告别童年,成长”这个角度来上,是有一点点麻烦的。林海音的成长,她最后成为一个作家,跟她过去童年经历的这些事,中间好像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至少我们通过电影或小说,是无法看清楚是否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的,也就是说,这种逻辑关系是不清晰的。它只是在用一个儿童视角去观察客观世界,这个世界里面,你说纯粹是个伊甸园,也不全是,我不知道你把它归为“伊甸园”是从哪个角度考虑的。鲁迅的“百草园”,从文本本身来看,还真是有伊甸园的感觉,而今天的这个,你看它描绘的童年生活世界,是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在其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儿童视角的社会百态,所以你把它界定为“伊甸园”,是有一些麻烦的,可能就没有办法去这样界定。
你们可以再想一想,我觉得这些话题,在选电影的时候,还是要关注一下。
刚才有老师谈到以主题来选,特别是中学生这样一个阶段,他看电影,可能需要哪类主题呢?成长类的、传记类的电影,肯定是最主要的,其它的呢,就带着选,逐步往里带,肯定不能杂着选,选多了也没用,老电影也要慎选,除非它经典到了一定的程度,或者怎么怎么样。
我觉得它到不了,比方你们刚才说的成长类的电影,像《魔戒》,简直太经典了,你选它,然后探讨它,后续着力,是值得的。
刚才讲母性之爱父性之爱的那些电影,也有很多,我记得电影《回归》,里面就渗透了母性之爱与父性之爱的问题,包括父亲死了,他们还要把父亲的尸体用筏子走那么远,为什么?就是他还没有成长到独立的地步。父亲给予他的力量,感觉上已经不需要了,意识上已经不需要了,但在无意识的层面,还是有依赖,直到有一天,他真正获得成长,完全独立,父亲才彻底从他的生活中退场,连尸体也没有了。
这些导演,都有着深厚的哲学心理学功底。再比如说《寻梦环游记》,讲亲情,如此俗套的话题,但是这部电影却把它讲得有讲头。冲破了一般人对亲情的理解,使得我们对这个问题的领悟又提升了一层甚至几层,是这个问题。
围绕《城南旧事》说这些怎么上,然后再怎么写作,是有点麻烦的。
选材料上,要再关注。这个阶段为什么要以成长类电影为主呢,青春期啊。青春期就是要成长。童年还可以在百草园里待着,说我暂时不成长,这都没关系,但是青春期呢?五六年级是青春前期,初中就是青春期,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成长,但是成长没有那么一帆风顺的,会遭遇各种挫折风雨,从心理学上讲,叫同一性危机。
面临同一性危机,如果触及到同一性危机的问题,关于这类成长的电影,可以引进来。如果说童年单元,除非有比较好的关于这一类主题的电影,比如说从成长的角度,他必须遭遇挫折,经历危机,然后才能成长,必须走上这条风雨路,但是就赖着不走,这就会造成严重的冲突,如果有这样的电影,看,讨论,然后给予孩子们以启发,我觉得这样是可以的,就是说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是有营养的,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告别童年。《城南旧事》不能揭示这一些,因为我们不能看出英子以怎样的方式告别童年,她只是以童真的眼光去看待一个成人的世界,之后就成了一个大作家,离开了童年,这个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既没有张力,其实也没有逻辑,所以,你只能从怎样写好一部小说,怎样写好一个故事的角度,帮助孩子来分析,我觉得这是有价值的。
电影《城南旧事》授课反思
《城南旧事》这部电影,从属于“童年”主题单元,所以,我们将其主题定位为“告别童年,生命成长”。电影,往往是一类人的电影,《城南旧事》也不例外。《城南旧事》描述了一个总体看来比较幸福的小孩的童年,不是《朝花夕拾》那样苦呵呵的小孩子的童年。那以怎样的方式去跟孩子们讨论这种幸福小孩的童年呢?我觉得在这堂课里,是缺少阶梯的。
但是,在授课结束后,佩瑶跟我说:老师,我觉得这种童年不是全面的,它至少是缺少一种童年,就是非常悲惨的那种童年,如果,这种幸福的童年是从伊甸园走向失乐园的话,那那种童年非常悲惨,但后来很幸福的童年,是不是就是从失乐园走向伊甸园呢?我尝试着跟她说明:童年悲惨,后来幸福,并不是从失乐园走向伊甸园,而是阿德勒的自卑而超越,我们所谈的伊甸园和失乐园,更多的是从不同层面上的幸福来谈的,一种是生物性、情绪性层面的幸福,而另一种,则是理性、创造层面的幸福。我也不知道解释得对不对。(获得的启发:可以在电影课程临近结束的时候,尝试设计这样的问题:英子的童年和妞儿的童年一样吗?各是那种类型的童年?)
这堂电影课的主体部分,从情节结构入手,引导孩子们回顾电影情节,理清电影结构;之后,引导孩子们交流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此时,已经开始聚焦,而非面的把握了,逐渐由情节的讨论过渡到人物的分析;之后,聚焦主人公英子,所有的故事,最终的落脚点都在英子身上,讨论这些故事,给英子的心灵留下了什么,这些人事的离开,对英子意味着什么,我试图通过这样的情节,还原出一个幸福小孩的童年及这个童年给她的馈赠;之后,讨论“与童年告别,意味着什么”,尝试从具体的电影中走出来,关照自身;最后的“电影引起了你的哪些思考”,则是想从课堂引向课外,实现本次电影课程的综合阶段,我觉得引导孩子们思考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是否去思考自身。
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能是梯子搭得不够好,孩子们会有脱离电影谈的倾向,我不断地将孩子往电影里拉,往电影里面打,因为我觉得,如果电影课程的电影,只成为某一话题的引子的话,那代价太大了。孩子们花了大量时间看电影,结果电影成了引子,那换成短平快的文章做引子,不是更好吗?作为电影课程的电影,不是看看就完了,而是要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而关注电影的本身,关注电影细节处理,是实现知其所以然的必经之途,是去赏析电影的题中之义。
具体到《城南旧事》,英子作为核心讨论人物,我感觉问题设计应该围绕英子来谈,所以问题都是:在英子心里留下了什么,对英子意味着什么?但这种提问方式,从效果来看,可能因为没能够聚焦,所以效果并不好。那如果换成:秀贞是否真疯?小偷是好人还是坏人?之类的问题,总是有一种偷换主角儿的感觉,所以这个点怎么来把握,是我的一个困惑。
对于离别、生死和善恶,当孩子们谈到的时候,我觉得我的领会是不到的,想听听大家对这几个主题的看法。
补:本次教研,对我有许多启发,如果下次再上本课,我的教学流程中情节部分大体不变,人物讨论可能就一个大问题:英子是如何一步步告别童年的?(友谊的别离,生死的疑惑,善恶的疑惑,父母之爱的别离,最后归结为:经历别离,带着疑惑,告别童年。)之后的主旨探讨通过一个大问题实现:英子和妞儿的童年一样吗?(相对来说,英子的童年是一个较为幸福的童年,是从伊甸园走向失乐园的过程;妞儿的童年是一个较为悲惨的童年,如果妞儿不死,未来,要么平庸,要么自卑而超越。)
《城南旧事》课堂实录
师:我们今天一起来讨论一部电影,叫做《城南旧事》。我们每个人,都曾含着泪,将童年埋葬,埋葬过去的人,过去的事,还有过去的自己。撒落珠玉,撒落鲜花,同时撒落的,还有,爱和忧伤。这首《离歌》,会唱吗?
生:会。
师:我们一起来。
教室里,《离歌》之声响起,淡淡忧伤点点愁绪,伴着丝丝释然。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师:《离歌》声中,英子一次次告别。童年,渐行渐远。几个故事?如何串起?有同学是这样说的,修订、补充,还是反对?
生:我自己觉得好像是先与小偷对话,然后才去医院看爸爸。在这里,这位同学自相矛盾,这位同学说是按时间发展顺序,但这位同学对这几个故事的排列,已经不是一个时间的顺序了
生:这位同学说是与秀贞谈话,其实刚开始是与秀贞交往。与妞儿玩,后面还应该加上帮助秀贞和妞儿相认。
师:同学们,秀珍和妞,是几个故事?
生:一个,其实是一个大故事,然后中间掺插了好几个小故事。先说秀贞,然后说妞儿,最后又合到一起,母女相认。
师:所以,这位同学的挑战单所概括的故事很多都需要合并。我们合并出了一个秀贞和妞儿的故事,还可以合并出什么故事?
生:跟宋妈相关的那几个故事也可以合并,直接说宋妈的故事就行了。
生:那“与小偷对话”也可以直接说成是“小偷的故事”。
师:“偷去医院看爸爸”感觉不太合适,改成什么好些呢?
生:爸爸死去。
师:“死去”换个词。
生:爸爸去世。
师:爸爸病了,去世,意味着英子告别了童年,不再是小孩子了。“英子看骆驼”是电影的主要情节吗?
生:不是,电影也就十几二十秒时间。
师:电影是怎么表现的,能用语言描述吗?
生:英子看见骆驼吃草,就在那里学骆驼吃草。还看到骆驼脖子上挂铃铛,就问爸爸为什么骆驼要挂铃铛,向爸爸询问骆驼。
师:所以说,这位同学挑战单里的“英子看骆驼”,在书里,是极为精彩的,我们还学习过《冬阳·童年·骆驼队》,但是,在电影里,算不得一个重要的故事。所以,电影里大故事有几个呢?
生:三个,秀贞与妞儿的故事,小偷的故事,爸爸去世。
一个孩子立马站了起来,进行反驳:应该是四个,还有宋妈的故事。
又一个孩子站了起来:我觉得是三个,宋妈和爸爸应该合并,都是身边亲人的离开。
生:我觉得宋妈的故事和爸爸去世应该分开,因为在爸爸还没有住院的时候,宋妈的丈夫找过宋妈,那时候英子就已经知道宋妈的故事了。而且,宋妈是英子的保姆,虽然很亲近,但是跟爸爸放到一起,感觉不太好。
师:我觉得三个还是四个大故事都有道理,我个人倾向于三个大故事,我们慢慢往后看。这位同学说按照时间发展顺序串起几个故事,你同意吗?
生:我觉得表面是事件经过的时间,实际上是英子心灵的一次次成长。这几个故事,主要在说英子是怎样成长的。认识秀贞和妞儿,英子结识了一份比较纯真的友谊。然后结识小偷,可能是英子对当时社会的一个进一步的理解。最后她身边的一些人离开,可能会让英子心里更加努力,所以我认为是按照英子自身成长经历的顺序将几个故事串起来的。
师:还有人要补充吗?表面上看,它是一个时间顺序,每个人都生活在时间的流里,每个人都脱离不了时间。哪怕你写字,也是在时间里写。当你写了第一个字又开始写第二个字的时候,难道没有一个时间在里头?但是,我们说,小说电影这些艺术作品绝对不可能仅仅是一个时间的东西。如果只有时间会导致什么?枯燥无聊单调,所以小说电影等艺术作品在时间之上应该有一种浓缩,还要揭示更深层次的一种意义,一种理解,一种情感。所以这几个故事,表面是在时间的流里,深层次上看,是在情感的流里。
师:你印象最深的情节是哪个呢?
生: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情节就是英子的爸爸去世了。在英子爸爸去世之前,英子已经目睹了妞儿和她妈妈秀贞的死亡,面对过朋友的死亡,此时,再面对自己爸爸的死亡,可能会觉得自己长大了,美好的东西可能不能长久存在。
师:美好的东西不能长久存在,那与美好的东西相遇还有价值吗?
生:应该有吧,因为毕竟遇到过。
师:遇到过,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生:美好的回忆,以后前行的动力。因为曾经遇到过美好,哪怕正在遭遇不好的东西,跟从没有遭遇过美好,肯定是不一样的。
师:当然是不一样的。如果从未遇到,那坚持便会缺少动力,前进便会缺少方向。遇到过,懂得了,为了与美好再次相遇,便会不断去努力。此外,遇到的美好越多,自己成为美好的可能性越大,遇到不美好,彻底堕落的可能性越低。人之为人,便是要成为美好。英子虽然面对着死亡,但因她曾与美好的友谊,美好的亲情相拥抱,所以,她虽然伤心,但是更重要的是,她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自己需要成长。曾经接受爱,现在,要去付出爱,给予爱。
生: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英子和小偷的交往。英子对一个陌生的小偷,毫无厌恶之感。她回到家里,问爸爸妈妈,你们知道什么是贼吗?父母对贼是一种厌恶之感,但是英子对这个贼,却是一种天真烂漫的童心。英子用她的纯真跟这个贼交流,某种程度上,英子也唤醒了这个贼被污染了的心。
师:是啊,这就是电影和小说视角的巧妙之处。电影和小说不是从世俗的大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偷就是小偷,再怎么说也是个坏人。而电影和小说则借一个小姑娘的眼睛来看待这个世界。此时,这个庸常的世界就不太一样了。善恶好坏好像没有了绝对的对立,人物的形象也就更丰满了。因为是英子在用自己的眼睛看,所有看到心里的东西,都成了英子成长的养分。
师: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宋妈让英子给家里写信的那一段对话。“你就写,家里大小可平安?小栓子到野地里放牛要小心,别净顾着下水去玩了。丫头子那儿,别忘了到时候送钱去,给人家多道道法儿。拿回去的钱,前后快二百块了,后坡那二分地,能赎就赎回来,省得老种人家的地。还有,少喝点儿酒。我这儿倒是平安,就是惦记着孩子。赶下个月来的时候,把栓子带来,我瞅瞅也安心。还有……”为什么这段话最打动我呢?就因为宋妈对家里的一句问候“家里大小可平安”?看上去,极淡极浅,却蕴有深情。“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至深的思念,便是希望对方安好。安好的,首先是身体,身体安好,是未来相遇,身体相拥的基础。身体安好,才更有精神,去应对外面世界的种种危机与挑战。
师:那一刻,我们怦然心动。这是什么时候?
生:英子学骆驼吃草。
师:这个呢?
生:看杀人。
师:一群看客,别人被杀,他们争抢去看,兴奋异常,这就是鲁迅先生批判的看客。这个呢?
生:和妞儿玩。
师:这个?
生:秀贞,英子跟秀贞。
师:这个?
生:妞儿和秀贞母女相认。
师:这个?
生:秀贞和妞儿死后,从医院里出来时,英子的回忆。
师:这个?
生:被抓的学生。
师:被抓的青年学生,即将赴死,却面带微笑,这可能就是为了真理,为了正义而死时的姿态。这个?
生:小偷,那个小偷和他弟弟。
师:这个?
生:英子跟她爸爸。
师:时间在流,奔走的日子带着这桩桩件件,远去。秀贞和妞儿,在英子的心里留下了什么?他们的离去,对英子,可能意味着什么?修订,补充,反对?
生:除了自责,还会有伤心难过。
师:还留下了别的吗?
生:应该没有了吧?
师:那我追问一下,英子与秀贞和妞儿在一起,都经历过什么?
生:秀贞给英子讲故事,染指甲;英子为妞儿打抱不平,英子跟妞儿一起玩儿,妞告诉英子她被她的养父打,英子拉着妞儿去找秀贞,让妞儿和秀贞母女相认。
师:罗列了一堆事实,当这些事情发生时,英子是怎样的心情,她感受到了什么?
生:很开心,很高兴,友爱,温暖。
师:这些难道不是秀贞和妞儿留给英子的美好时光吗?这里面还有别的吗?
生:还有社会的复杂,残酷,人情的淡漠。
师:我们所说的上面的这一切,难道仅仅是自责伤心难过吗?这些,都是妞儿和秀贞在英子的童心之上的刻写,所有这些,或美好,或不美好,都留在了英子小小的心里。他们的离去,对英子,只是意味着“失去两个可以谈心的朋友”吗?修订,补充,反对?
生:意味着英子的成长。
师:天啊,“成长”,这个词太大了,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成长?
生:一种悲痛的经历,挚爱朋友的离去,那么美好的友谊破碎了。
师:命运莫测,以为是喜剧,却往往成了悲剧。母子相认,结果,却双双离去。英子第一次面对死亡,面对友谊的逝去,英子小小的心里,悲痛欲绝,迷惑不解。
师:时间在流,奔走的日子带着这桩桩件件,远去。小偷的故事,在英子的心里留下了什么?小偷被抓,扭头一笑,对英子,可能意味着什么?有人是这样说的。修订,补充,反对?
生:我觉得小偷留给英子的不光是现实的残酷,还有别的。就像英子跟小偷对话的时候,好像提到了我不知道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就是说,小偷让英子开始思考好人和坏人。
生:我觉得小偷还给英子留下了友谊。
师:这种友谊,与英子跟秀贞和妞儿的友谊一样吗?
生:好像不一样。英子跟秀贞和妞儿的友谊就是那种很单纯的友谊,但是英子跟小偷儿的友谊好像不是,感觉要复杂一些。
师:怎么个复杂法?
生:就是感觉要复杂。
师:好吧,谁能起来谈谈这种复杂呢?
生:英子对小偷是满怀善意的,她也感受到了小偷的无奈。英子在毕业典礼和集市上,看到小偷和他弟弟一起时的融洽,感受到了一种人的两面性。
师:虽说是生活所迫,但偷东西终归是不对的。为了弟弟,为了生活,小偷被迫行窃,从情义上好像可以理解,但是从法律规则上却是绝对不允许的。英子的眼中,小偷满是善意,但从宋妈、妈妈嘴里,又听到了太多小偷的不好。那小偷到底是好是坏呢?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呢?所以,小偷留给英子的,除了现实生活的残酷,可能还有对善恶好坏的思考。小偷被抓,跟英子有关吗?
生:有关。就是因为英子无意间透露了小偷的秘密,小偷才被抓的。
师:那小偷被抓时对英子扭头一笑,对英子,意味着什么?这位同学说是“明白生活,更明白现实”,修订,补充,反对?
生:可能更迷惑了,某种程度上,是英子出卖了小偷,但是小偷并没有对英子恶狠狠的,而是微笑,英子可能不是明白,而是疑惑。
师:是啊,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当英子看到小偷被抓时,不自禁地往宋妈的身后躲了躲。大人的世界,这个莫名的社会,好奇怪啊!小偷被抓,英子小小的心里,有自责、有迷惑。
师:时间在流,奔走的日子带着这桩桩件件,远去。爸爸和宋妈,在英子的心里,留下了什么?爸爸的离去,宋妈的离开,对英子,可能意味着什么?有同学是这样说的,修订、补充、反对?
生:我觉得留下的可能不只是悲欢离合。英子已经经历过生死,经历过离别,此时,英子可能不会再迷惑不解了,英子可能会觉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肯定会悲伤,但是也会有一丝释然。
师:宿命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爸爸和宋妈的离开,真的会让英子陷入宿命论吗?
生:我觉得宿命论只是在说人终有一死,在生和死之间,还是有一个过程的。
生:结果已经是必然的死亡,那还需要过程吗?不需要过程了啊!
生:一定是需要过程的啊,不然我们还活着干嘛?
生:我们是歌唱着走向死亡。
生:我们说,人终有一死。那怎样来对待这个死呢?我们是要有作为地死,还是坐着等死呢?我们必然要走向死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许多故事,有许多可歌可泣。
师:是啊,对生命,我们应该抱持一种态度:是自己去拥抱死亡,还是被死亡拥抱。这里面,是有一种分寸感的。人固有一死,这不是宿命论,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面对死亡,我们要轰轰烈烈地生,要有自己的一番作为,不白在这世上走一遭,歌唱着奔向死亡,拥抱死亡,而不是吃喝等死,等着被死亡拥抱。所谓宿命论,指的是命中的一切皆已注定,可是我却从不相信。我只相信我的汗水和泪水,我只相信我自己的努力,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果英子真的陷入宿命论的话,那英子与宋妈最终离别时的眼神,不会是留恋和迷惑,而是生无可恋。扯得有点儿远,只是大家谈到了死亡,谈到了宿命,而且极有兴趣,所以也就旁逸斜出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英子绝对没有陷入宿命论之中。爸爸去世,宋妈离开。在英子的生命中,谁真正扮演了英子的母亲的角色?
生:宋妈。
师:为什么?
生:宋妈每时每刻都在照顾着英子,宋妈给了英子母亲一样的温暖。英子的妈妈虽然也很温暖,但是照顾英子的主要是宋妈。
生:我觉得不是。在一次谈话中,我也记不太清楚具体细节了,但是我记得宋妈反问说,你是归你妈呢,还是归谁呢?宋妈是英子的保姆,从方方面面照顾英子,但英子的妈妈只能是她的妈妈啊。
师:英子的妈妈就是她的妈妈是从哪个层面谈的?
生:生物性,从亲子的角度谈的。
师:这是血缘关系上谈啊,从血缘上,当然英子的妈妈就是她的妈妈了。但是,我们现在说“宋妈是英子的妈妈”,是从血缘关系上谈吗?
生:不是,是从实际的生活中对英子的照顾上说的,实际照顾英子的是宋妈。
师:所以,当爸爸去世,宋妈离开,对英子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位同学这样说,修订,补充,反对?
生:我反对。他说宋妈离开意味着生命的短暂与生命的易逝,宋妈并没有死,谈不上生命的短暂与易逝,只是别离而已。
生:我觉得爸爸的去世,不仅仅意味着童年的结束,更意味着英子的成长,英子不再是小孩子了。
生:我觉得这意味着英子真的要长大了。英子没了爸爸,还和她实际上的妈妈告别了,以后,她得跟她亲妈一起照顾她的弟弟了,甚至,英子可能还要照顾她的亲妈。
师:我们不断地在说爸爸的去世和宋妈的离开对英子而言意味着什么,那爸爸和宋妈给英子留下了什么?
生:爱。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我觉得可以从我们常说的父性之爱和母性之爱这个角度说。爸爸给了英子父性之爱,宋妈给了英子母性之爱,在爱里,英子长大了。
师:太棒了,说得真好。只有接受过爱的孩子,才能给予爱。英子在童年时期,既接受过父性之爱,又接受过母性之爱,所以,未来,英子可能会成为家里的顶梁柱,照顾妈妈和弟弟。就这样,童年逝去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逝去了。爸爸走了,宋妈去了,英子长大了,她要帮着妈妈,带弟弟了……英子小小的心,多了坚定,但仍有疑惑:为什么,一切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时间在流,奔走的日子带着这桩桩件件,远去。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不再是小孩子了!
师:与童年告别,可能意味着什么?
生:懂事。
师:好吧,那我们先说,童年,是什么?
生:童年是回忆。
生:童年是生理层面的满足。
生:童年,是我一生的故乡。
师:对于童年,你们的理解可真是清新脱俗。我们刚从童年单元走过,《百草园》是童年,《童趣》是童年,童年,某种程度上讲,其实就是伊甸园。我们在《百草园》里说,童年的伊甸园般的快乐,是一种不自知的快乐,是生理层面的快乐,至多是情绪层面的快乐。而告别童年,其实就是从伊甸园走向失乐园,此时,我们所追求的快乐,不仅仅是生理层面、情绪层面的快乐,更应当是理性层面的快乐,是因为创造而获得的快乐。对英子来说,她好像经历了生死,面对过离别,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在那个以观看杀人为乐的时代,英子与其他苦苦挣扎的孩子,比如说妞儿相比,她的童年,是快乐的,是可以用伊甸园来象征的。告别爸爸,告别宋妈,英子,真的得长大了,得成为一个大人了,得肩负起家庭的责任了。英子,由伊甸园走向了失乐园,在失乐园里,她如何获得属于她的快乐,电影并没有告诉我们。有这样一首诗,叫《阶段》。
阶段
【德】赫曼赫塞
正如花会凋谢
正如青春消逝
生命的每一个阶段
亦复如是
生命
会在每一个阶段召唤我们
心啊
预备告别过去
重新开始
心啊
勇敢地寻找
寻找新的境地
我们必须离乡背井
否则便要受到终身监禁
心啊
就是这般
要不断
告别
辞行
师:一部经典电影,总是会引起我们的许多思考,这,是同学们的思考。有些,经过这堂课,我想你一定有了答案;有些,你可能有了新的体会;有些,我们这堂课虽没有直接谈到,但我想你应该也会受到一些启发。将你的思考,扩充成一篇文章,我们用文字,延续我们课堂的交流。